【诗九十五篇题注】
从93到100篇,是一组赞美耶和华作王的诗篇。93、94篇是称颂神在全地作王;95、96篇是称颂神超乎万神之上;97、98篇是称颂神在百姓心中掌权;99、100篇是称颂神的性情。圣殿敬拜所使用的感恩敬拜诗。前半部(1-7节),会众回应带领赞美者的呼召所唱的诗歌,呼召人敬拜神并阐明理由;后半部(8-11节),带领敬拜之人的独唱,使人回想以色列的历史教训,教导人当端正敬拜态度。本篇未说明作者和写作时间,但背景可能是住棚节的庆典,被许多教会作为崇拜的宣召。这是一首赞美诗,邀请会众一同敬拜赞美管理全地的神(1-5节),因祂是超乎万王之上的王,应以顺服的心敬拜祂(6-11节)。希伯来书四章7节似乎认为本诗篇是大卫所写的;并曾多次引用本篇7-11节(来三7~11、15、18;四3、5、7)。
一、劝众歌颂耶和华(1-5)
二、劝民勿干主怒至失所许之福(6-11)
一、劝众歌颂耶和华(1-5)
这是一篇赞美耶和华为王的诗。引言:诗人邀请大众唱歌颂赞神(1-2节)。赞美的原因:耶和华是超越万神的大君王,万物由祂创造,受祂管理(3-5节)。
【诗九十五1-2】1「来啊,我们要向耶和华歌唱,向拯救我们的盘石欢呼。」2「我们要来感谢他,用诗歌向他欢呼。」
「歌唱」:发出震耳的呼喊 (欢乐, 欣喜, 赞美)。神的百姓当以感谢和喜乐敬拜神,因为:神是我们的拯救者(1节)。 诗人呼召人敬拜赞美神。单靠诗人自己不足以赞美至为广大的神,因此呼吁人一起加入颂赞神的队列。称颂是圣徒的义务与特权,属灵上处于正常状态的圣徒,自然而然地从心里唱诗献给神。诗人尤为强调以“喜乐”赞美神,因为真正的赞美必伴随着喜乐。
【诗九十五3】「因耶和华为大神,为大王,超乎万神之上。」
有限、软弱的人类,在神无限、威严面前,不禁惊叹与赞美(145:3)。「超乎万神之上」,并不是说世界上还有其它「神」,而是说独一真神超越了一切虚假的偶像和自以为神的人。
【诗九十五4-5】4「地的深处在他手中,山的高峰也属他。」5「海洋属他,是他造的;旱地也是他手造成的。」
4-5节我们的神是宇宙的主宰。物质的世界属他,灵界千万的天使也属他。一切的恶魔也听他的命令。所以,自然界安全受他的安排,信徒灵性也蒙他的照顾。诗人用“地的深处”、“山的高峰”、“海洋”、“旱地”来描写整个地球无一处不是神所造,无一处不属于祂的。
神的百姓当以感谢和喜乐敬拜神,因为:神是至高的真神、伟大的君王(3节);神创造天地、托住万有(4-5节)。
二、劝民勿干主怒至失所许之福(6-11)
诗人劝勉人,单是跪下不够,应该从心里顺服,才能真正进入神的平安中。《希伯来书》指出,这进入安息的应许在基督耶稣的身上应验(来三7~四13及有关注解)。
【诗九十五6】「来啊,我们要屈身敬拜,在造我们的耶和华面前跪下。」
引言:诗人再次邀请人敬拜耶和华。在神面前屈膝跪拜是人本来自然的美好形象。然而,堕落、顽梗悖逆之徒却私自掉换敬拜对象,急于膜拜虚妄的偶像(罗1:23)。 今天,有些敬拜表面上是「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六十二1),实际上是不冷不热和无动于衷,心中并没有「歌唱」(1节)和「感谢」(2节);而有些敬拜表面上是「向祂欢呼」(2节),实际上是自娱自乐和情绪宣泄,心中并没有「屈身敬拜,在造我们的耶和华面前跪下」的属灵实际。
【诗九十五7】「因为他是我们的神,我们是他草场的羊,是他手下的民。惟愿你们今天听他的话。」
「我们是他草场的羊」:让我们确信耶和华我们的牧者必引导、保护和供养我们。赞美的原因:伟大的君王竟然也是选民的牧者,借着盟约叫他们作祂的百姓。本节借着羊群与牧者的比喻,栩栩如生地表达神就是我们的主。他亲自牧养并引导我们(23:1)。羊群的幸福,只有在顺服牧者时才会有保障。
【诗九十五8】「你们不可硬着心,像当日在米利巴,就是在旷野的玛撒。」
「米利巴」的意思是「争闹」,「玛撒」的意思是「试探」,是汛的旷野利非订(出十七1)一处地方的两个名字;而这两个地名又将早期在利非订的危机(出十七1~7),与在加低斯的背叛之高潮──摩西因那次而失去进迦南的机会(民二十1~13),两者串联起来。出埃及时,以色列人曾在这里试探神,争闹着要水喝。但神却用「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罗二4)领他们悔改,使盘石出水(出十七6)。
【诗九十五9】「那时,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
试探我(神)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冒昧不遵行神的旨意,行了神所不喜悦的事。所以神警戒人,严重的说:“那擅敢行事的,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亵渎了耶和华,必从民中剪除;因他藐视耶和华的言语,违背耶和华的命令,那人总要剪除;那人的罪孽要归到他身上”(民十五30-31)。虽然以色列人曾看见神把他们从埃及地拯救出来的奇妙作为,可是他们仍试..探神,他们却不顺从祂。
【诗九十五10】「四十年之久,我厌烦那世代,说:“这是心里迷糊的百姓,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那世代」,指出埃及时的那一代以色列人,他们因为「存着不信的恶心」(来三12),所以不愿顺服神进入迦南,情愿回到埃及为奴之地,神就刑罚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民十四33~34)。没有一个世代的人,像「那世代」的百姓经历过那么多的神迹奇事,但神却说他们「竟不晓得我的作为」。因为「存着不信的恶心」的人都「心里迷糊」(10节),再多的神迹奇事也不可能让他们认识神、信靠主。
【诗九十五11】「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我的安息」指迦南「安息地」(申十二9),预表基督里的安息(来四3)。过去,出埃及的以色列人蒙了神的拯救、亲眼观看神的作为(9节),但却体贴肉体、不肯顺服,反而不断试探神(9节),结果既回不到埃及,也进不了迦南安息之地(11节),在旷野「绕行」(申二1)「四十年之久」(10节)。今天,许多信徒因为体贴肉体,也不愿信从,常常用各种貌似属灵的理由来试探神:既然「不要勉强」、要「捐得乐意」(林后九7),是不是不乐意就可以少奉献一点?既然「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四23),是不是电视敬拜、网络敬拜就可以了?既然「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徒十三48), 还需要我们传福音吗?既然神「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徒十七25),还需要我们事奉吗?…..圣灵警告我们:「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来四11),既回不了世界,也享受不了基督里的安息;有了儿子的地位,却承受不了儿子的产业,一生在旷野「绕行」,成为被神「厌烦」(10节)的人!
上图:以色列一个山头上的草场,就像一张绿色的桌子,正如诗二十三5所说「祢为我摆设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