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於「信念的選擇」的深層反思。
當我們還在情緒裡掙扎時,任何「轉念」的提醒都可能成為壓力,甚至讓我們更痛。
但當情緒被看見、被接住,內在自然會浮現出清晰的選擇。
這篇書寫,記錄了我在風暴過後,如何體會到「信念轉化的節奏,也需要被尊重」。
📝情境片段:
前兩天,我經歷了一場情緒風暴。
當情緒整個湧上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無法思考,也沒辦法轉念。
任何「你可以選擇一個對自己有幫助的信念」這類話語,在當下都讓我覺得被催促、被否定,甚至有種被壓抑的感覺。
🌿內在歷程:
在真實感受與釋放完情緒後,我體悟出的道理,卻讓我無比輕鬆,一掃內心的陰霾,甚至沒有一絲勉強或不甘。
就在那個片刻,我突然明白了—上週我還在苦思:在引導個案時,該怎麼帶出「選擇信念」這個步驟?
現在我清楚了:這一步驟,必須等待個案自己領悟,不能被催生。
我學到的事:
- 情緒必須先被看見、被容納,轉化才可能發生。信念的轉變,不是來自說服,而是來自穿越後的清晰。
- 願景不能硬拉,信念不能強植。真正有力量的信念,是個案自己從經驗中長出來的,而不是我們給予的答案。
- 療癒者的角色,不是拉著個案走向「光明」,而是陪著他走過黑暗的河。
🌱內在整合|覺察・釋放・願景:
- 覺察:我發現自己曾急於「轉念」,是因為我想快點結束痛苦,而非真正與自己在一起。
- 釋放:我允許自己先停留在原地,好好經歷那份情緒,不必急著得出結論。
- 願景:我選擇尊重每一次情緒出現的節奏,讓信念從經驗中慢慢長出來,而不是用力種下。
💌給自己的提醒卡:
🌱不是為了轉念而轉念,而是當你真正走過那份痛苦,內在會自然浮現更貼近自己的選擇。
🕊️信念的力量來自內在的覺醒,而不是外在的引導。
🍃療癒的節奏,需要尊重靈魂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