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想認真面對膝蓋問題的您,一份詳盡的治療與運動指南
膝蓋疼痛不是宿命,它是身體發出的訊號。這一篇文章,寫給那些已經準備好要積極處理的人。不管您是正在痛、剛開完刀,或是家中長輩有這樣的困擾,我們一起把這條路走得踏實。
一、膝關節退化分級與對應處理方式
膝關節退化(Osteoarthritis, OA)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級(依據 Kellgren-Lawrence 分級):
等級特徵描述適合處理方式
1級|輕度退化,偶爾酸、走久才會不適,X光可見微量骨刺,物理治療、運動訓練、體重控制
2級|中度退化,上下樓會痛、關節腫脹、活動減少,加強肌力訓練、必要時藥物控制
3級|重度退化,走路需拐杖、夜間痛、X光明顯關節變窄,積極復健、考慮注射治療或手術評估
4級|末期退化,嚴重變形、生活需人協助、關節幾乎無縫隙,通常需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 提醒:真正的處理要視「症狀」而非僅看X光!有些人X光看起來很嚴重,活動卻不受限;也有些人X光沒什麼變化卻走不久路。
二、不同階段可執行的運動建議
✅ 等級 1~2(輕度~中度退化)
目標:增強支撐膝蓋的肌群、保持活動度、延緩惡化
🔹 1. 直膝抬腿(Straight Leg Raise)
- 平躺,膝蓋伸直,抬高至約30度
- 每腳10次,做2~3組
🔹 2. 坐姿膝伸展
- 坐在椅子邊緣,慢慢將腳伸直再放下
- 每腳10下,每天2回
🔹 3. 臀橋(Glute Bridge)
- 躺姿,膝彎90度,抬起臀部至肩-膝成一直線
- 建立臀大肌、核心穩定,幫助分擔膝蓋壓力
🔹 4. 踩階訓練(Mini Step-up)
- 一階樓梯或木箱,上下踏步(高度約10公分)
- 控制膝蓋不超過腳尖,保持穩定,1次10下
✅ 等級 3(重度退化)
目標:減痛、維持走路功能、預備手術或延後手術
🔸 運動原則:
- 避免深蹲與跳躍動作
- 以關節友善運動為主(如:坐姿、自行車、游泳)
🔹 建議訓練:
- 椅上屈伸訓練:腳伸直維持3秒再放下
- 床上滑動(Heel Slide):膝蓋慢慢彎曲伸直
- 站立體重轉移:左右交替負重,訓練平衡與控制
- 水中運動:浮力可減少關節負擔
📌 可搭配物理治療使用電療、熱敷、徒手放鬆等緩解疼痛。
✅ 等級 4(末期退化或術後恢復)
目標:重建活動能力、強化走路與平衡、避免再次跌倒
術後前6週為復健黃金期,建議由專業物理治療師指導訓練計畫,但在家仍可配合以下動作:
🔹 1. 坐姿抬腳(術後基礎強化)
- 重點訓練股四頭肌,協助步態恢復
🔹 2. 拉伸膕繩肌(Hamstring)與小腿
- 減少肌肉僵硬,促進膝蓋伸直角度恢復
🔹 3. 起立坐下訓練(Sit to Stand)
- 從椅子慢慢站起,控制動作不代償
- 有需要可加助行器保護
🔹 4. 平衡訓練(Tandem Stand、單腳站)
- 預防跌倒與增加信心
📌 可與治療師討論是否需穿戴護膝、使用助行器、或申請居家復健。
三、其他輔助療法與生活建議
- 🧊 冰敷:每天2~3次,每次10分鐘,特別是運動後
- 🩹 護膝:提供保護與穩定,但不宜長期依賴
- ⚖️ 體重控制:每減1公斤,膝蓋壓力可少約3~4公斤
- 🛏️ 適當床墊與椅子高度:減少起立困難
- 🍲 均衡飲食與補充蛋白質:幫助肌肉修復與發炎控制
四、鼓勵的話:選擇改變的一天,就是最好的開始
不管您現在在哪個階段,只要開始願意「做一些事」,膝蓋的未來就會有所不同。
不用追求完美,但要保持信心:這條路不孤單。
如果您願意,我們會繼續用更多的文章與動作影片,陪您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