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轉換職涯靠的是「決心」,
但經驗告訴我,真正決定你能不能走下去的,
是你給自己設計的環境。環境決定了:
每天做什麼事省力,做什麼事費力。
而這種「隱形阻力」比動力還影響長遠。
▋如果你在一個每天都騎腳踏車、討論健康理論的地方,卻想造火箭星際旅行,會非常吃力
不是你不夠聰明、不夠努力,
而是整個場域的默契、語言、評價體系,都在強化別的方向。
這樣的落差,每天都會消耗你的意志力,
最後讓你懷疑是不是自己「不適合」。
其實不是你不適合,而是環境讓這條路變成逆風。
▋同樣的,就算你本來只懂騎腳踏車,但到了大家都在研究火箭的地方,學習怎麼造火箭會超級省力
環境會拉著你走,哪怕你起點很低。
因為每天的對話、遇到的問題、周遭的資源,
都在默默替你鋪出一條學習的軌道。
這不是「被動依賴」,而是用對環境放大自己的努力。
▋去設計環境吧,因為它會決定你的長期曲線
設計環境不是搬家這麼簡單,
而是問自己:
我身邊的討論空氣是什麼?
我每天看到的刺激是什麼?
我能不能讓自己進入一個「想要做的事變得省力」的場域?
很多人以為改變自己靠的是毅力,
但其實最聰明的方法,
是用環境讓對的行動變容易,讓錯的行動變麻煩。
⸻
當你在轉換職涯時,不要只想技能、計畫、履歷。
先問:
我能不能先替自己設計一個,會推著我往對方向走的環境?
因為環境才是決定你長期走多遠的底層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