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家中的長女,36歲未婚未育,走過人生一階又一階的歲月考驗,強勢、自尊心強的性格,導致常常令異性感到壓力或是咄咄逼人,過去我總是會回想自己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哪一個人生環節造就我這樣的性格,「小女人」、「溫柔」這種女性特徵,似乎離我很遙遠。後來,我終於在前幾天一個YTR的短片中找到答案。
從小,我的父母親對我其實相當疼愛,但是在心智教育上,傾向的是「否定教育」,首先不論好壞,先質疑、檢討自己的小孩,確定是真的做對了,那就對了;如果做錯了,那麼就是「看吧!你就是這樣」,我有時候都會想,這樣的教育模式,如果在當今的孩子身上,應該會造就很多悲劇、憂鬱症。但當時的我,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個性,越是否定我越要做給你看的想法,導致我養成了不斷強大、強勢、突破自我的狀態,甚至…有些病態。
到了30歲的時候,應該是這種教育體制下,反噬最嚴重的時候。當時,我時常情緒崩潰、自我懷疑,在工作最挫折的2年,我無法把自己扶起,甚至感覺出現聽力幻覺、腦中分岔的聲音,一度讓我以為我將精神分裂。而我的父母,在我回家吐苦水的時候,並沒有接住我,而是告訴我,「這樣的壓力就受不了?」「你就是太嬌生慣養,別人看你不順眼」,現在回想,彷彿像是把他們對我的慣性否定,從別人身上也加壓在我的身上。我還記得有一天,出門前,我突然崩潰無力地問我媽:「我在你心裡,就是這麼不好嗎?」
整體來說,我的調適能力算強,換一個心境跟環境都能令我暫時忘卻、或是壓抑,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偶然我看到了一段簡單到不行的話,卻喚醒我深深的軟肋,它說:
「親愛的,我們已經活到這個年紀了,我們也看過一些人生風景、經歷了一些什麼、戀愛失戀過幾次,開心痛苦過,其實你已經強大到,不需要誰的肯定你就能活下去,因為你就是你。」
或許對一些人,是簡單到不行的道理跟「廢話!不然勒」,但對於長期暴露在言語否定的環境的我,卻是一個熱到不行的雞湯。在從小成長的過程中,每一階段都拚了命想要得到家人的肯定與認同,他們認同我就覺得才是滿分,卻忽略自己早已疲憊、或是根本不需要努力。回到近期看到的YTR啟發,她說,其實母親對於女兒之所以無法給予自然、且滿分的誇獎,都是因為「她們無形中將女兒作為自己的延伸」,因此不自覺的將自己遺憾、想對自己的要求、想要、想像都加諸在女兒身上(像是自己的影子一般)。
於是,我醒了,希望擁有這樣感受的你也可以醒了。因為我們確實很強大、更不是誰的縮影。是,父母確實孕育了我們,但終究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會、也可以各自安好、各自活得更好,別讓血緣關係、親情壓力,成為自己被精神綁架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