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退行的心理學:成人嬰兒/尿布愛好者(ABDL)行為的觸發因子深度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7 分鐘

(Gemini 協作)

前言

成人嬰兒/尿布愛好者(Adult Baby / Diaper Lover, ABDL)是一種複雜的次文化與身分認同,其核心圍繞著年齡退行(age regression)及/或對尿布的戀物興趣 1。在深入探討此現象之前,必須立即將其與戀童症(pedophilia)做出明確區分。後者是一種對兒童的性吸引力,而多項研究已證實,ABDL個體通常不對真實的兒童產生性興趣,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 3。ABDL通常被置於BDSM(綁縛與調教、支配與臣服、施虐與受虐)和年齡扮演(ageplay)的更廣泛框架中進行理解,並常被視為涉及權力交換動態的一種特定年齡扮演形式 5。

對ABDL的學術研究軌跡本身也反映了觀念的演變:從20世紀初將其病理化為「嬰兒型性倒錯」(paraphilic infantilism)或「成人嬰兒綜合症」(Adult Baby Syndrome)1,到近代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和《國際疾病分類》(ICD)中,對於在知情同意且未造成個人痛苦的前提下實踐的行為,不再將其歸類為性偏好症障礙(paraphilic disorder)1。這段歷史背景對於理解圍繞此議題的污名,以及臨床與學術觀點的演進至關重要 1。本報告旨在綜合當前的學術研究,為ABDL經驗中的核心吸引力(對尿布的偏好、對依賴的渴望)及其情境觸發因子,提供一個多面向、以證據為基礎的解釋。




第一節:動機的光譜:解構ABDL的經驗




本節將ABDL現象解構成其主要的動機組成部分。研究一致指出,這些動機並非相互排斥,而是代表了經驗光譜上的兩個核心極點。




1.1 「成人嬰兒」(AB)原型:對退行、舒適與被 nurturing 的渴望




此部分聚焦於非性或次要性動機。「成人嬰兒」(Adult Baby, AB)的主要驅動力是心理與情感上的退行體驗 10。這涉及一種暫時卸下成年生活責任與壓力的渴望 2。

角色扮演是此體驗的核心,其行為包括使用安撫奶嘴、用奶瓶喝水,以及被一位「照顧者」(Caregiver)角色所照料 7。這種行為成為一種強而有力的應對策略,用以減輕壓力與焦慮,並提供安全感、舒適感與放鬆感 10。由Zamboni等人進行的研究指出,那些優先考慮角色扮演的個體,通常回報他們使用ABDL行為來管理負面情緒狀態,並且可能具有較高的依附焦慮(attachment anxiety)9。這種動態本質上是人際互動的,其焦點在於接受照護,這可以與純粹的性目標區分開來 15。




1.2 「尿布愛好者」(DL)原型:戀物與性的維度




此部分分析明確的性動機。對於「尿布愛好者」(Diaper Lover, DL)而言,尿布本身是主要的戀物對象,是直接引發性興奮的來源 2。性的成分至高無上,而其他模仿嬰兒的行為可能極少或完全不存在 9。

性興奮可能與尿布的感官體驗(外觀、觸感、聲音)及其使用方式有關,例如在尿布中排尿或排便(分別對應戀尿癖 urolagnia 和戀糞癖 coprolagnia)10。在案例研究與調查中,穿著尿布自慰是常見的實踐行為 9。Zamboni的研究強調,「DL」子群體將性愉悅的評分置於角色扮演之上,且尿布本身是其性興奮的關鍵組成部分 9。這種動機與戀物症(fetishism)的經典定義更為吻合 17。




1.3 超越二元對立:重疊、流動性與個體差異




此部分將前述兩種原型進行綜合,強調AB與DL的區分是一種便於理解的啟發式模型,而非僵化的二分法。社群中的許多(甚至大多數)個體都體驗到這兩種動機的混合 9。

一個人可能在某個場合為了尋求舒適與壓力釋放而使用尿布(AB動機),而在另一個場合則為了獲得性滿足(DL動機)。情境以及是否有伴侶的參與,會顯著影響哪一種動機佔據主導地位。「ABDL」這個術語本身就是一個涵蓋此相關興趣光譜的總稱 2。研究表明,儘管存在可區分的子群體,但彼此之間有相當大的重疊,甚至可能存在其他子群體 9。例如,有些個體可能是無性戀者,但仍為了情感上的滿足而深度參與角色扮演的環節 18。

此分析揭示了一個關鍵的共通點:「被支配」(being dominated)的渴望是連結AB與DL動機的共同線索。這表明,無論是從情感上還是性慾上框架,放棄控制權本身就是此經驗的核心心理樂趣。研究顯示,無論性別或偏好,ABDL參與者普遍認為「被支配」是其行為中一個重要的面向 9。對於「AB」原型,這種支配體現為被照護——將控制權與責任交給一個 nurturing 的人物。對於「DL」原型,這種支配則可以成為BDSM權力交換動態的一部分,從而增強性興奮。這揭示了放棄自主權是一種根本性的、跨越不同動機的吸引力。它是心理上的基石,無論最終目標是尋求慰藉還是性高潮,舒適的退行與戀物的性慾都建立於其上。

此外,AB與DL的區別不僅僅是行為的分類,更是一幅心理功能的藍圖。

  • 「AB」動機指向對情緒調節與依附安全感的需求
  • 「DL」動機則指向一個特定的、被制約的性模板。這種功能上的差異具有深遠的臨床理解意涵。相同的外部行為(穿著尿布)可以服務於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目的:
    • 一種旨在調節內在情緒狀態(情感調節)
    • 另一種則旨在達成性喚起。理解對個體而言何者為主要功能,是理解其經驗的關鍵。




第二節:童年的迴響:依附理論與發展心理學視角




本節透過依附理論與精神動力學概念的視角,探討早期生活經驗的深遠影響,並主張ABDL行為可能代表了一種深刻的、往往是無意識的嘗試,旨在療癒或補償早期的關係缺失。




2.1 依附的基石:早期連結如何塑造對安全的成年需求




此部分將簡要概述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解釋依附行為系統(attachment behavioral system)的功能,即在需要時尋求與照顧者(caregiver)的親近,以獲得安全與慰藉 19。接著介紹「安全堡壘」(secure base)以及自我與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的形成,這些模式決定了個體在成年後如何處理親密關係與依賴需求 19。嬰兒與照顧者的連結和成年浪漫關係之間的相似之處將被突顯 19。




2.2 不安全依附與ABDL:探討對「安全堡壘」的渴望連結




此部分將呈現連結ABDL與不安全依附型態(焦慮型與迴避型)的核心證據。研究發現,那些因自身興趣而感到痛苦的ABDL個體,回報了顯著更高的依附焦慮與依附迴避 21。

ABDL的動態,特別是照顧者/被照顧者的角色扮演,可以被詮釋為對一個安全依附對象的直接、字面上的渴望展演——一個始終如一、反應靈敏且充滿 nurturing 的人 10。這種行為可能透過創造一個可預測且安全的關係空間,來降低依附焦慮 9。被照料的行為——換尿布、餵食、擁抱——模仿了在嬰兒期建立安全依附的行為,這表明它是一種強而有力、儘管非傳統的依附策略,用以自我安撫和調節源於不安全內在模式的痛苦 10。




2.3 父母的拒絕與未被滿足的需求:ABDL作為一種補償策略




在依附理論的基礎上,此部分將聚焦於直接將ABDL興趣與童年時期對父母拒絕的記憶或不良親子關係連結起來的研究 22。一項德國研究將「缺乏安全的依附對象」視為關鍵的易感因素 10。一項義大利研究發現,有ABDL傾向的成年人回報在童年時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拒絕 23。Zamboni等人的研究也發現,感到痛苦的ABDL個體與雙親的關係更為負面 21。

這表明ABDL角色扮演可能是一種補償機制,一種試圖「重寫」痛苦童年或獲得被認為缺失的 nurturing 與接納的嘗試 11。在ABDL動態中,照顧者成為一個理想化的父母形象,提供無條件的積極關懷。




2.4 精神動力學的洞見:退行作為一種防衛機制




此部分將觀察到的行為與經典的精神動力學理論聯繫起來。在此脈絡下,退行不僅僅是角色扮演,而是一種對抗焦慮與壓力的心理防衛機制 24。進入「嬰兒」狀態讓個體能暫時拋棄成年的自我要求——工作、社會壓力、複雜的人際關係——並退回到一個需求由他人滿足的無助狀態 2。一些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論也指出,肛門期發展階段的刺激不足可能是潛在的易感因素,將早期與身體功能相關的經驗與後來的性慾興趣聯繫起來 10。儘管此觀點已顯過時,但它突顯了早期發展階段與ABDL幻想特定內容之間長久存在的理論聯繫。

從更深層次分析,ABDL不僅僅是「關於」童年,它更是一種複雜的、具身化的策略,用以管理童年依附創傷所帶來的成年後果。這些行為是對根深蒂固的關係焦慮的象徵性解決方案。數據將不安全依附和父母拒絕與ABDL聯繫起來 10。成年的不安全依附會導致在信任、親密和情緒調節方面的困難 20。而ABDL的核心行為(被照顧、完全依賴、被 nurturing)恰恰是安全依附關係核心組成部分的直接鏡像 19。因此,ABDL動態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成為嬰兒的幻想,它是一種主動的、體驗性的嘗試,旨在創造一種「矯正性情感體驗」(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個體不僅僅是在扮演一個角色,他們是在利用這個角色來產生在成長歲月中缺失的安全感。從這個角度看,它是一種自我療癒的形式。

此外,AB與DL動機的區別可能與不同的依附策略相關。焦慮型依附的特徵是害怕被拋棄,並強烈需要親近與肯定 19。「AB」對人際照護的關注,其對回應迅速的照顧者的強烈需求,直接滿足了這一點 15。相反,迴避型依附的特徵是對親密關係感到不適,並偏好自我依賴 19。「DL」的戀物行為,可以單獨與一個物品(尿布)進行,允許在沒有人際情感依賴的「威脅」下獲得性滿足。儘管研究尚未明確驗證這種關聯,但其功能邏輯是強大的。這表明ABDL的表達形式並非隨機,而是可能由個體潛在的依附風格及其偏好的關係痛苦調節方式所塑造,這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可驗證的假說。




第三節:吸引力的起源:行為主義與戀物理論的病因學




本節從發展心理學轉向關注ABDL興趣的特定內容——特別是尿布戀物——可能是如何透過學習、制約以及性慾意義的錯誤歸因而形成的理論。




3.1 制約反應:童年尿床與早期感官經驗的角色




此部分探討尿布與舒適或興奮之間的關聯是在童年時期習得的假說。數項研究注意到,夜間遺尿(尿床)的歷史與後來的ABDL興趣之間存在相關性 10。

該理論假設,對於一個曾因尿床而感到羞恥或焦慮的孩子來說,尿布可能與解脫感、安全感或獨特的感官體驗聯繫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性覺醒期間,這種早已存在的正面或重要聯想可能會被性慾化 10。其他早期經驗,例如對尿布舒適感的強烈記憶,或穿著尿布與早期性興奮感的偶然聯繫,也可能創造一種強大的制約連結 10。




3.2 「愛情地圖」(Lovemap)理論:圍繞嬰兒主題形成性慾模板




此部分將介紹John Money的「愛情地圖」概念——一種大腦中的發展模板,它規定了個體會對什麼感到興奮 2。根據這一理論,性偏好症是「被破壞」或改變的愛情地圖的結果,其中性慾聯想由於獨特的生活經歷,常常在童年晚期或青春期早期的關鍵發展窗口期,被附加到非典型的對象或情境上 2。在ABDL的脈絡下,愛情地圖可能將嬰兒期、依賴和尿布等主題納入為性慾模板的核心。這可能是由於在神經學上敏感的時期,多種因素(如前述3.1節所述)匯合的結果。




3.3 性慾目標定位錯誤(ETLE):一個批判性檢視




此部分將解釋Ray Blanchard的性慾目標定位錯誤(Erotic Target Location Error, ETLE)理論,特別是性慾目標身分倒錯(Erotic Target Identity Inversion, ETII)的概念 26。該理論提出,對於每一個外部性慾目標(例如,嬰兒),都有一部分個體會轉而對「成為」該目標的幻想感到興奮 4。

根據嚴格的ETII假說,嬰兒型性倒錯(ABDL)應該是戀童症/戀嬰癖的倒錯。因此,具有ABDL興趣的個體也應該表現出對嬰兒或兒童的性吸引力 4。然而,本節將透過呈現相反的證據來批判性地評估這一理論。多項近期的、大規模的ABDL社群調查發現,戀童興趣的盛行率極低,與普通人群相當甚至更低 4。一項研究發現,雖然40%的參與者回報對成為嬰兒的幻想感到性興奮,但只有4%的人回報對嬰兒有性吸引力,這直接與ETII模型的核心預測相矛盾 4。這強烈表明,ETII並非ABDL的主要或常見病因途徑。

ETLE理論在解釋ABDL上的弱點,突顯了早期一些性偏好症研究中的一個根本性誤解:即假設「成為」某物的幻想,必須源於「渴望」該物的慾望。ABDL研究表明,這種幻想是關於嬰兒期的「體驗」(無助、被照顧、無責任),而非對作為客體的嬰兒的性慾渴望。ETLE理論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錯誤地識別了性慾目標的本質。這是一種對存在狀態的渴望,而非對一類人的渴望。




表1:ABDL主要病因學理論比較摘要







理論

核心前提

主要支持證據

限制/批判

依附理論

ABDL行為是一種補償策略,透過創造象徵性的「安全堡壘」來調節因不安全依附所引起的痛苦。

與不安全依附、父母拒絕史的相關性 10。

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並非所有具不安全依附者都有ABDL傾向。

精神動力學退行

作為一種心理防衛機制,個體退回到嬰兒期以逃避成年期的焦慮與壓力。

將壓力減輕視為主要動機 10;對逃避責任的渴望 2。

概念難以實證檢驗;可能過度簡化了行為的複雜性。

行為制約

透過早期經驗(如尿床)將尿布與舒適或興奮感進行了古典制約連結。

與童年遺尿史的相關性 10。

無法解釋為何不是所有有遺尿史的兒童都會發展出此興趣。

性慾目標定位錯誤(ETLE)

對成為嬰兒的性慾是源於對嬰兒的性吸引力的倒錯。

理論上將其與其他倒錯(如autogynephilia)歸為一類 6。

被大規模調查強烈反駁,調查顯示ABDL與戀童症的共病率極低 4。




第四節:情境觸發因子:退行需求何時以及為何出現




本節從興趣的起源轉向探討其近因——即在當下觸發參與ABDL行為慾望的具體情境與心理狀態。




4.1 ABDL作為一種應對機制:壓力、焦慮與負面情緒




這是最廣泛被回報的觸發因子。參與ABDL的慾望通常在高壓力、焦慮或普遍的負面情緒狀態期間出現 9。穿上尿布或進入「小寶寶」(little)心態的行為,成為一種心理逃避和自我療癒的形式 12。它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減壓和情緒調節方法 10。在一項研究中,被認定的主要動機就是「減輕壓力和緊張」10。




4.2 逃離成年:作為主要觸發因子的「責任卸除」




此部分將詳細說明壓倒性的成年責任——工作壓力、財務擔憂、關係管理——如何成為強大的觸發因子 2。ABDL狀態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為它與成年人的能力和責任感截然相反。在這個空間裡,一個人不必做決定、不必掌控局面、也不必管理結果 2。這種「卸下成年生活責任」的渴望是核心觸發因子之一 2。




4.3 人際動態:關係衝突與親密感




雖然ABDL可以是單獨的實踐,但人際動態也可能是重要的觸發因子。與伴侶或家人的衝突可能產生一種痛苦狀態,促使個體退回到退行的安全感中 21。反之,親密的時刻或一個值得信賴的伴侶(「照顧者」)的存在,也可能是一個觸發因子,但卻是正面的。它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個體感到足夠安全,可以放下防備、變得脆弱。對社群中的許多人來說,伴侶的參與是一個關鍵因素 18。




4.4 附屬品的威力:物件作為心態轉變的線索




此部分將討論特定的物件——尿布、安撫奶嘴、奶瓶、嬰兒床——如何作為強大的心理線索 7。透過反覆的聯想,這些物品可以觸發退行的心理與情感狀態。僅僅是看到、觸摸或穿上尿布的簡單行為,就足以啟動從「成人」到「小寶寶」的心態轉變。這是一種狀態依賴性記憶和古典制約的形式,其中物件成為退行狀態的制約刺激。

從根本上看,ABDL的觸發因子並非隨機的,它們是特定的心理狀態,而ABDL行為恰好是為了對抗這些狀態而量身訂做的。這種行為是針對特定問題的解決方案(例如,以完全的依賴來對抗壓倒性的自主)。壓力、焦慮和責任負擔是主要的觸發因子 2,而ABDL的核心體驗是安全、舒適和控制權的交出 2。觸發因子與「解決方案」之間存在直接的反向關係。這種行為不是一種籠統的逃避,而是一種高度特定的解藥。這將ABDL從一個「奇怪的癖好」重新框架為一種對個體而言功能性的、儘管不尋常的心理健康實踐。個體學會識別心理失衡的狀態,並部署一種特定的行為策略來恢復平衡。




第五節:遊戲的脈絡:BDSM與年齡扮演中的權力、同意與身分認同




最後的分析部分將ABDL置於其更廣泛的社會與關係脈絡中,主張BDSM和年齡扮演的框架為這些退行慾望的安全、知情同意的探索提供了必要的結構。




5.1 照顧者/被照顧者動態:協商權力交換與 nurturing




ABDL通常在BDSM中常見的權力交換動態中實踐,例如「爸爸主人/小女孩」(Daddy Dom/little girl, DDlg)、「媽媽主人/小男孩」(Mommy Dom/little boy, MDlb)或「照顧者/被照顧者」(Caregiver/little, CGL)7。

此部分將解釋,這種權力交換不必然關乎施虐受虐,而是關於一種知情同意的控制權轉移,以促進「被照顧者」的退行 5。「照顧者」的支配地位透過 nurturing、管教和為「被照顧者」做決定來表達 5。對這些角色、規則和界線的協商,是此實踐的關鍵部分,確保它對雙方都是安全和滿足的 28。




5.2 同意作為基石:區分知情同意的年齡扮演與病理




此部分將強調同意在所有BDSM和年齡扮演實踐中的核心地位 29。同意——通常被描述為安全、理智、知情同意(Safe, Sane, and Consensual, SSC)或風險知情下的知情同意禁羈(Risk-Aware Consensual Kink, RACK)——是區分這些活動與虐待的關鍵 29。

  • 安全詞的使用
  • 持續的協商
  • 事後關懷(aftercare)

是保護參與者心理健康的必要實踐,特別是對於處於脆弱、退行角色的一方 28。這種結構化的同意方法,允許探索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是禁忌或具挑戰性的心理狀態。




5.3 ABDL作為次文化與身分認同:從臨床診斷的轉變




此部分將討論當代對ABDL的理解,即對許多參與者而言,它是一種穩定的身分認同和性次文化,而非一種障礙 1。網路社群在培養這種身分認同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個體提供了一個聯繫、分享經驗和正常化其興趣的空間,從而減少了羞恥感和痛苦 10。研究顯示,對於大多數未經歷人際衝突或強烈羞恥感的參與者來說,ABDL並非問題,也未對其整體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9。這支持了DSM-5的去病理化立場,該手冊要求性偏好症必須造成顯著的痛苦或功能損害才能被診斷為障礙 3。

一個值得深思的觀點是,BDSM權力交換的正式、協商結構,為退行的心理「混亂」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安全框架」,使其得以安全地發生。這是一個悖論:極致的結構促成了極致的臣服。退行到嬰兒般的狀態是一種深刻的心理脆弱。對於有不安全依附史的個體而言,無結構的脆弱可能是可怕的,甚至可能造成再次創傷。而BDSM的實踐,如明確的協商、設定硬性限制和使用安全詞 28,創造了一個高度可預測和受控的環境。這種由照顧者和協商規則提供的外部結構,對退行的個體來說,扮演了「外部自我」(external ego)的角色。它創造了一個安全網,讓他們能夠完全放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福祉得到了保障。因此,BDSM框架不僅僅是一種美學選擇,它對於實現深度且安全的退行,是一種功能上的必需品。




結論:多因素起源的綜合




本報告重申,ABDL並非由單一原因導致的單一現象。相反,它最好被理解為一種由多種因素匯合而成的複雜、多因素行為。結論總結了所討論的關鍵病因途徑:

  1. 發展/依附途徑:根植於早期生活經驗以及對安全與照護未被滿足的需求。
  2. 行為/制約途徑:源於嬰兒期物品/經驗與舒適或興奮感之間的習得性聯想。
  3. 應對/功能途徑:在當下被用作管理壓力、焦慮和成年生活壓力的策略。

結論強調,對任何特定個體而言,很可能是這些因素的獨特組合在起作用。報告簡要提及了研究現狀,指出了從精神分析案例研究向大規模社群調查的轉變,並呼籲未來能有更多研究從非病理化、以證據為基礎的視角繼續探索此議題。最終聲明將再次強調,對大多數實踐者而言,ABDL是其身分認同和應對策略中一個有效且功能性的部分。




參考文獻




Cernowsky, L. A., & Bureau, Y. (2016).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dult Baby-Diaper Lovers' characteristics in an Italian online sample. Sexologies, 25(3), e53-e59. https://doi.org/10.1016/j.sexol.2016.05.004 23

Croarkin, P., Nam, T. S., & Waldrep, T. (2003). Paraphilic infantilism in a 23-year-old 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0(11), 1932–1934.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160.11.1932 13

Doshi, S. M., Zanzrukiya, K., & Kumar, L. (2018). Paraphilic infantilism, diaperism and pedophilia: A review. Journal of Forensic and Legal Medicine, 56, 12–15. https://doi.org/10.1016/j.jflm.2018.02.026 3

Freund, K., & Blanchard, R. (1993). Erotic target location errors in male gender dysphorics, paedophiles, and fetishist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2(4), 558–563. https://doi.org/10.1192/bjp.162.4.558 26

Hawkinson, K., & Zamboni, B. D. (2014). Adult Baby/Diaper Lov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n online community sample.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43(5), 863–874. https://doi.org/10.1007/s10508-013-0235-9 9

Haymovitz, E., Rosenman, J., Karpman, H., & Haggarty, A. (2024). (3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Adult Baby Diaper Lover (ABDL) sexuality? A scoping review.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21(Supplement_7), qdae167.303. https://doi.org/10.1093/jsxmed/qdae167.303 1

Hsu, K. J., & Bailey, J. M. (2019). Self-reported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erotic target identity inversions in men with paraphilic infantilism.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48(5), 1481–1493. https://doi.org/10.1007/s10508-018-1355-y 6

Lawrence, A. A. (2009). Erotic target location errors: An underappreciated paraphilic dimension.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6(2-3), 194–215. https://doi.org/10.1080/00224490902747727 27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12).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on psychopathology. World Psychiatry, 11(1), 11–15. https://doi.org/10.1016/j.wpsyc.2012.01.003 20

Oronowicz-Jaśkowiak, W., & Gołębiewski, M. (2016). Paraphilic infantilism. The analysis of selected cases presented in media with reference to the etiological hypotheses. Przegląd Seksuologiczny, 4(48), 10–16. 24

Pate, J. E., & Gabbard, G. O. (2003). Adult baby syndrom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0(11), 1932–1936.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160.11.1932 4

Refrin, G., & Wold, K. (2025).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f age players, pet players, and furries.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80/00224499.2025.2486472 5

Schauer, M., & Elbert, T. (2010). The Adult Baby Syndro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Medical Sciences, 10(3), 37-48. 10

Tiidenberg, K., & Paasonen, S. (2018). Littles: Affects and aesthetics in sexual age-play. Sexuality & Culture, 22(2), 375–393. https://doi.org/10.1007/s12119-018-09580-5 34

Zamboni, B. D. (2017). Characteristics of subgroups in the Adult Baby/Diaper Lover community.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14(11), 1421–1429. https://doi.org/10.1016/j.jsxm.2017.09.006 15

Zamboni, B. D. (2019).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Adult Baby/Diaper Lover behavior from an online community sample.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56(2), 191–202. https://doi.org/10.1080/00224499.2017.1415383 14

Zamboni, B. D., Stockwell, E., & Gibson, E. (2020). Experiences of distress by participants in the Adult Baby/Diaper Lover community. Sexualit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17, 31–43. https://doi.org/10.1007/s13178-018-0368-z 21

【關鍵字搜尋】(我就不放連結了,讓大家享受自己探索的樂趣)

ABDL、DDLG、MDLG

引用的著作

  1. (3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ADULT BABY DIAPER LOVER ...,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academic.oup.com/jsm/article/21/Supplement_7/qdae167.303/7919059
  2. Paraphilic infantilism - Wikipedia,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raphilic_infantilism
  3. Paraphilic infantilism, diaperism and pedophilia: A review - PubMed,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525580/
  4. What do we know about Adult Baby Diaper Lover (ABDL) mental health? A scoping review,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6172944_What_do_we_know_about_Adult_Baby_Diaper_Lover_ABDL_mental_health_A_scoping_review
  5. Full article: A Survey of the United Kink-dom: Investigating Five ...,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0224499.2025.2486472
  6. Self-reported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erotic target identity inversions among men with paraphilic infantilism | The Ted K Archive,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thetedkarchive.com/library/self-reported-childhood-maltreatment-and-erotic-target-identity-inversions
  7. Ageplay - Wikipedia,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geplay
  8. qdae167.303 (3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ADULT BABY DIAPER LOVER (ABDL) SEXUALITY? A SCOPING REVIEW E. Haym,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academic.oup.com/jsm/article-pdf/21/Supplement_7/qdae167.303/61502700/qdae167.303.pdf
  9. Adult Baby/Diaper Lov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n Online ...,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thetedkarchive.com/library/kaitlyn-hawkinson-brian-d-zamboni-adult-baby-diaper-lovers-an-exploratory-study
  10. When Diapers are Erotic: Investigation of 197 People with Adult ...,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arpgweb.com/pdf-files/ijhms10(3)37-48.pdf
  11. Misunderstood and Misrepresented: Uncovering The Realities of Age Play - Tashra,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tashra.org/misunderstood-and-misrepresented-uncovering-the-realities-of-age-play/
  12.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dult Baby-Diaper Lovers' Characteristics in an Italian Online Sample - PMC - PubMed Central,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068517/
  13. Adult Baby Syndrome |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psychiatryonline.org/doi/10.1176/appi.ajp.160.11.1932
  14. i enjoy diapers - Insight Psychological,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insightpsychological.ca/questions/i-enjoy-diapers/
  15. Adult Baby/Diaper Lov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n Online Community Sample - OUCI,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ouci.dntb.gov.ua/en/works/7XYG6MM4/
  16. Ageplay: An adults only game - ResearchGate,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5634261_Ageplay_An_adults_only_game
  17. Diaper Fetishism Due to A Case - EMDR İZMİR,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emdrizmir.com/en/diaper-fetishism-due-to-a-case
  18. Exploring asexuality within an adult baby/diaper lover community - Experts@Minnesota,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experts.umn.edu/en/publications/exploring-asexuality-within-an-adult-babydiaper-lover-community
  19. 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 R. Chris Fraley,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labs.psychology.illinois.edu/~rcfraley/attachment.htm
  20.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on psychopathology - PMC,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266769/
  21. Experiences of distress by participants in the Adult Baby/Diaper Lover community,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experts.umn.edu/en/publications/experiences-of-distress-by-participants-in-the-adult-babydiaper-l
  22. Experiences of distress by participants in the Adult Baby/Diaper Lover community | Request PDF - ResearchGate,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3021412_Experiences_of_distress_by_participants_in_the_Adult_BabyDiaper_Lover_community
  23.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dult Baby-Diaper Lovers' Characteristics in an Italian Online Sample - ResearchGate,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9419840_An_Exploratory_Study_of_Adult_Baby-Diaper_Lovers'_Characteristics_in_an_Italian_Online_Sample
  24. Paraphilic infantilism. The analysis of selected ... - ResearchGate,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Wojciech-Oronowicz-Jaskowiak/publication/315841974_Paraphilic_infantilism_The_analysis_of_selected_cases_presented_in_media_with_reference_to_the_etiological_hypotheses/links/58eb84b3aca272bd2875db34/Paraphilic-infantilism-The-analysis-of-selected-cases-presented-in-media-with-reference-to-the-etiological-hypotheses.pdf
  25. What is the psychology behind people who enjoy diapers so much that they never want to stop using them (diaper dependence)? - Quora,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quora.com/What-is-the-psychology-behind-people-who-enjoy-diapers-so-much-that-they-never-want-to-stop-using-them-diaper-dependence
  26. Erotic target location error - Wikipedia,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otic_target_location_error
  27. Erotic Target Location Errors: An Underappreciated Paraphilic Dimension | Request PDF - ResearchGate,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4222046_Erotic_Target_Location_Errors_An_Underappreciated_Paraphilic_Dimension
  28. A beginner's guide to age play | Mashable,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mashable.com/article/age-play-explained
  29. The Psychology of Kink: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BDSM-Related Identity Choice in China - PMC,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176214/
  30. Polyamory and Power Exchange: Negotiating From the Bottom - Poly.Land,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poly.land/2017/03/13/polyamory-power-exchange-negotiating-bottom/
  31. BDSM and the Complexity of Consent: Navigating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 MDPI,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www.mdpi.com/2411-5118/6/1/4
  32. 'A certain evolution':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24/7 BDSM and negotiating consent - The University of Brighton,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research.brighton.ac.uk/en/publications/a-certain-evolution-a-phenomenological-study-of-247-bdsm-and-nego
  33. Infantylizm parafiliczny. Charakterystyka wybranych przypadków przedstawionych w mediach z odniesieniem do hipotez etiologicznych,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journals.indexcopernicus.com/api/file/viewByFileId/100355
  34. Littles: Affects and Aesthetics in Sexual Age-Play, 檢索日期:9月 1, 2025, https://d-nb.info/1176374370/3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熊客廳-歡迎入座
2.1K會員
62內容數
提供各種又硬又軟的心理學知識,期待與你的討論與交流,讓我們在彼此生命裏靠岸。
2025/08/15
結果我在成人戲院「被困」了三小時⋯⋯ (文長但可能被刪且看且珍惜) (懶得看那麼多字的人可以直接跳到J) #正文 終於到了晚上的重頭戲了,這是第三天來到紅燈區,我想說成人表演聽說都很糟,演員都沒有靈魂,可是來都來了,沒想到在裡面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找我失蹤的水壺。 由於現場像是一個小戲院,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5/08/15
結果我在成人戲院「被困」了三小時⋯⋯ (文長但可能被刪且看且珍惜) (懶得看那麼多字的人可以直接跳到J) #正文 終於到了晚上的重頭戲了,這是第三天來到紅燈區,我想說成人表演聽說都很糟,演員都沒有靈魂,可是來都來了,沒想到在裡面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找我失蹤的水壺。 由於現場像是一個小戲院,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5/07/07
我是 Misa,今年三十歲。 外人看我只是個時髦、安靜的女人,短髮、戴金屬框眼鏡,總是穿修身襯衫與西裝褲。 但她們不知道──到了夜裡,我會戴上皮手套,拿著細皮鞭,讓另一個女人在我腳邊顫抖到哭。 那個女人,叫噢嬬。     我們一開始,並不是犬圈。 我們只是女同志圈裡,最典型的一對 D
2025/07/07
我是 Misa,今年三十歲。 外人看我只是個時髦、安靜的女人,短髮、戴金屬框眼鏡,總是穿修身襯衫與西裝褲。 但她們不知道──到了夜裡,我會戴上皮手套,拿著細皮鞭,讓另一個女人在我腳邊顫抖到哭。 那個女人,叫噢嬬。     我們一開始,並不是犬圈。 我們只是女同志圈裡,最典型的一對 D
2025/07/07
在外人眼裡,我是個嚴肅的軟體專案經理,但私下,我是四隻狗狗的主人(Handler),牠們的「犬魂覺醒」過程,讓我體會到Headspace的意義。本文分享我與四隻狗狗(pup)獨特的故事,以及我如何引導牠們進入全然放鬆、釋放自我的Headspace狀態。
2025/07/07
在外人眼裡,我是個嚴肅的軟體專案經理,但私下,我是四隻狗狗的主人(Handler),牠們的「犬魂覺醒」過程,讓我體會到Headspace的意義。本文分享我與四隻狗狗(pup)獨特的故事,以及我如何引導牠們進入全然放鬆、釋放自我的Headspace狀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面對情緒巨嬰症,人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態度來減緩這類事件的發生。 認知對方的狀態,做好邊界的管理以及避開對方的情緒按鈕可以有助於情緒巨嬰症的處理。
Thumbnail
面對情緒巨嬰症,人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態度來減緩這類事件的發生。 認知對方的狀態,做好邊界的管理以及避開對方的情緒按鈕可以有助於情緒巨嬰症的處理。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大部份的情況我都很想自己掌控,那讓我有安全感。而且我很仰賴我所觀察的證據。打破這一切都是從我生了個孩子開始。 在他戒尿布時期,我非常尊重他的意願,也不太聽旁人說什麼幾歲就可以開始訓練了,我知道有些家長會因此很得意炫耀,逢人便說:「我小孩還沒兩歲就戒尿布了啦,就是要訓練。」
Thumbnail
大部份的情況我都很想自己掌控,那讓我有安全感。而且我很仰賴我所觀察的證據。打破這一切都是從我生了個孩子開始。 在他戒尿布時期,我非常尊重他的意願,也不太聽旁人說什麼幾歲就可以開始訓練了,我知道有些家長會因此很得意炫耀,逢人便說:「我小孩還沒兩歲就戒尿布了啦,就是要訓練。」
Thumbnail
我們要以良善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但也不要小看了可能存在人心中的惡意…
Thumbnail
我們要以良善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但也不要小看了可能存在人心中的惡意…
Thumbnail
《給大人的童話心理學: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 심리학이 이토록 재미있을 줄이야: 동화를 꿀꺽해버린 꿀잼 심리학》 ✍️作者:柳惠寅 原文作者:류혜인 譯者: 張召儀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3/09/01
Thumbnail
《給大人的童話心理學: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 심리학이 이토록 재미있을 줄이야: 동화를 꿀꺽해버린 꿀잼 심리학》 ✍️作者:柳惠寅 原文作者:류혜인 譯者: 張召儀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3/09/01
Thumbnail
我在讀英文的文章,科技投資的文章和盤古大陸的文章,讀了好久好久才慢慢懂意思。 有一篇跟嬰兒有關的文章,我三兩下就明白,是在講袋鼠式的照顧嬰兒,讓嬰兒與雙親有皮膚的接觸,對親子關係以及嬰兒的存活狀態是好處多多。 在讀某些字詞時,我驚覺,我是無法和人有親密關係的接觸。 以前做療癒時總是
Thumbnail
我在讀英文的文章,科技投資的文章和盤古大陸的文章,讀了好久好久才慢慢懂意思。 有一篇跟嬰兒有關的文章,我三兩下就明白,是在講袋鼠式的照顧嬰兒,讓嬰兒與雙親有皮膚的接觸,對親子關係以及嬰兒的存活狀態是好處多多。 在讀某些字詞時,我驚覺,我是無法和人有親密關係的接觸。 以前做療癒時總是
Thumbnail
每篇的篇幅很短,閱讀速度快的話,三~五分鐘內可以看完,適合忙碌、沒時間、靜不下心來的現代人。 結合童話跟心理學,不管幾歲都很適合閱讀!當然也非常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卻又害怕深奧理論看起來只有昏昏欲睡的人,非常好的心理學入門。
Thumbnail
每篇的篇幅很短,閱讀速度快的話,三~五分鐘內可以看完,適合忙碌、沒時間、靜不下心來的現代人。 結合童話跟心理學,不管幾歲都很適合閱讀!當然也非常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卻又害怕深奧理論看起來只有昏昏欲睡的人,非常好的心理學入門。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