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好爛,想離職?等等!先用這3個工具「診斷」你的職場困境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最近,我一位剛畢業、才華洋溢的朋友小A,又傳訊息給我了。這是他進職場一年來的第三次。

「我真的受不了了,」他說,「老闆總是否定我的想法,同事只會推卸責任,這份工作根本學不到東西,每天都好想離職。」

我靜靜地聽著,完全理解他的感受。相信我,我們都曾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這樣的困境。職場上,糟糕的老闆、有毒的文化、讓人心累的任務,絕對不是稀有動物,它們真實地存在著。

當我們身處其中,最直覺的反應,就是「逃跑」。換一份工作,似乎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但如果,這已經是我們換的第三份、第四份工作了呢?如果每一次逃跑後,我們又在新的地方,遇到了似曾相識的困境呢?

這篇文章,就是想寫給像小A一樣、卡在「不斷想離職」迴圈裡的朋友們。

這不是要你盲目地「忍耐」,更不是用舊觀念來打壓你。相反地,我希望提供你三個強大的心態工具,幫助你看清困境的全貌,讓我們不再只聚焦於「自己的感受」,而是學會如何為自己的職涯,做一次聰明的「診斷」。

raw-image


工具一:從「受害者濾鏡」切換到「偵探放大鏡」


當我們覺得「工作好爛」時,我們往往會戴上一副「受害者濾鏡」,所有看到的事情,都在印證「我很慘」這個結論。現在,讓我們試著換一個工具:偵探的放大鏡。偵探不帶感情,只專注於蒐集線索。

從今天起,每天下班前,在你的筆記本裡,回答偵探的三個關鍵問題:

  1. 今天的經驗值是什麼? 無論多鳥的工作,都一定有經驗值。今天,我「學會」了什麼?哪怕只是「學會了影印機怎麼換碳粉」、「學會了A客戶喜歡在下午三點後才接電話」,這些都是線索。連續記錄一週,你會驚訝地發現,你到底是真的「學不到東西」,還是只是「沒有感覺到成就感」。
  2. 這個行業的「正常值」是什麼? 老闆很機車,但,這個行業裡的老闆,是不是普遍都這樣?薪水很低,但,這個職位的起薪,是不是市場行情就是如此?在下定論前,先做點功課。去Dcard、PTT的相關工作版潛水,或鼓起勇氣,問問同產業的學長姐。你需要一份客觀的「產業報告」,來校正你的「個人感受」。
  3. 我的主管,是「有毒的惡人」,還是一位「不會帶人的普通人」? 前者,會惡意打壓、人身攻擊,請立刻準備逃生。但後者,其實佔了大多數。他可能專業能力很強,卻不懂得如何溝通與讚美。如果是後者,那就意味著,這裡存在著我們可以「主動出擊」的空間。


工具二:從「情緒溫度計」升級為「科學家實驗日誌」


我們很容易被「我好煩」、「我受不了了」這種籠統的情緒淹沒。一個科學家,會精準地記錄每一次的實驗反應。

準備一本筆記,誠實地記錄下那些讓你「受不了」的瞬間。越具體越好:

  • 事件: 「下午開會時,老闆在我報告到一半時,打斷並否決了我的提案。」
  • 情緒: 「感覺很羞辱、很挫敗、很憤怒。」
  • 背後的念頭: 「他就是不信任我的能力。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持續記錄,你就能從一個「情緒的受害者」,變成一個「情緒的觀察者」。你會慢慢發現,觸發你離職念頭的,究竟是什麼?是來自客戶的壓力?是來自同事的溝通不良?還是,其實是來自於,我們對自己表現的高度不滿,以及那份尚未建立起來的「挫折復原力」?


工具三:從「被動抱怨」轉換為「主動溝通」的外交官工具箱


這是三個工具中,最難,但也最有效的一個。

我們之所以痛苦,常常是因為我們將自己,放在了一個等待別人來解決問題的「被動」位置。一個好的外交官,會在充滿衝突的環境裡,主動建立溝通的橋樑,為自己爭取最好的條件。

外交辭令一:面對「指令不清」的老闆

  • 抱怨模式: 「老闆都不說清楚,害我一直做白工!」
  • 外交官模式(會議結束前): 「老闆,為了確保我理解正確,我想跟您快速確認一下,這次任務最重要的三個目標是A, B, C,我需要在週五前,完成X和Y這兩項產出,我的理解對嗎?」

外交辭令二:面對「意見不同」的同事

  • 抱怨模式: 「那個誰誰誰,又在反對我的想法!」
  • 外交官模式(當下): 「謝謝你提出這個觀點,這是我沒想到的。你擔心的是成本問題,對嗎?那如果我們能將預算控制在X以內,你覺得這個方案的其他部分,有沒有我們可以合作的地方?」

外交辭令三:面對「感覺學不到東西」的困境

  • 抱怨模式: 「這份工作都在打雜,真是浪費我的生命。」
  • 外交官模式(與主管的1-on-1會議中): 「老闆,我對目前的工作內容,希望能有更進一步的學習。我對部門裡的XX專案非常有興趣,想知道在完成我份內的工作之餘,有沒有什麼是我可以協助或參與的,哪怕是從旁聽會議開始也可以。」

工具四:聰明員工的「向上管理表演學」(超重要的技能!!)


學會了以上三個工具,你的內心已經強大許多。但我們還需要學會最後一項、也是最關鍵的一項職場智慧:理解你的老闆,並讓他看見你。

請記住一個殘酷但真實的前提:老闆的腦袋,跟員工的腦袋,構造是完全不同的。

真正把「為員工著想」放在第一位的老闆,是鳳毛麟角。大多數的老闆,他不是壞人,他只是一個被公司營收、KPI、股東壓力追著跑的「商人」。他的大腦,天生就會聚焦在「結果」與「成本」上。

這就導致了一個常見的悲劇:他很容易看見你「沒在工作」的時刻(例如滑手機、請假),因為那是他眼中的「成本」;卻很難注意到你為了趕報告而默默加班的夜晚,因為他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過程」。

所以,我們不能只是「傻傻地努力」,更要學會「聰明地被看見」。

這不是邀功或拍馬屁,這叫做「溝通你的價值」。

你可以開始練習的三個小技巧:

  1. 用「簡報式Email」取代「一句話回覆」:
    • 在完成一件比較複雜的任務後,不要只回一句「老闆,做完了」。
    • 試著這樣回:

      主旨: 關於A專案的市場報告已完成

      老闆您好,

      附件是您需要的市場報告。為了完成這份報告,我交叉比對了5份產業資料,整理出了30頁的數據,並總結出3個核心發現。希望能對我們下一步的決策有幫助。

      有任何問題,隨時可以討論。

  2. 用「非正式口頭報告」,佔據老闆的注意力:
    • 不用等到會議。在茶水間、走廊上遇到老闆時,這就是你的黃金時間。
    • 可以這麼說:

      「老闆早!跟您報告一下,上次那個B客戶的案子,昨天我跟他們溝通後,他們對我們的新方案反應很好,我今天會把正式報價寄過去。」

    • 這短短幾句話,就傳遞了「我有在做事」、「我有好消息」、「我正準備下一步」三個重要訊息。
  3. 用「數據化」,取代「感覺化」的描述:
    • 當你想表達自己很努力時,不要說「我昨天弄了好久」。
    • 試著這樣說:

      「為了找出最適合的方案,我昨天測試了3種不同的方法,最終發現C方案的成功率最高。」

    • 這讓你的「努力」,從一個模糊的「形容詞」,變成了一個具體的「成績單」。

結語:你的職涯,掌握在自己手上

寫這篇文章,絕不是要你盲目地「忍耐」,而是希望你帶著「智慧」去面對。

「忍耐」是被動地承受痛苦,而「診斷」與「溝通」,則是主動地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我們遇到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位老闆。但我們永遠可以選擇,要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困境,以及,要用什麼樣的工具,去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

如果你沒有為自己打造一套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無論你換到哪裡,都很可能,只是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

你的職涯,掌握在你自己手上。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不只做一個努力工作的人,更要做一個聰明工作、能為自己開創未來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嫚嫚的顯化療癒之道
27會員
132內容數
我是嫚嫚,從手無縛雞之力,不知道公車票多少錢,到獨立撫養女兒成年,以為人生總算苦盡甘來,癌症卻來連續敲了兩次門,我在化療中開始主持Podcast,到現在康復持續追蹤。現在我用自己走過感情創傷、疾病恐懼的真實經歷,陪伴同樣在人生低谷中的你,更要用科學及AI免費分享最有效率的成長學習方法。
2025/09/01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為了學習某個主題,在網路上收藏了數十篇文章;為了一份工作報告,下載了好幾個巨大的PDF檔案。你以為你佔有了這些知識,但它們卻只是靜靜地躺在你的硬碟裡,從未真正「為你所用」。 你的知識庫,是否也漸漸成了一座收藏豐富,但你卻不知從何下手的「數位倉庫」? 今天,我想與你分享一款Go
Thumbnail
2025/09/01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為了學習某個主題,在網路上收藏了數十篇文章;為了一份工作報告,下載了好幾個巨大的PDF檔案。你以為你佔有了這些知識,但它們卻只是靜靜地躺在你的硬碟裡,從未真正「為你所用」。 你的知識庫,是否也漸漸成了一座收藏豐富,但你卻不知從何下手的「數位倉庫」? 今天,我想與你分享一款Go
Thumbnail
2025/08/29
又是一個熟悉的場景:你熬夜準備的提案,在會議室裡被老闆三言兩語就否決了。 「這個想法不錯,但是不實際。」 「風險太高了,再想想別的方案。」 「預算有限,這個先擱著吧。」 你沮喪地收拾資料,心想:「明明我準備得很認真,為什麼老闆就是不買單?」 其實,問題不在於你不夠努力,而在於你的思考角
Thumbnail
2025/08/29
又是一個熟悉的場景:你熬夜準備的提案,在會議室裡被老闆三言兩語就否決了。 「這個想法不錯,但是不實際。」 「風險太高了,再想想別的方案。」 「預算有限,這個先擱著吧。」 你沮喪地收拾資料,心想:「明明我準備得很認真,為什麼老闆就是不買單?」 其實,問題不在於你不夠努力,而在於你的思考角
Thumbnail
2025/08/28
週一早上,老闆走過來說:「這個案子怎麼還沒做完?」 你心想:「不是你上週說先做另一個急件嗎?」但話到嘴邊,只能擠出:「好...我馬上處理。」 然後你開始加班,心裡一邊罵一邊做,覺得自己就是個受氣包。 其實,很多人以為這是老闆的問題。老闆健忘、老闆不體貼、老闆只要結果不管過程。這些可能都對,但抱
Thumbnail
2025/08/28
週一早上,老闆走過來說:「這個案子怎麼還沒做完?」 你心想:「不是你上週說先做另一個急件嗎?」但話到嘴邊,只能擠出:「好...我馬上處理。」 然後你開始加班,心裡一邊罵一邊做,覺得自己就是個受氣包。 其實,很多人以為這是老闆的問題。老闆健忘、老闆不體貼、老闆只要結果不管過程。這些可能都對,但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近來在社群中有許多網友提到對於工作適應的困擾。
Thumbnail
近來在社群中有許多網友提到對於工作適應的困擾。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常見:員工離職後,老闆總愛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會追求高薪」、「就是缺乏上進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來看看到底是誰沒有上進心:是員工,還是公司?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常見:員工離職後,老闆總愛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會追求高薪」、「就是缺乏上進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來看看到底是誰沒有上進心:是員工,還是公司?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新鮮人從校園踏入職場之初,容易面對到的角色轉換議題。 透過本文分享的三個思考面向,學習在職場中確立自我定位。
Thumbnail
新鮮人從校園踏入職場之初,容易面對到的角色轉換議題。 透過本文分享的三個思考面向,學習在職場中確立自我定位。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