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迪奇效應》想要成為更有創意的人嗎?掌握這四種技巧,激發你創新思考的超能力|【大衛說故事】Podcast

大衛DavieLiu-avatar-img
發佈於大衛說故事Podcast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梅迪奇效應》,作者:法蘭斯‧約翰森。

我們都聽過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同時也是一位建築師、畫家與詩人。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這位偉大的天才呢?答案是梅迪奇家族。

梅迪奇家族,是在15世紀的義大利,一個經商成功的金融業家族,他們不斷出錢出力,吸引繪畫、雕刻、建築、文學、音樂等不同領域的人才,營造出一個跨界交流的環境,讓當時的佛羅倫斯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孕育出許多卓越創新的成就。

本書作者將這種跨界創新思考的技術,稱之為「梅迪奇效應」。作者本身的背景也是非常特殊,父親是瑞典人、母親是非洲和北美印第安族的後裔,從小就受到許多跨國家、跨文化的衝擊,培養出運用多元文化觀點思考的能力。

梅迪奇效應的核心概念就是,要創造一個跨領域的交會點,形成「異場域碰撞」,當許多不同文化、知識、專業在這個場域裡激盪交流時,就容易產出跳躍式、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思維。

💫為什麼「異場域」是創新的來源

一、 人口的遷移

如果你有機會到桃園的忠貞新村,你會發現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美食,稱為「雲南米干」,而這著名美食的背後,隱藏了一段跨越國際、文化的故事。當年國共內戰結束之後,有一批滯留在泰緬邊境的國軍,輾轉來到台灣,最後在桃園的龍岡一帶定居。

為了想念家鄉的味道,他們開始自己做米干,可是,台灣的食材跟雲南不一樣,於是他們加上了豬肝、瘦肉等這些在地食材,經過「梅迪奇效應」的刺激轉變,逐漸形成獨樹一幟的美食,甚至成為「龍岡米干節」的主角,是龍岡地區最具有異國風情的特色活動之一。

二、 科學的整合

現在當紅的仿生機器人,本身就是跨領域創新的典範之一。

以人形機器人為例,它不只是外表類似人形而已,背後必須整合生物學來模仿人類的各種細膩動作;物理學整合機電、力學及平衡控制系統;AI電腦科學整合感測器、視覺偵測及大數據的邏輯運算,加上研究人機互動的心理學,還要考量如果未來機器人大量走進人類社會之後,會帶來什麼的衝擊影響的社會科學分析等等。

三、 電腦能力的躍進

台灣之光李安導演,2013年執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大量運用了3D電腦動畫科技,才能將原著中老虎和少年在驚濤駭浪中的精彩畫面與互動,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2016年他執導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則是率先整合每秒120格拍攝方式、3D立體影像、4K超高畫質這三個元素,創造出非常逼真的沉浸式電影體驗感,對當代的電影技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以上這三種力量不斷演進,持續造成人類社會更多的創意和創新,現代社會不管在政治、文化、科技、財政、國家、生態等各方面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形成「異場域」碰撞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多。

💫如何有效創造梅迪奇效應

作者認為,創新通常分為兩種類型:方向性的創新和跨領域的創新。

方向性的創新就像專業運動員在自己的賽道上不斷奔跑,為了追求更高效率、更精準的技術而努力。例如半導體晶片、CPU設計或飛機引擎的改良等等,這種創新是在既有框架內,把現有技術做到極致。

但是容易遇到一個問題,作者稱之為「聯想障礙」,也就是當一個人太專注於某一項專業領域時,容易被既有的框架受限,反而不容易產生更創新的想法。

✨跨領域的創新則是充分運用梅迪奇效應,共有四種實用的技巧:

一、接觸不同文化

在不同文化中生活和工作,學習瞭解及欣賞不同文化的想法,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打破聯想障礙。

知名主廚江振誠是橫跨米其林、世界50大最佳餐廳及世界百大主廚榜的唯一華人,他曾遠赴法國米其林餐廳當學徒,25歲成為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主廚。2008年在新加坡任職法國餐廳主廚,僅用一年半的時間,榮獲全球最佳50大餐廳之一。

他擅長把法式料理的技法與亞洲在地食材風味融合,並提出「八角哲學」,提倡將料理的概念融入藝術、設計、美學、心理學,成為一道道多感官、多層次的藝術饗宴,這就是一種跨文化、跨飲食傳統的梅迪奇效應。

二、用不同的方法學習

作者研究發現,許多發明家經常自學成功,非常擅長自主學習。自學的好處是,有助於跳脫傳統體制內的系統化教育方式,容易從不同的觀點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

知名的國際時尚大師吳季剛,9歲時從臺灣移居加拿大,又在日本東京就讀國中時學習雕塑,高中時在美國主修設計。他對服裝設計很有興趣,於是開始自學。16歲以自由業的身分為玩具公司設計玩偶的服裝,從此開啟了服裝設計之路。2009年,他因為設計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在總統就職典禮的禮服,從此一炮而紅揚名國際。

三、扭轉原先的假設,打破框架

試著用「倒過來想」的觀點發想創意,忘掉已經學過的套路,拋棄眼前的解決方案,從完全相反的角度重新思考問題。

舉例,Airbnb的創辦人,當初遇到的問題是:該如何解決短期居住卻找不到房間的困擾,他們並沒想著:「我要蓋旅店」,而是反過來想:「住宿為什麼非得在旅館,難道不能在別人家裡嗎?」於是他們看到許多屋主,有許多閒置的空房間,靈光一閃想到:出租別人的「家」,不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嗎?

這個簡單的逆向思維,打破了傳統旅宿產業的營運模式,催生了共享經濟的傳奇!目前Airbnb在全球191個國家,65,000個城市中,共有400萬名房東、超過300萬筆以上的房源。

四、運用多重觀點看待問題

如果我們總是用同樣的觀點看待事情,通常只會得到類似的解法,無法產生新的創意;如果強迫自己,用不同的角色或角度來看待事情,同一個問題可能就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解法。

舉例,Netflix 從郵寄 DVD 服務演變到成為全球影視串流的霸主,關鍵在於善用多重視角來思考客戶的需求。

(1)消費者角度:打破傳統百視達到店面租借的限制,提供隨時隨地、不出門就能欣賞影片的創新服務。

(2)競爭者角度:將任何搶占時間的娛樂視為競爭對手,推出訂閱制和全季節目上架模式,創造出用戶瘋狂熬夜「追劇」的風潮,顛覆一般傳統電視收視的習慣。

(3)大數據角度:運用大數據收集用戶觀看行為,提供高度客製化的內容,並分析觀眾的偏好,從市場需求端反推原創內容,《紙牌屋》影集就是結合導演、演員與大數據而誕生的成功案例。


創意的發想往往天馬行空,好點子只是開始,實踐才是成功的關鍵。

💫跨界創新一定會有風險,除了對創意充滿熱情之外,建議要保持以下三種重要的心態:

一、多元專家組合

從「聯想障礙」我們可以瞭解,慣用同一個領域的專業,很容易被自己的想法框住,但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又想不出真正實用有價值的點子,那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作法是集合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合作,將個人的專業結合團隊的多元廣度,才能激盪出最有價值的創新想法。

二、先有量再求質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鮑林曾說:要得到一個好構想,最好的方法是有很多構想。也就是說,好點子的數量來自所有點子的總量,點子越多產生優秀創意的機率也就越高。

你可能會想,想出這麼多點子,我怎麼知道哪個比較好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運用敏捷式的開發方式小批量執行。

舉例,當你產生一個不錯的創意之後,先規劃用最小的可行性方式執行,快速驗證它的成果,如果符合預期,再進行第二階段,如果實驗失敗,隨時可以檢討改進。

三、樂於擁抱失敗

想法從想像到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往往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這點和方向性創新的思考方式不同,它並不是目標導向,一定會產出具體有用的成果。

跨領域的許多構想往往還很模糊,必須執行之後才能發現問題,因此一開始就是要有「接受失敗」和「承認恐懼」的心態,容許自己會犯錯和可能產生不完美的表現。

💫結語

我認為梅迪奇效應的技巧不只運用於企業組織,對個人來說也非常實用。想一想,擁有創意的人是不是相對比較容易有「好運氣」呢?

《好運方程式》一書中認為,獲得幸運的方程式:幸運=(行動X多樣+察覺)X恢復力,其中的觀點和梅迪奇效應非常相似。

懷抱著對世界的好奇心,勇於接觸不同文化、認識不同領域的朋友,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自學,用逆向思考逼自己走相反的路,只要行動起來,就是獲得好運的開始。

面對問題時,提醒自己不要落入「聯想障礙」的專業偏見,試著用換位思考、多元思維來看待問題,你會比較容易產生新的觀點。

心智韌性是最重要的關鍵,要有勇氣擁抱失敗,從失敗中汲取養分,從不斷地試錯中學習成長,先建立自己的專業,然後多和不同領域的專家互動,營造出屬於自己的「異場域碰撞」,那麼每個人都有機會,引爆自己的梅迪奇效應,成為富有創意又幸運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說故事Podcast
29會員
89內容數
🎯《大衛說故事》每週三 19:00 準時更新!創立 《大衛說故事 Podcast》的目的,就是希望提醒像我一樣曾經忙得忘了閱讀的朋友們,能用最輕鬆的方式,享受到跨領域閱讀的樂趣。 👉現在就訂閱《大衛說故事》,✨善用故事行銷力,放大你的影響力!
大衛說故事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9/03
👉許多品牌都在說故事,但消費者卻不見得買單。為什麼呢?本書特別提出一個經常被品牌忽略的心態:「消費者才是故事裡的英雄,品牌只是引導者。」作者整理出七個黃金法則。只要按照這個邏輯來講企業的品牌故事,就能幫助品牌精準傳達產品訊息,快速提升業績。
Thumbnail
2025/09/03
👉許多品牌都在說故事,但消費者卻不見得買單。為什麼呢?本書特別提出一個經常被品牌忽略的心態:「消費者才是故事裡的英雄,品牌只是引導者。」作者整理出七個黃金法則。只要按照這個邏輯來講企業的品牌故事,就能幫助品牌精準傳達產品訊息,快速提升業績。
Thumbnail
2025/08/27
👉負面情緒經常是阻礙我們內心平靜的主要障礙,當我們抗拒或壓抑這些情緒時,它們會在我們的內心不斷的累積滋生,最後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壓力與痛苦。「臣服」是一種非常簡單有效,可以快速幫助我們釋放負面情緒、減輕壓力的好方法。
Thumbnail
2025/08/27
👉負面情緒經常是阻礙我們內心平靜的主要障礙,當我們抗拒或壓抑這些情緒時,它們會在我們的內心不斷的累積滋生,最後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壓力與痛苦。「臣服」是一種非常簡單有效,可以快速幫助我們釋放負面情緒、減輕壓力的好方法。
Thumbnail
2025/08/20
👉企業組織內,我們經常會遇到的許多「人的問題」。刺蝟法則建議我們在領導團隊時,必須考量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靠得太近容易產生摩擦、太疏遠又缺乏信任,重點是要拿捏那個「剛剛好的心理距離」,才能讓團隊成員互相信任,又不會產生情感內耗,影響整體的工作效率。
Thumbnail
2025/08/20
👉企業組織內,我們經常會遇到的許多「人的問題」。刺蝟法則建議我們在領導團隊時,必須考量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靠得太近容易產生摩擦、太疏遠又缺乏信任,重點是要拿捏那個「剛剛好的心理距離」,才能讓團隊成員互相信任,又不會產生情感內耗,影響整體的工作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有些突破,來自於刻意的不一樣,我們常常以為,創意就是要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但事實上很多突破都來自於觀察那些「別人沒注意到」的小地方。「發掘洞見」這本書的主軸其實就是談論,我們要的就是如何培養與眾不同的思維。但很多時候與眾不同,不是刻意追求與別人完全相反,而是要在日常中訓練自己去
Thumbnail
有些突破,來自於刻意的不一樣,我們常常以為,創意就是要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但事實上很多突破都來自於觀察那些「別人沒注意到」的小地方。「發掘洞見」這本書的主軸其實就是談論,我們要的就是如何培養與眾不同的思維。但很多時候與眾不同,不是刻意追求與別人完全相反,而是要在日常中訓練自己去
Thumbnail
本文探討提升邏輯思考、社交溝通、專業能力及概念化能力的策略,說明如何將這些看似無關的元素,轉化為個人發展的關鍵優勢,創造無限可能。
Thumbnail
本文探討提升邏輯思考、社交溝通、專業能力及概念化能力的策略,說明如何將這些看似無關的元素,轉化為個人發展的關鍵優勢,創造無限可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多重潛能者」這個概念,並從《沒定性是種優勢》一書中,引導讀者重新看待自己看似「沒定性」的特質。文章中提出了多重潛能者的五種超能力:整合力、快速學習、適應力、大局思考、聯想與溝通,以及四種職涯模式:集體擁抱模式、斜槓模式、愛因斯坦模式、浴火鳳凰模式,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多重潛能者」這個概念,並從《沒定性是種優勢》一書中,引導讀者重新看待自己看似「沒定性」的特質。文章中提出了多重潛能者的五種超能力:整合力、快速學習、適應力、大局思考、聯想與溝通,以及四種職涯模式:集體擁抱模式、斜槓模式、愛因斯坦模式、浴火鳳凰模式,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如何運用設計思考的理念,突破傳統產業的瓶頸,提升產品開發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文中詳細介紹了設計思考的五個步驟,並結合作者自身在耳機工廠的案例,說明如何應用設計思考,解決用戶痛點,打造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此外,文章還強調了跨部門協作的重要性,以及設計思考在持續創新方面的作用。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如何運用設計思考的理念,突破傳統產業的瓶頸,提升產品開發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文中詳細介紹了設計思考的五個步驟,並結合作者自身在耳機工廠的案例,說明如何應用設計思考,解決用戶痛點,打造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此外,文章還強調了跨部門協作的重要性,以及設計思考在持續創新方面的作用。
Thumbnail
你真的有在思考,還是只在照著慣性反應?本篇文章從「概念思考、創新思考、明智決策」三大面向,透過故事、工具與方法,教你如何打破思維陷阱,訓練出真正的聰明大腦。這不是雞湯,而是讓你一步步變得更敏捷、更有判斷力的實戰指南。
Thumbnail
你真的有在思考,還是只在照著慣性反應?本篇文章從「概念思考、創新思考、明智決策」三大面向,透過故事、工具與方法,教你如何打破思維陷阱,訓練出真正的聰明大腦。這不是雞湯,而是讓你一步步變得更敏捷、更有判斷力的實戰指南。
Thumbnail
埃隆·馬斯克的思考方式確實非常獨特且富有創新性,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改變思考方式的建議: 培養跨學科思維 廣泛學習知識:涉獵多個領域的知識,閱讀不同學科的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打破學科界限,從多維度看待問題。 進行知識融合: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相互滲透,創造出全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將物理學的原
Thumbnail
埃隆·馬斯克的思考方式確實非常獨特且富有創新性,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改變思考方式的建議: 培養跨學科思維 廣泛學習知識:涉獵多個領域的知識,閱讀不同學科的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打破學科界限,從多維度看待問題。 進行知識融合: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相互滲透,創造出全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將物理學的原
Thumbnail
#週二創意思考 📖 「創造力是一種看見聯繫的能力,能把兩個看似無關的事物聯繫起來。」— 賈伯斯 創新並不需要重新發明所有事物,很多時候,只需要換個視角,將日常中看似無關的點連接起來。創意的秘密,正藏在我們的日常中。 你是否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況:手頭上明明有很多資源,卻不知道如何
Thumbnail
#週二創意思考 📖 「創造力是一種看見聯繫的能力,能把兩個看似無關的事物聯繫起來。」— 賈伯斯 創新並不需要重新發明所有事物,很多時候,只需要換個視角,將日常中看似無關的點連接起來。創意的秘密,正藏在我們的日常中。 你是否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況:手頭上明明有很多資源,卻不知道如何
Thumbnail
從原創者如何平衡自我懷疑與行動力,到適度拖延如何激發創意,解讀創新與改善者的成功關鍵。同時,我們會發現懷疑與突破的微妙關係,以及失敗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角色。透過實際方法與生活中的啟示,深入了解如何創造靈感的環境、善用時間,並在不斷嘗試中培養原創思維,讓我們一起挖掘創新背後的科學與實踐。
Thumbnail
從原創者如何平衡自我懷疑與行動力,到適度拖延如何激發創意,解讀創新與改善者的成功關鍵。同時,我們會發現懷疑與突破的微妙關係,以及失敗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角色。透過實際方法與生活中的啟示,深入了解如何創造靈感的環境、善用時間,並在不斷嘗試中培養原創思維,讓我們一起挖掘創新背後的科學與實踐。
Thumbnail
透過深入探討創意跨域遷移、克服瓶頸的技巧,以及跨領域技能的應用,我們可以了解如何從愛因斯坦與達爾文等人的例子中獲得啟發。同時,探索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實踐這種方法,從建立系統化管理到靈活安排時間,找到平衡效率與創意的關鍵。我們一起挖掘慢速多工對個人和職場的深遠意義,創造更豐富且高效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透過深入探討創意跨域遷移、克服瓶頸的技巧,以及跨領域技能的應用,我們可以了解如何從愛因斯坦與達爾文等人的例子中獲得啟發。同時,探索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實踐這種方法,從建立系統化管理到靈活安排時間,找到平衡效率與創意的關鍵。我們一起挖掘慢速多工對個人和職場的深遠意義,創造更豐富且高效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知識和經驗成為解決問題的基礎時,思維定勢卻可能限制我們的創新能力和靈活性。本文探討思維定勢的危險,並提供四種有效的打破方式,包括保持空杯心態、多角度思考、勇於挑戰標準答案及主動尋求反饋。透過不斷開放與學習,我們能夠擴展思維邊界,探索更多可能性,並保持持續的成長與創新。
Thumbnail
當知識和經驗成為解決問題的基礎時,思維定勢卻可能限制我們的創新能力和靈活性。本文探討思維定勢的危險,並提供四種有效的打破方式,包括保持空杯心態、多角度思考、勇於挑戰標準答案及主動尋求反饋。透過不斷開放與學習,我們能夠擴展思維邊界,探索更多可能性,並保持持續的成長與創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