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法則》|提升團隊向心力,修復信任關係的三個技巧|【大衛說故事】Podcast

大衛DavieLiu-avatar-img
發佈於大衛說故事Podcast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刺蝟法則》,作者:山浦一保。

本書作者是日本立命館大學運動健康科學部教授,專長是組織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這本書的特色在於用科學的角度,來拆解我們在企業組織內,經常會遇到的許多「人的問題」。

✨什麼是「刺蝟法則」

這個名詞來自於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寓言「刺蝟的兩難境地」,當寒冬來臨,刺蝟們彼此想靠近取暖,卻會不小心刺傷對方,離太遠又覺得太冷。這樣的情境和人際溝通的「邊界感」很像,靠得太近容易產生摩擦、太疏遠又缺乏信任,重點是要拿捏那個「剛剛好的心理距離」,才能讓團隊成員互相信任,又不會產生情感內耗,影響整體的工作效率。

接下來,我分享書中提到的三個常見的組織關係問題:

✨如何處理嫉妒心態

亞里斯多德曾有一句名言:

嫉妒是看見和自己一樣的人得到好處,心理就會生出的一種疼痛感。

談嫉妒之前,我們先談談管理學著名的「鯰魚效應」,鯰魚效應據說是挪威漁夫發現,為了不讓剛捕到的沙丁魚,因為回程的路途顛跛遙遠導致死亡,於是漁夫在安置沙丁魚的桶內放入一條鯰魚,當沙丁魚群發現桶內出現一個「異類」,可能會威脅到生命,便不斷地躲避游動,因而大幅提升了存活率,之後延伸為企業藉著內部競爭的方式,來激發團隊工作效率的一種方法。

這樣的方式衍生一個問題,很容易讓同仁之間產生嫉妒的心態,嫉妒別人的同仁會想:那個人憑什麼比我強?他的能力真的比我好嗎?因而出現不安、威脅感,甚至引發攻擊、陷害、欺騙、排擠等效應,最後造成組織人員情緒內耗、士氣崩盤、員工離職等令人頭痛的大問題。

👉妥善處理嫉妒情緒的三個技巧

嫉妒心是人類的天性之一,沒有必要逃避它,重點是將嫉妒心轉化為「互相成長」的動力。建議作法如下:

第一招、透明化

去除黑箱作業,建立公正透明的獎勵制度,設置每月之星的表揚會及分享會,鼓勵表現好的同仁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作為其他同事們的學習榜樣,建立良性競爭和交流的關係,互相分享有用的資訊和情報。

第二招、主動溝通

主管要有敏銳的觀察力,當發現嫉妒心很重的員工,出現情緒低落的狀況時,主動找他閒聊喝咖啡,聽聽他的心聲,並從旁予以建議和適當地協助,鼓勵他將嫉妒的負能量轉為勇於挑戰自己的正能量,將焦點放在改良工作的方法,而不是眼中只有妒火。

第三招、團隊觀念

主管要營造「大家是一個團隊」的觀念和氣氛,區分不同任務和工作細項,讓每一位同仁都有發揮自己強項的空間,每個人都有所貢獻。當同仁們發現,別人很棒自己也不差的時候,自然可以降低嫉妒心的發酵程度,避免互相攻擊搞錯團隊整體要努力的方向。

總之,部門的主管必須維持良性競爭,透過透明的獎勵制度,取代零和遊戲,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價值,適度地調節每個人的心理邊界距離,組織才能健全的壯大發展。

✨如何提高團隊向心力

如何讓團隊更有向心力,是每一位主管都在思考的問題。想像一下,當一名員工一早走進公司,主管迎面而來。

第一種情況,主管從你身旁走過,連看都沒有看你一眼;第二種情況,主管主動和你微笑點頭,親切地說聲早安。哪一種情況,會讓這位員工更有動力開始一天的工作呢?肯定是第二種吧。

👉提高員工向心力的四種技巧:

第一招、主動打招呼

根據作者研究發現,每天早上有和員工打招呼的主管,員工對主管的評價會高出許多。這一個小小的動作,能夠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納,產生「我們是一家人」的歸屬感。

第二招、描繪願景

主管不能只喊著使命必達的口號,而是要懂得運用說故事的技巧。要能夠清楚的傳達目標達成後的甜美果實,讓團隊成員覺得值得去打拼努力。

例如,業務主管可以這樣說:

各位想像一下,當我們把這個月的業績衝到 120%,全國整個排行榜上就是我們的名字在最頂端!到時候,不只是拿到超標的額外獎金,你可以帶著老婆小孩出國玩,還能驕傲地對所有人說:「我們做到了,我們是最強的團隊!」

當你把目標轉換為一個實際的情境、讓員工覺得感同身受時,動力才會被徹底點燃。

第三招、資訊公開透明

當資訊不對稱時,很容易滋生猜忌和不信任。因此,資訊傳達要越清楚越好,最好是「單一窗口、公開透明、即時掌握」。這樣的好處是能大幅提昇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感,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份子,而不是有些人被蒙在鼓裡,產生負面的情緒。

第四招、縮短心理距離

作者研究發現,主管只要願意花費10分鐘,和員工聊聊工作以外的事情,員工就會覺得主管非常關心自己,對團隊的信任度和向心力馬上提升。你可能會問:「如果我部門人數有30個人,難道也要花時間一對一溝通嗎?」答案是,沒錯!

特別是第一次面談的經驗,對員工來說非常重要,花費10分鐘閒聊,看似無用,但對員工來說,第一印象會非常好,對主管來說,這是非常值得投資的事情。

領導統御不是靠權力和職位,而是要「帶心」。當主管願意放下身段,善用以上四個小技巧,拉近和員工之間的心理認知差距,就更容易打造出一個高效率又充滿活力的優質團隊。

✨如何修復受傷的信賴關係

在職場上,同事之間靠得太近,如同兩隻刺蝟,可能會發生彼此互相爭吵或攻擊的狀況,如果你是主管,該怎麼處理呢?

舉例,部門主管指派小明和小李一起負責一個專案,結果可能出現以下四種狀況:

  1. 完美合作
    小明和小李互相分工、互相支援,專案順利完成。大家都很開心,下一次合作時會更有默契。
  2. 小李背叛
    小明認真努力的做事,但小李卻混水摸魚,偷偷把小明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小明知道之後,非常生氣,雙方大吵一架,彼此的信任感完全破裂。
  3. 以牙還牙
    小明決定報復小李,例如遇到問題故意不回應或不幫忙小李。短期來看是出了一口惡氣,但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合作的氛圍持續緊張,專案進度落後。
  4. 選擇原諒
    當問題被主管發現之後,釐清事實真相,主管希望小李能向小明道歉,小明該如何選擇呢?

如果不接受,就回到第三選項持續以牙還牙或冷漠態度回應。選擇接受,小明又覺得忍氣吞聲、心中不平。

以上是「囚犯困境」在職場上的真實寫照,被背叛的那一方,選擇報復還是原諒,會決定日後這個團隊能否順利運作下去。聰明的主管要做的是,想辦法修復兩者的信任關係。

👉修復信任關係的三個作法:

1.主動覺察積極溝通

當發現團隊氣氛不對勁時,要馬上主動出擊,個別訪談瞭解狀況。傾聽和溝通是解開誤會的第一步。

2.主管主動道歉

當主管認為自己考量不周或傳達上有誤會,願意誠懇地向屬下道歉時,屬下也能感受到主管的難為之處,願意以團隊為重。

另一個技巧是,請員工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當屬下的建議被主管採納時,會讓員工覺得主管非常尊重自己,更有向心力。

3.設定明確規則

職場並不是零和遊戲,並非只有你輸我贏,對團隊而言,達成目標才是目的。當出現問題時,找出問題背後的原因,如果員工有好的建議也予以採納,建立明確透明的制度和規則,有助於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困擾。

信任是團隊合作的重要基石,當員工之間出現信任問題時,主管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就是能否重新修補裂痕、凝聚向心力的重要關鍵。

✨結語

員工產生嫉妒心並沒有錯,最重要的是獎勵制度要公正透明,其次是主管需主動關心傾聽,協助產生嫉妒心的同仁轉移焦點,將心態調整為努力的燃料。主管需營造團隊合作的觀念,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專長,一加一才能大於二。

團隊向心力靠的是帶人要帶心,主管必須放下身段,先主動和員工打招呼、多閒聊幾句,就可以讓員工感覺自己被重視。傳達訊息時,必須建立單一透明的平台,運用說故事的技巧,讓員工可以想像目標達成時的情景,更有努力打拼的動力。

當團隊成員的信任出問題時,機器將無法運轉順暢。這時候,主管一定要主動察覺、理性溝通,有錯馬上承認並道歉,然後和員工一起商量,找出更合適的作法,建立公正透明的運作機制。

俗話說:「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

領導統御的精髓,在於懂得將團隊成員中,產生的負面情緒轉換成正能量,主管要懂得運用傾聽和溝通技巧,當成員工中間的潤滑劑,用心去交流協調,那麼我可以肯定,一開始你也許不是走得最快的,但一定是能夠走得最穩最遠的那個團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說故事Podcast
29會員
85內容數
嗨,我是大衛,一位從事行銷企劃20多年的資深工作者。個性內向、喜歡閱讀,特別喜歡行銷、心理與自我成長等主題。為了培養固定的閱讀習慣,我成立了《大衛說故事Podcast》,透過每週的說書分享,把閱讀轉化為創作的過程當成一種樂趣。
大衛說故事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8/13
👉人生一切的煩惱痛苦,其實都來自於我們對事情的「過度反應」。所謂的「反應」指的是大腦思維的慣性;而「過度」則是一種執著的念頭,當我們能分辨什麼是自己能掌控的、什麼是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就能夠學會對許多問題不過度反應,更容易獲得內心的寧靜和喜悅。
Thumbnail
2025/08/13
👉人生一切的煩惱痛苦,其實都來自於我們對事情的「過度反應」。所謂的「反應」指的是大腦思維的慣性;而「過度」則是一種執著的念頭,當我們能分辨什麼是自己能掌控的、什麼是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就能夠學會對許多問題不過度反應,更容易獲得內心的寧靜和喜悅。
Thumbnail
2025/08/06
👉失智症和中年人有什麼關係呢?有一種「早發型失智症」,發病年齡可能落在 45 到 65 歲之間,也就是說,中年族群也有一定的罹患風險。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應該如何在身體健康的時候,開始重視對大腦的保健呢?
Thumbnail
2025/08/06
👉失智症和中年人有什麼關係呢?有一種「早發型失智症」,發病年齡可能落在 45 到 65 歲之間,也就是說,中年族群也有一定的罹患風險。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應該如何在身體健康的時候,開始重視對大腦的保健呢?
Thumbnail
2025/07/30
👉如果你曾經對於該如何精準傳達品牌理念?商品的好處要怎麼說,才能讓消費者一聽就懂?客戶提案時該怎麼講才更有說服力?等問題非常困擾,那麼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將說故事技巧,運用於對內傳達對外公關溝通的實戰指南。
Thumbnail
2025/07/30
👉如果你曾經對於該如何精準傳達品牌理念?商品的好處要怎麼說,才能讓消費者一聽就懂?客戶提案時該怎麼講才更有說服力?等問題非常困擾,那麼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將說故事技巧,運用於對內傳達對外公關溝通的實戰指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因為工作、生活,我們因而認識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但真正讓你感到心靈相通、能夠交心的,究竟有幾位?深刻而有意義的關係,從來都不是輕易得來的。它需要雙方的投入與付出,更需要信任、真誠與良好的溝通來細心維繫。 究竟該如何將一份「點頭之交」,逐步昇華為「知己」,甚至是你職場上的「神隊友」呢?讓這篇文章告訴你
Thumbnail
因為工作、生活,我們因而認識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但真正讓你感到心靈相通、能夠交心的,究竟有幾位?深刻而有意義的關係,從來都不是輕易得來的。它需要雙方的投入與付出,更需要信任、真誠與良好的溝通來細心維繫。 究竟該如何將一份「點頭之交」,逐步昇華為「知己」,甚至是你職場上的「神隊友」呢?讓這篇文章告訴你
Thumbnail
很多主管好心幫忙,卻不知越幫越遠。連結不是靠指令,也不是靠保護,而是靠「願意理解」與「願意相信」。感受被在意、對話有回應、挑戰能成長,才會讓人真心投入,也願意與你一起走遠。
Thumbnail
很多主管好心幫忙,卻不知越幫越遠。連結不是靠指令,也不是靠保護,而是靠「願意理解」與「願意相信」。感受被在意、對話有回應、挑戰能成長,才會讓人真心投入,也願意與你一起走遠。
Thumbnail
主管與部屬間的信任感是良好合作關係的基石。本文從部屬與主管兩個角色出發,提供增進彼此信任感的實務建議。部屬方面,建議養成即時報告的習慣,展現可信度與可靠度;適時表達關心,提升親近性。主管方面,建議創造開放溝通的氛圍,多傾聽部屬的想法,減少自我導向,提升信任。信任的建立需要時間和雙方共同努力。
Thumbnail
主管與部屬間的信任感是良好合作關係的基石。本文從部屬與主管兩個角色出發,提供增進彼此信任感的實務建議。部屬方面,建議養成即時報告的習慣,展現可信度與可靠度;適時表達關心,提升親近性。主管方面,建議創造開放溝通的氛圍,多傾聽部屬的想法,減少自我導向,提升信任。信任的建立需要時間和雙方共同努力。
Thumbnail
信任是合作成功的關鍵,本文透過信任方程式(Credibility 可信度 + Reliability 可靠度 + Intimacy 親近性)/ Self-Orientation 自我導向,深入探討建立信任的四個要素,並說明如何應用於工作職場中。
Thumbnail
信任是合作成功的關鍵,本文透過信任方程式(Credibility 可信度 + Reliability 可靠度 + Intimacy 親近性)/ Self-Orientation 自我導向,深入探討建立信任的四個要素,並說明如何應用於工作職場中。
Thumbnail
這是一套給「不想崩潰但得帶人」的人用的團隊協作指南。不是高階管理術,而是從混亂中活下來的四個原則:先立紅線、明定責任、區分建議與決策、建立節奏。過程中引用實際案例與國際研究,也誠實指出某些做法仍在實驗中。寫給正在帶人、但其實也很累的你。版本是 0.1,還在更新中。
Thumbnail
這是一套給「不想崩潰但得帶人」的人用的團隊協作指南。不是高階管理術,而是從混亂中活下來的四個原則:先立紅線、明定責任、區分建議與決策、建立節奏。過程中引用實際案例與國際研究,也誠實指出某些做法仍在實驗中。寫給正在帶人、但其實也很累的你。版本是 0.1,還在更新中。
Thumbnail
昨天我們聊了「如何培養團隊的主動性」,但主動性的前提,是成員對你、對彼此有足夠的信任。 很多主管問:「我的團隊都很被動、不願意講真話,怎麼讓他們更積極?」 我的回答通常是:「先別急著要求主動,要先問——這個團隊信任你嗎?」
Thumbnail
昨天我們聊了「如何培養團隊的主動性」,但主動性的前提,是成員對你、對彼此有足夠的信任。 很多主管問:「我的團隊都很被動、不願意講真話,怎麼讓他們更積極?」 我的回答通常是:「先別急著要求主動,要先問——這個團隊信任你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