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牆到核子陰影:《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讀後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撰文:​晨嵐

歷史一次次證明戰爭不會自動消失,它需要人類主動選擇另一條道路。

《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由歷史與軍事專家格溫.戴爾(Gwynne Dyer)撰寫,是一部將「戰爭」拉出教科書年表,重新放回人類社會脈絡中仔細觀察的作品。作者就像世界戰爭史概論的老師,帶領讀者縱時性理解戰爭的演變,以人類學、心理學、史學、軍事與地緣政治的多重角度,闡述戰爭如何從人類的原始聚落誕生,到近現代的冷戰與核武,逐步形塑我們熟悉的世界。

《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書封(圖片提供/漫遊者文化)

《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書封(圖片提供/漫遊者文化)

戰爭的起源與演變:從耶利哥到拿破崙

首先,作者挑戰了人類自啟蒙時代起,對「原始社會」的浪漫想像。啟蒙時代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認為人類在進入文明前,曾擁有平等而和平的生活,戰爭是複雜社會權力壓迫的產物。但人類學與靈長類研究顯示,衝突與暴力遠比我們想像的古老,資源有限作為戰爭的起因,可能是自然演化機制中,塑造某些族群的攻擊性與戰爭傳統的推手。因此,戰爭實為深植人類演化與環境互動中的行為模式,是社會結構的顯像。

位於今巴勒斯坦的耶利哥遺址(Jericho)是「世界第一座有城牆的城市」。城牆體現人類面對匱乏時的選擇:守護資源、與外人爭鬥。農業生活雖帶來安定,孕育社會階層與軍事組織形成,卻也形成壓迫與暴政,城邦的民主決策與方陣步兵逐漸被帝國的專業軍隊和攻城武器取代。到了古典時期,羅馬人將古典戰爭的致勝公式「重裝步兵+方陣」加以改良,發展軍團紀律和配套社會制度,打造帝國的軍事機器。中世紀起,火藥的出現改變了遊戲規則,長弓、火槍、大砲逐步登場,步兵與騎兵的地位則彼此消長。三十年戰爭(1618-1648)大規模的死傷與資源消耗迫使歐洲進入「有限戰爭」時代,戰爭目標被刻意限制,避免社會全面崩潰,國家之間彼此的牽制也在歐陸形成權力平衡的遊戲規則。

進入十八、十九世紀,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揭開「大規模戰爭」的時代。在革命的平等口號與民族主義號召下,徵兵制更容易推行;印刷術的普及則使思想與宣傳迅速擴散,形成前所未有的社會動員。拿破崙掌握這股社會動能,持續為帝國注入源源不絕的戰爭動力,戰爭也從過去王室與貴族的事務,逐步轉變為「全民的事業」。美國南北戰爭則被作者視為「二十世紀戰爭的預演」:現代武器雛形、後勤壓力、經濟戰與平民受害,這些元素在之後的世界大戰中全面爆發。

Photo by Birmingham Museums Trust on Unsplash

Photo by Birmingham Museums Trust on Unsplash

全面戰爭與新挑戰:二十世紀到當代的啟示

作者對兩次世界大戰的分析強調其「全面性」。多方聯盟的體系往往在無意圖的情況下,被牽連進系統性的全面戰爭;而精良的武器、綿延的戰線與交錯的盟邦關係,又使各國遲遲等不到決定性勝利,只能陷入漫長消耗。結果不僅是前線士兵,整個國家與社會都捲入其中:從壕溝到坦克,從定量配給到女性勞動,所有人都成為戰爭機器的一部分。

全面戰爭的殘酷之處,在於勝利與失敗不再僅是軍事上的輸贏,而關乎政府的存續、政權的合法性乃至社會的未來。兩次大戰都展現了「總動員」的邏輯:國家必須徹底榨乾社會資源,使整個群體為戰爭服務;而戰敗一方既要承受領土與經濟的損失,更可能面臨體制崩潰與社會重組。某些國家的戰時極權甚至延續到和平時期,而某些戰敗國則因對戰後秩序不滿,持續成為不穩定因素。換言之,兩次世界大戰徹底改寫二十世紀的國際秩序與社會結構,使戰爭進入全面化、總體化的新階段。

接近尾聲,作者討論當代的核武危機與恐怖主義戰爭。核武的出現將戰爭提升到全新層次:一次衝突便可能導致全球毀滅,因此重點不在於核武數量,而在於是否動用。冷戰時期,「有限核戰」的概念曾被提出,企圖將核衝突控制在範圍內,但古巴危機證明這種想像極度脆弱──在情報不確定與對手難以預測的情況下,最低威懾才是最理性的選擇。同時,傳統戰爭的樣貌也發生轉變,高科技武器雖威力強大,卻成本高昂,使大規模正規部隊的消耗戰越來越不可行;取而代之的是游擊戰、城市戰與恐怖主義的崛起。從中南美洲、中國、越南到中東,非對稱作戰逐漸成為挑戰強權的新模式,而恐怖主義更將戰場延伸到日常生活,使戰爭不再僅限於國與國之間,而是滲入全球化社會的各個角落。

我們是否準備好成為讓戰爭終結的那一代人?

全書最後,作者提出一個嚴峻的問題:戰爭會消失嗎?氣候變遷、核武擴散,以及新興大國崛起帶來的國際秩序重組,皆提醒我們戰爭的假期或許即將結束。隨著無人機、機器人等新型科技武器的迅速發展,以及各國因難以放棄自身利益與獨立性而使合作受阻,人類的未來似乎正被推向永無止境的衝突與災難。作者並不否認這種悲觀,但也指出另一種可能:一場緩慢卻切實的人類意識革命正在發生。期待國家間單純的「兄弟情誼」或許不切實際,但我們仍可將想像力擴展到國界之外,建立一種以全人類為尺度的共同認知。當我們選擇尊重彼此的權利,並接受更高層次的仲裁,而非在權力衝突中彼此殺戮,我們都能過得更好。歷史一次次證明戰爭不會自動消失,它需要人類主動選擇另一條道路。因此,真正的課題或許不是「戰爭何時終結」,而是「我們是否準備好成為讓它終結的那一代人」。

Photo by Museums Victoria on Unsplash

Photo by Museums Victoria on Unsplash

入門之外的深刻提醒

理解戰爭,其實就是理解我們自己。

閱讀《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後,我認為它有兩個鮮明的特點。首先,這是一本非常適合入門的讀物,讓讀者如同踏進一堂縱貫古今的世界戰爭史課堂,得以快速掌握戰爭演變的大方向。若讀者對某個時期或主題特別感興趣,可以再進一步延伸探索更專業的史學、政治學、國際關係、地緣政治、社會學或性別研究領域,獲得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這本書的侷限也十分明顯:其視角立足於西方,對亞洲、非洲、大洋洲的描寫相對薄弱,傾向將這些地區納入歐美主導的體系中處理,而忽略了內部的多樣性與差異。身為臺灣讀者,我將之視為一種提醒:我們需要練習在閱讀的同時,從世界局勢反思自身,並主動思考如何補充書中缺席的視角,方能在批判與延伸中獲得更豐富的解讀。

總體而言,《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以故事與理論交織出的宏大敘事,取代冰冷的戰史年表。從耶利哥的城牆到冷戰的核子陰影,它帶領我們看見人類社會如何在戰爭中一次次重塑制度與價值;也使我們看見,戰爭不只是書本上遙遠的歷史,更是一面照見人類文明的鏡子,理解戰爭,其實就是理解我們自己。


書籍資訊

書名: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
作者:格溫.戴爾(Gwynne Dyer)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5/22
斯賓諾莎的《神學政治論》說:「當人們的心處於懷疑狀態時,一丁點的衝動都能輕易將他引領到任何方向,而當它在希望與恐懼之間徘徊時,就更容易如此,儘管他在其他時候可能是自信、自負和驕傲的。」《什麼!英國女王是蜥蜴人?!》是一本帶你抽絲剝繭、拆解歷史迷思和陰謀論的書,在這裡分享我推薦它的三個理由……
Thumbnail
2025/05/22
斯賓諾莎的《神學政治論》說:「當人們的心處於懷疑狀態時,一丁點的衝動都能輕易將他引領到任何方向,而當它在希望與恐懼之間徘徊時,就更容易如此,儘管他在其他時候可能是自信、自負和驕傲的。」《什麼!英國女王是蜥蜴人?!》是一本帶你抽絲剝繭、拆解歷史迷思和陰謀論的書,在這裡分享我推薦它的三個理由……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的行為差異。從日常生活的接觸和交流中,作者發現人們對於戰爭的態度多樣且變化莫測。文章也引用了聖經中的相關經文,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對於尊嚴、勇氣、正義和愛的追求。最後,文章指出了歷史中的不義之戰必將失敗,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事實。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的行為差異。從日常生活的接觸和交流中,作者發現人們對於戰爭的態度多樣且變化莫測。文章也引用了聖經中的相關經文,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對於尊嚴、勇氣、正義和愛的追求。最後,文章指出了歷史中的不義之戰必將失敗,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事實。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近代人類享受了自二戰後相對和平穩定的數十年時光,但近年的各大戰事,讓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從未如此之近。
Thumbnail
近代人類享受了自二戰後相對和平穩定的數十年時光,但近年的各大戰事,讓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從未如此之近。
Thumbnail
軍事理論對普通人來說太過遙遠,真能用一句話來解釋嗎
Thumbnail
軍事理論對普通人來說太過遙遠,真能用一句話來解釋嗎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Thumbnail
大概是受到時局動盪的影響,最近還滿想閱讀一些軍事的書籍,增進自己的軍事基本知識。 在網路上看到《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一書,可以說打動我的心。大概是感受到中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日益壯大,不僅是從國際新聞上讀來的干涉野心,從媒體識讀層面也能感受到大外宣的龐大野心。
Thumbnail
大概是受到時局動盪的影響,最近還滿想閱讀一些軍事的書籍,增進自己的軍事基本知識。 在網路上看到《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一書,可以說打動我的心。大概是感受到中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日益壯大,不僅是從國際新聞上讀來的干涉野心,從媒體識讀層面也能感受到大外宣的龐大野心。
Thumbnail
對「戰爭」及「戰士/戰犯」這些大的概念,做了非常多元化、個體化的理解。這也是大逃殺系列及反烏托邦作品讓人沈迷的點。面對空降或世襲的遊戲規則,基於生命經驗乃至於使命、身體能力與生存之道,採取不同的生存方式。此外,更展現了幾種超越自己生命,也想守護的東西,以及基於這樣的價值認同,所採取的生存(戰鬥)模式
Thumbnail
對「戰爭」及「戰士/戰犯」這些大的概念,做了非常多元化、個體化的理解。這也是大逃殺系列及反烏托邦作品讓人沈迷的點。面對空降或世襲的遊戲規則,基於生命經驗乃至於使命、身體能力與生存之道,採取不同的生存方式。此外,更展現了幾種超越自己生命,也想守護的東西,以及基於這樣的價值認同,所採取的生存(戰鬥)模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