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浪潮下的 PM 生存指南:從焦慮到賦能,一場線上論壇的深度反思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AI 時代的浪潮席捲而來,無數的 AI 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也帶來了瀰漫在職場中的集體焦慮。常常會想:當 AI 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PM 的價值還剩下什麼?這次剛好有機會我參加了一場線上論壇:[TWPG 線上論壇] AI 時代的產品經理:挑戰 × 轉型 × 新機會,期望能從他人的經驗中,找到運用 AI 提升個人、團隊乃至公司效率的答案。

整場論壇下來,帶給我三個深刻的啟發

一、時代變動下,PM 不變的核心價值

在探討 AI 帶來的「轉變」時,我們往往容易忽略了那些「不變」的根本。講者們的分享給了我一個重要的提醒:無論工具如何演進,產品經理(PM)的核心價值始終在於定義問題、辨識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

AI 從來不是要取代 PM,而是作為輔助 PM 的最佳副駕。PM 的角色是與 AI 對話,透過提問來釐清問題本質、快速掌握領域知識。接著,領導並協調不同的 AI 工具——有的擅長搜集資料、有的精於分析、有的專職產出——將模糊不清的想法,一步步收斂為具體的需求,最終落地為一份份清晰的文件,交付給團隊執行。

講者 Aria 分享他如何協作多個 AI 工具,高效地產出一份非常完整的產品需求文件(PRD),這個案例讓我非常有感。身為 PM,本質上就是扮演著統籌內外部資源的角色,而如今,AI 只是我們資源庫中最強大的一項新工具。駕馭工具、整合資源、推動目標,這件事從未改變。

二、導入 AI 的實踐路徑:從個人到團隊

「該如何將 AI 導入團隊?」這是許多人的疑問。論壇中,我特別喜歡講者 Alvin 提到的兩個觀點,它描繪了一條從個人到團隊的清晰路徑。

1. 個人,就是推動的起點 

等待老闆或主管的支持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改變可以從每個人自身開始。這正是 PM 的舞台——運用我們定義問題、設計流程、設立驗收標準的專業

身為電商 PM,近期我在打造幾個內部小工具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關鍵從來不是 AI 的技術極限在哪,而是我們對需求的理解有多深、對流程的拆解能有多細緻。

當我們覺得「AI 融入工作流程」很難時,問題的核心往往是我們對任務本身的全貌不夠熟悉。因此,想讓 AI 發揮作用,就必須親身投入、弄髒雙手,成為第一線的使用者,去理解每個環節的痛點。這也再次呼應了 PM 的日常:定義問題、破壞並重組流程,最後交付價值。

2. 系統化的導入方程式 

講者把導入的方式拆解的非常仔細,將每個步驟交代得很清楚,同時也給予很多 tips,分享一套可複製的導入模式:了解場景 > 小規模嘗試(PoC)> 驗收成果

raw-image

而在根據這套流程以及自己的經驗,我認為還有一個關鍵心態:「不要浪費任何模仿、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 打開邊界:積極參與社群、聆聽分享,能快速拓展我們對 AI 應用的想像力,從他人的經驗中找到解決自身問題的靈感。
  • 向上管理與交流:當卡關時,與主管或資深同事討論,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我之所以會想做一個轉檔小工具,正是源於主管的一句話:「在工程師不動員的前提下,PM 能做到什麼程度?」這個提問讓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先思考如何用現有資源解決問題,也讓我從中延伸出新的解法。
  • 用成果說話:每一次小規模的成功,都是建立信任的基石。透過成果交流,不僅能驗證想法、修正偏誤,更能讓決策者看見 AI 的價值,進而支持更廣泛的應用。這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嘗試 → 交流 → 交付 → 信任 → 持續精進,最終讓 AI 的應用在團隊中生根發芽。

三、不只是效率工具,更是知識邊界的放大器

當 AI 出現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將其融入工作流程。但講者 Daniel 提醒了我們一個更重要的面向:AI 也能讓個人學習與成長變得更有效率。

我們可以思考,什麼樣的 AI 工具組合,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講者分享他會使用 Perplexity 搜集資訊,再交給 Notebook LLM 進行深度閱讀與摘要筆記。這給我很大的啟發:工具不只為工作所用,更要為自己的成長所學。當我們要踏入一個全新領域時,AI 能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最適合的學習路徑,讓知識的輸入、拆解到輸出變得事半功倍。

最後,講者也分享了一個發人深省的觀點:在 AI 時代,最重要的硬實力其實是英文。 因為最高品質的資訊、最前沿的 AI 模型,都以英文為主要載體。這也提醒了我們,回歸根本,打好基礎,才能在浪潮之上站得更穩。

這次論壇讓我相信,AI 帶來的不全然是焦慮。身為 PM,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發揮自身長處,將 AI 視為最強大的輔助,讓自己從繁瑣的執行中解放,專注於創造更大的價值。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活動的消息,可以追蹤 TWPG - AI 時代的產品經理社群
Threads | Medium | Instagra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產品人升級中
2會員
63內容數
記錄各種學習心得與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前東家 ALPHA Camp 與 Yourator、職游合作的線上講座,內容主要是談 AI 時代對於招募、職涯選擇、技能發展的影響,並從對於人才與就業市場的觀察、求職者與企業的互動、企業所重視的能力與特質這三面向來進行討論。 做了筆記,把五個特別有感的重點與大家分享,同時也補充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前東家 ALPHA Camp 與 Yourator、職游合作的線上講座,內容主要是談 AI 時代對於招募、職涯選擇、技能發展的影響,並從對於人才與就業市場的觀察、求職者與企業的互動、企業所重視的能力與特質這三面向來進行討論。 做了筆記,把五個特別有感的重點與大家分享,同時也補充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