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不是買廣告,是價值被看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青春同行共享未來主辦人致詞

青春同行共享未來主辦人致詞

在許多企業主的第一反應中,「行銷」常常被等同於「買廣告」:

多曝光、多投放、多貼標語、多辦活動、多做社群。

但如果你仔細回頭看,很多時候不是你沒有做行銷,

而是——你做了很多「被看見」的動作,但沒有讓人「看懂」你。

行銷真正的起點不是「被看見」,

而是 價值被理解、被在乎、被認同。

曝光只是聲音,

價值才是理由。

01. 為什麼企業一直做行銷,卻始終沒有結果?

原因通常不是:

• 內容不夠漂亮

• 廣告不夠多

• 社群不夠活躍

真正的問題是:顧客不知道為什麼要選你。

不是不知道你存在,

是不知道你有意義。

多數企業卡住的不是「如何被看到」,

而是不知道自己要被看見的那個核心是什麼。

這就是企業常見的 「逆序行銷現象」:

曝光 → 內容 → 產品 → 價值 (錯誤順序)

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價值 → 產品 → 內容 → 曝光 (正確順序)

先想清楚,你代表什麼。

再開始說,別人才有可能聽得懂。

02. 行銷的本質:幫顧客找到「他為什麼會在乎你」

人不會因為你做得多就被說服,

人會因為有被理解而願意靠近。

行銷的本質不是推銷產品,

而是為顧客提供:

• 意義(Why)

• 想像(What could be)

• 能被相信的理由(Proof)

換句話說:

行銷不是告訴人你賣什麼,而是告訴人你為什麼值得。

這才是真正的價值傳遞。

03. 價值如何被「看懂」?──三層價值傳遞模型

你在課程與簡報中提到的三層模型,可以清楚說明:

詳細內容(私訊)

多數企業停在 功能層,

少數企業能說好 故事層,

而真正能形成品牌的,是 意義層。

你的角色,是把這三層重新對齊:

做什麼 → 為何做 → 為誰有意義

這就是你在市場中的 心智標籤。

協助偏鄉產業諮詢照

協助偏鄉產業諮詢照


04. 讓價值被看見的第一步:不是做內容,而是把一句話講清楚

一句話,講清楚三件事:

你是誰?

你相信什麼?

你要幫誰解決什麼?

範例(新創 / 服務型):

詳細內容(私訊)

好的行銷訊息不是「多講什麼」

而是講對那一句話。

05. 總結:價值先被看懂,才值得被放大

行銷的順序永遠是:

看懂 → 在乎 → 記住 → 採用

很多企業跳過「看懂」,直接衝「記住」。

所以做越多,越疲憊;花更多錢,卻越沒有力量。

要走品牌這條路的人,都需要先理解:

你不是不夠好,你只是還沒被好好說出來。

這一年,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你的價值講清楚,講對,講進心裡——

讓那些「本來就適合你的人」,開始看見你。

⸻⸻⸻⸻⸻⸻⸻⸻⸻⸻⸻

【我是李建勳,您數位轉型路上的陪跑夥伴】

在陪伴企業探索數位轉型的這些年,我發現最常遇到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不知從何開始」的焦慮。因此,我選擇成為一位「陪跑教練」,希望能用我超過15年的實戰經驗,與您一起找到最適合的轉型步調。

我擅長將複雜的數位策略,化為清晰的步驟與地圖。我所建構的「數位轉型四階段」、「OMO四核心」等框架,目的只有一個:讓轉型不再是空談,而是每一步都紮實的旅程。

我的文章常見於《數位時代》等媒體,但對我而言,最大的成就感始終來自於看見合作夥伴告訴我:「老師,我們團隊的任督二脈終於打通了!」

在這個部落格,我將與您分享:

  • 轉型思維: 打破迷思,從最小可行的第一步開始。
  • OMO實戰: 整合線上線下,創造無縫的客戶體驗。
  • 數據應用: 讓行銷策略變得更聰明、更精準。

很高興在這裡與您相遇,讓我們一起展開這段探索旅程!

➤ 合作與交流,歡迎與我聯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建勳Jaysen
3會員
87內容數
【李建勳 | 您的策略陪跑者 | 企業數位轉型教練 | 100大MVP經理人】 我做的事很簡單,也很關鍵: 讓組織知道下一步是什麼,並確保真的走得下去。 我擅長把模糊變成清晰、混亂變成可執行。 從策略、敘事到組織行動系統,我協助團隊對齊目標、建立節奏,讓成果可以複製、成長可以延續。 這是我的觀點我的文,希望有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深入剖析華為「鐵三角工作法」,從以客戶為中心、艱苦奮鬥、自我批判的文化核心,到整合產品開發(IPD)、銷售漏斗、矩陣式組織等工具。探討這套方法論在2025年數位經濟時代,如何透過敏捷元素、AI應用與永續發展策略,持續演進以應對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重塑等挑戰,並提供企業借鏡的實踐藍圖。
Thumbnail
本文深入剖析華為「鐵三角工作法」,從以客戶為中心、艱苦奮鬥、自我批判的文化核心,到整合產品開發(IPD)、銷售漏斗、矩陣式組織等工具。探討這套方法論在2025年數位經濟時代,如何透過敏捷元素、AI應用與永續發展策略,持續演進以應對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重塑等挑戰,並提供企業借鏡的實踐藍圖。
Thumbnail
灣聲樂團以真摯動人的講述揭示其以文化為核心、不拜主流、不做代工的創業路徑。李哲藝與黃少華從音樂與商業的雙重視角,分享如何以在地文化為根基,開創具識別性的音樂品牌。講座融合深度與溫度,觸動人心,也為台灣文化的未來注入堅定的信念與力量。
Thumbnail
灣聲樂團以真摯動人的講述揭示其以文化為核心、不拜主流、不做代工的創業路徑。李哲藝與黃少華從音樂與商業的雙重視角,分享如何以在地文化為根基,開創具識別性的音樂品牌。講座融合深度與溫度,觸動人心,也為台灣文化的未來注入堅定的信念與力量。
Thumbnail
傳統品牌透過直播電商轉型成功的案例,重點在於低期待、重視顧客回饋、創新展示方式和注重情緒連結,中小企業也能藉此提升銷售。
Thumbnail
傳統品牌透過直播電商轉型成功的案例,重點在於低期待、重視顧客回饋、創新展示方式和注重情緒連結,中小企業也能藉此提升銷售。
Thumbnail
Leah 作為家族企業的接班人,不只面對龐大的業務挑戰,還要處理內部員工的不信任、舊文化的抗拒。她向商業顧問 Alan 請益,學會 底層邏輯、系統思維、人生商業模式,透過 團隊、產品、資本與影響力杠桿,打造自己的領導風格,最終成功讓傳統企業走向數位轉型。這篇文章帶你解析她的接班之路!
Thumbnail
Leah 作為家族企業的接班人,不只面對龐大的業務挑戰,還要處理內部員工的不信任、舊文化的抗拒。她向商業顧問 Alan 請益,學會 底層邏輯、系統思維、人生商業模式,透過 團隊、產品、資本與影響力杠桿,打造自己的領導風格,最終成功讓傳統企業走向數位轉型。這篇文章帶你解析她的接班之路!
Thumbnail
轉型壓力下的傳統行業老闆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傳統行業的老闆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不是簡單的業務問題,而是一種深刻的情感和心理挑戰。想像一下,一位在紡織業打拼了大半輩子的老闆,每天早出晚歸,將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這家工廠裡。這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也很有可能是整個家族命脈的延續
Thumbnail
轉型壓力下的傳統行業老闆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傳統行業的老闆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不是簡單的業務問題,而是一種深刻的情感和心理挑戰。想像一下,一位在紡織業打拼了大半輩子的老闆,每天早出晚歸,將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這家工廠裡。這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也很有可能是整個家族命脈的延續
Thumbnail
每個時代總有人發覺時代的契機,從中找到機會,因此今天Eddy想聊聊近幾年不斷談論的數位轉型趨勢,討論在數位轉型下,產業到底面臨到哪些問題,對於個人又能有什麼啟發?幫助我們在這個浪潮下成長,甚至掌握先機! 訪談了十多位不同產業的中高階經理人和主管,了解他們對各自公司和台灣進行數位轉型的觀點與啟發。
Thumbnail
每個時代總有人發覺時代的契機,從中找到機會,因此今天Eddy想聊聊近幾年不斷談論的數位轉型趨勢,討論在數位轉型下,產業到底面臨到哪些問題,對於個人又能有什麼啟發?幫助我們在這個浪潮下成長,甚至掌握先機! 訪談了十多位不同產業的中高階經理人和主管,了解他們對各自公司和台灣進行數位轉型的觀點與啟發。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敘述傳統產業面臨線下人潮銳減,想往線上電子商務發展時(數位轉型),應該注意的幾個重點,並以實際經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敘述傳統產業面臨線下人潮銳減,想往線上電子商務發展時(數位轉型),應該注意的幾個重點,並以實際經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不論規模大小,數位化已經是現今企業與店家的重要轉型策略,而使用LINE跟消費者互動也成為企業店家重要行銷客服工具。LINE公布台灣官方帳號在2020年總數已達176萬,全面升級後帳號數不斷攀升,相比前一年成長18%。考量台灣經濟組成結構,加上觀察在疫情期間許多中小店家紛紛投入數位廣告增加曝光
Thumbnail
不論規模大小,數位化已經是現今企業與店家的重要轉型策略,而使用LINE跟消費者互動也成為企業店家重要行銷客服工具。LINE公布台灣官方帳號在2020年總數已達176萬,全面升級後帳號數不斷攀升,相比前一年成長18%。考量台灣經濟組成結構,加上觀察在疫情期間許多中小店家紛紛投入數位廣告增加曝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