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世界自然遺產基金會指出,在全世界229個世界自然遺產指定地(包含自然遺產與自然文化混合性遺產)當中,有將近一半,也就是114個,正遭受各種威脅。比如石油與天然氣的探勘開採,非法伐木,工業開發,大規模基礎建設等等,這些地方包括了美國大峽谷、澳洲大堡礁、中國的雲南三江並流、臥龍保護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也強調,保護自然地區與生態系並不是反對開發,但是長期、穩健與可持續性發展才能對人與自然都帶來好處。包括社會穩定,經濟樂學與個人幸福。
依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世界自然遺產的標準有四項,分別為:
(一)代表地球歷史主要階段的地景,比如有生命演化的紀錄或是重要的地形或自然地理的特徵,符合這些標準的當然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國大峽谷。
(二)在各個不同的生態系中,能代表進行中的重要生態學或生物學地理的顯著案例。比如說加拉巴哥群島是當年給達爾文演化論靈感的地方,又或者是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亞洲具代表性的三條河流,長江、湄公河、薩爾溫江在這三千多公尺的河谷中平行流動。
(三)擁有無與倫比的自然之美,在美學上極為特殊的自然區域。單以此項入選的自然遺產有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國家公園,還有中國大陸九寨溝及黃龍風景區。
中國九寨溝風景區,在2017年8月地震後元氣大傷。Photo source:Culantor Lin @ flickr CC by 2.0
(四)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學術或保存觀點來看,區域內有顯著普世價值的瀕臨絕種之虞的物種。毫無疑問的,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擁有數不清珍貴且極為罕見又瀕臨滅絕的物種,絕對是人類共有的遺產。
大部分的世界自然遺產都包括了兩項以上的標準,同時具備四項的也非常多。通常這些區域都位於人煙罕至之處,所以才能逃過人為的開發破壞,不過也有些地方因為大自然不可抗力的變動而有了改變,比如九寨溝最近(2017年8月)因為大地震,許多絕美的景致就此消失。
也因為這些世界自然遺產人煙罕至,所以交通往往不太方便,路程又遙遠,跟世界文化遺產很不一樣,因為所謂文化,就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留下來的重要遺跡,所以大都在人口稠密之處,當然,也有一些兼具自然以及文化遺產的景點,通常這些景點交通尚屬方便,不過自然景觀就沒有那麼雄偉、浩瀚、震人心魄。
我打算趁著年輕有體力的時候,旅行的選擇以世界自然遺產為優先,不然就是到各國的國家公園,等到年紀再大一些時,沒有體力了,再到文化史蹟的地方參觀。
看看世界上這麼多值得去的地方,真的是一生玩不夠啊!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