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去W詩社講座,在講座的半後堂,我們討論了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同學在休息時間閒聊時提出來的。我很喜歡討論,我喜歡透過討論來了解不同人的不同想法;而我覺得討論不一定要作出結論,有時沒有結論的討論,或許更能讓思考繼續下去。
當天講座結束後,我前往新竹友人家的途中,我的腦袋還不停地轉著,因為有很多沒談清楚的東西,我仍繼續想著。比如我發現,當「寫作,能不能教?」這個問題被提出來時,當問題被這麼問的時候,我們有時就陷入了「可以」跟「不可以」的選項裡。
當我們把問題當作「是非題」,而不是「申論題」的時候,持著不同意見的雙方就會去為那個「可以」或「不可以」找論點、找證據,而忽略了另一種可能。如果討論走到如此,我個人是覺得可惜。
回頭看這個問題「寫作能不能教?」,我現在又把這個問題重新想過一遍。之前我嘗試用做菜的比喻來談這件事,但寫完後又全部打翻重寫。寫作牽涉的層面太廣,用某個東西來比喻可能只能說出某個面向。我又重新想,又重新寫。最後,我想,既然我很難說得很全面(怎麼講都可能有缺漏),我決定只談幾件事(希望縮小範圍後,我能夠說得比較清楚)。
形式(架構)能不能教?
我記得小時候學寫作文,老師會教架構:「一、二、三、四;起、承、轉、合」。當然,這不是說架構只有「起、承、轉、合」一種,架構有很多種。架構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架構的用途是讓作者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我現在寫這篇文章,倒不是先訂好了架構,而是把一堆雜亂的想法先丟出來後,再透過段落來收納整理。
所以,光是架構這個東西的「教」「學」,就有各種可能──
1. 有些老師是先說明架構的組成,指出該種架構的名稱,並請學生照著這樣的架構練習;
2. 有些老師不先說明架構,而是拿了某篇文章,請學生自己去分析段與段的內容與關係,然後再說明該種架構的用意;
3. 也有完全不說明架構的,或根本不把架構這東西拿出來,而是請學生自己直接寫,寫完再請學生自己安排段落,去試試看「怎麼安排可以把內容說得更清楚」,然後從中發現段落與段落間的邏輯;
4. 當然也可能不存在教的那個人,而是寫的這個人在寫的過程中,自己發現了「怎麼說會比較清楚」的邏輯,然後在排列組合的過程中,發現「可能」「最適合自己表達的那個方式」。
邏輯能不能教?
那麼,「邏輯能不能教?」對照上一段談論形式的部分,會得出兩種結果:邏輯可以教,但不一定要教。
1. 形式為的是安排文字,其實也就是文字邏輯的展現。這樣來看,形式可以教的話,那麼邏輯也可以教。
2. 不過,「邏輯」指是一種事物與事物間的關係。這種東西,就算沒有人教給你,你也可以自己發現。
創造力能不能教?
「創造力能不能教?」這個問題,一定有很多人會說「創造力」是天份,沒辦法教吧?嗯,我個人也覺得創造力可能與天份最為相關,但還是有一些因素可能影響創造力的表現──
- 一個人若越能開放自己的感官去接觸所有的事物,他「可能」就越有創造力;
- 他若越能不在意外界評價,「可能」就越有創造力;
- 他若越喜歡嘗試,越喜歡「玩」,可能就越有創造力。
以上的說法,我要補充說明一下──
有人會問,一個人若能不在意外界評價,或是非常喜歡嘗試,那麼他就會被外界認定為有創造力嗎?其實不一定。但是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太在意外界評價,那麼就算他有創造力,但也可能因此被評價掐住了手腳。我想說的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前面寫的是「可能」,而不是「一定」)。
而我提到一個人「不在意外界評價」,不意味創作者對評論或批評無動於衷;而是如果他能明白自己的內在動機,那麼他就越不容易被外界左右,就越能好好的表現自己想要傳達的東西。那麼,他所傳達出去的東西,會不會被外界認定為創造力呢?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但如果他一開始就質疑自己,就害怕把自己原本的東西拿到外界,只因為害怕負評,那麼,就算他原本很有創造力,也沒有機會展現了。
上面講的,是關於創造力的「條件」(或說環境)。那麼,回頭來看「創造力能不能教」這個問題,把這個問題跟「創造力的條件」擺在一起看,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創造力這東西不僅沒辦法教,更需要「不要去教」。如果有師長或父母很在意小孩的創造力,那麼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做太多」。
那麼,再回頭想前面的問題:如果把「不要做太多」,套到「形式與邏輯能不能教」這個問題上,可能會得出「形式與邏輯不是不能教,但如果不要給太多,或是在教的過程中不去侷限學生的表現,而是去與他討論,那麼他在形式這個東西上或許不僅能學到表達的邏輯,也有可能開展出一種『新』的表達形式」。
關於「寫作能不能教」的,其實還有許多,我無法談得很全面,我也只能從自己的經驗出發。但我想,就先寫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