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愛聽老歌的孩子不會變壞」,我以為:看電影的文青都有各自彆扭的地方。喬納.希爾的導演處女作《青春90》(Mid90s)對我來說就像很多老影評人看昆汀《從前,有個好萊塢》,雖然我的青春期只勉強趕上華語的九〇盛世,復古嘻哈甚至不干我青春期的事,而且當然也是因為喬納.希爾是用膠捲拍的,當然也是因為《聖鹿之死》桑尼.蘇利奇、《淑女鳥》盧卡.海吉斯演得很好,但真的讓我一看再看,好像還有其他的原因。
我在柏林影展看這部片時,在充滿歷史的「動物園宮」電影院,《青春90》畫幅比接近正方形──在老派的超大廳戲院,看以舊時代學院比例(Academy ratio,1.375:1)拍的電影,是一種特別復古、特別親密的觀影經驗,也似乎因而種下了另一段「迷影」旅程的緣。當不屬於我的鄉愁飄散在顫動的光影中,我發現全場的觀眾,過半跟我一樣錯過那個時代,不是更老就是更小,卻都能跟著銀幕上的小小喬納.西爾一起在九〇年代的 LA 日落馬路上,滑著滑板、練習講「幹話」。
說真的,《青春90》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電影,肯定比不上《羅馬》以小見大的恢弘主旨,而這兩年滑板電影佳作輩出,《#滑板少女》(Skate Kitchen)、《我們為什麼溜滑板》(Minding the Gap)都是最好的例子。Metacritic 上給這部片 50 分的《The Playlist》影評人 Jason Bailey 說,這部片令人想起 Larry Clark 的《衝擊年代》(Kids,1995),「《青春90》一點新意都沒有。」是啊,導演喬納.希爾在映後就直接被問到這部片與其他經典滑板電影《衝擊年代》、《迷幻公園》(Paranoid Park,2007)的連結,希爾說他看過這些電影,而「能被聯想、連結到這些經典電影他受寵若驚。」他說,為這部電影做的準備,不過就是「花很多時間在 LA 的公園,跟演員、跟當地滑板青年,一起混。」
或許,如果從他所言,再往下延伸一些,在風格或美學上,這部片「沒有什麼」。他所做的,或許僅僅只是當年 Larry Clark 在《衝擊年代》、葛斯.范桑在《迷幻公園》做過一模一樣的事情而已。
當然若有不服氣的論者如我,再下延伸,其實不過就是:雖然,但是。雖然喬納.希爾是大明星,雖然這部片背後有美國知名獨立製片發行/製作公司 A24 撐腰、《淑女鳥》紐約王牌監製 Scott Rudin 力挺,用這樣的資本拍電影,想要什麼歌曲、想用什麼演員哪會拿不到,雖然有這麼多的雖然。但是,也是有很多電影,拿了一堆資源,卻沒有那種「儘管我知道它沒這麼好」,你卻忍不住看了兩三次的生猛質感。上一次這樣「耐看」的電影,是《歡迎光臨奇幻城堡》(The Florida Project),是《路邊野餐》。
《青春90》像我自己的回憶一樣,渾沌卻質樸。明明知道哪些片段應該在電影的哪裡,哪裡他們講了哪句話,或者我用 WhatSong 就可以查到,哪段屁話後背景是放哪首歌,但我卻在回台北的飛機上,用機上娛樂系統再看了一次這部片,反覆倒帶。仔細想想,因為導演很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