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常被認為是負面的。以前父母間不和睦,我們孩子又還小的時候,母親總是自己忙得團團轉,她曾向我們抱怨家裡的大家都好自私,只顧自己,不幫忙她打理家務。我始終記得母親忿恨的情緒,也將自私與造成他人(母親)困擾深深連結在一起,而盡力學習成為一個「不自私」和「照顧他人」的人。
前幾天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段話,對「自私」有了嶄新的看法,它提到自私其實有分好與壞。好的自私是指在認清事情輕重緩急後,能夠有勇氣以自己為優先。
因為在滿足一些「個人的需求」前,我們沒有能力對別人善良。
長期缺乏這種「有意義的自私」反而是導向:感到自己被榨乾、效率低下與厭世的最快途徑。
這讓我很快地想起大學時期最常崩潰的原因,尤其是最後一次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憂鬱症病情大爆發。
不知道什麼原因,好長一段時間,在需求上,我總是他人為優先,將自己所擁有的能量先給出去。常常有精神力氣時,心裡想到的都是別人和我能給予的幫助,常常最後回到自己身上時,早已沒了力氣,或總是給自己二手的資源(不是自己給自己的,而是從他人身上反彈回來的能量)。除此之外,大學參加的社團風氣更助長了這樣的趨勢。
大學參加宗教性社團,跟隨資深的師資和學長姐進行禪宗修行,教義上期待修行人放下「我執」,達到「無我」的境界,並強調行菩薩道、行「布施」功德。對於很多的社團事務我們鼓勵接受挑戰,因此儘管在自身課業或其他事務很多的情形下,也願意放下自己、接受挑戰。成為社團幹部更是如此,即便超出自己負荷,也告訴自己要「超越自己,成就他人」,學習無私地為法門、為其他人付出。我並非要批判這些作法不對,而是反思自己其實在這過程中相當的辛苦,承擔著過大的壓力和負擔。
大學時期尚未開始藥物治療時,情緒起伏不定,相對於要穩定付出,我完全做不到。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從眾人面前「消失」,修復我的情緒去了,等到恢復精神才又和大家一起行動。另外,一直到前幾年出了討論「高敏感族」和「內向者」的書,我才肯定了自己需要自我空間恢復能量的需求。大學時期常常忙得昏天暗地,不知道要如何照顧自己,更不知道這樣的需求有多麼重要。更甚者,成為幹部後,要照顧別人,要承擔事務,能量消耗的很快,我卻不知道怎麼充電,很痛苦的時候硬是把苦難當磨練,學習去突破和超越。也導致於課業零零落落,多次能量耗盡掉到谷底。在擔任社團社長前,我的精神能量狀態是大學時期有史以來最好的,卻在擔任社長半年後整個大崩潰,爆發我最嚴重的病情,低潮到自己爬不起來,開啟我藥物治療的契機。
多年後的現在,我學會了「有意義的自私」,能夠以自己為優先,預留自我空間讓自己充電,並保守能量,量力而為。事實上,大學時期的過度耗損帶給我一些後遺症,例如對於「付出」這類會消耗能量的事情感到恐懼、有時過於保守能量而沒辦法幫助更多人。但我也深刻體會到,有意義的自私,才能讓自己走更長遠的路。尤其現在從事助人工作,若不先照顧好自己,沒有辦法有好品質的服務,而這樣的助人我不止想做一個禮拜、一個月,我想做一年,甚至十年,因此要好好「保養」自己,也才能持續不間斷的付出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