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離開Facebook寫文一年,我將社群平台(社交)互動降至最低!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概是去年(2019)的十一月左右,我關上了我全公開一兩年的Facebook貼文,只給有加好友的朋友看,接著我一路將朋友名單的數量從兩百多一路刪到35個上下,沒有降到30以下,也沒有再重回40以上。接著這兩三個月,我把大部分朋友的動態隱藏,只剩下少數不太發文,且發文也沒有太多人的會互動的動態,我突然發現,我腦袋裡的思路清晰多了,也比較能專心思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特別是寫故事,或者把比較敏銳的觀察都拿來放在自己真正關心的事和關心的人。
原先在部落格或是在Facebook上大量抒發自己的心情,寫些電視電影閱讀的心得,都被我從Facebook挪移到matters上。也因為從比較個人的Facebook轉到各個文字平台,我在文字上做了修飾,從面向自己變成「真正」的面向他人,然後意外發現「Facebook真是一個處處限制閱讀、思考、對話」的平台,要說它太過社交或太過同溫而抗拒它,那並不公平,它本身就是因為「群聚」而生的,即使它「看起來」像是提供了大量的訊息,但多半是局限思考和對話的空間
因為真的快要吃土,所以研究了Likecoin而到了matters,像是將我從Facebook打撈起:「原來我寫的字有人要看。」我才真正的開始思考:「我能寫什麼?我想寫什麼?我要說些什麼?」於是寫著寫著,在matters一年上寫了40萬字+,這是當時離開Facebook寫長長的文之前,我沒有想過的事,即使這樣寫字的習慣一直都是我在Facebook建立起的,卻從來沒有真正計算過在Facebook一年能寫多少字。
也許是網路改變了人對「社交」的習慣,走到哪裡好像都得要跟其他人「安安」問候一下,即使像我這麼不擅社交的人,還是會因為在群體中感受到熱情而想靠近、融入,卻漸漸又像是走回Facebook(社群)帶給我的焦慮感:人真的非得要每天都把自己拋進大量的人際互動中嗎?不論是討論也好、交流也罷,一個人究竟一天要花多少時間去關心「根本跟自己無關也不感興趣,但礙於一種社交而不能不看一下的事」?
一直到我開始寫起故事,真正把「寫字」的時間分給「創作/說故事」開始,我才真正去面對「我的時間永遠不夠用」「我需要大量大量安靜的時間以及空間」。倒也不是因為「開始寫故事」才體認到這件事,而是發現平日生活的情緒太容易被大量的社交活動影響,尤其難以專注思考,常常一分心就無法回到原來的狀態,以致於要花更大量的時間去整理思緒。(寫故事、寫文章都需要非常大量的專注。)
自從去年(2019)五月我收掉工作室,以及我宣告再也不拋頭露面去擺攤以後,我的生活簡單的只剩下一天窩在屋裡二十小時,回家跟家人吃飯、運動四小時的生活,偶爾僅剩一個會見面的同學把我抓出去吃飯、唱歌,有時外地工作回來的朋友、南下出差的朋友會想要見見面,我也就趁機出門給人看一眼,其餘大概就是去看電影吧!還好還有這個一週一次看電影的習慣,還可以出門見見世界!
從前我常在想,「不是Facebook的朋友,我們還是朋友嗎?」我有時候會頑固地去實驗「刪掉朋友」這件事在時間的河流會變成什麼樣?實驗的結果多半跟我想像的一樣,其實就是回到沒有網路的日子那樣,有些人會想起你問候你一下,你也會想起別人而捎個訊息,緊密或不緊密都沒關係,有時大概就是沒有人想起對方而已,一種緣分到了的概念。(人幹嘛每天跟每一個人都緊緊相依呢?)
前幾天在Facebook上寫著「巔峰」這個詞。
我想以身體和心理的狀態,現在的我就是一種身心達到平衡且自在的巔峰。別人的巔峰也許是一種「功成名就」而我的不是。幾年前在收入還算不錯(對很多人來說很好)的日子,我一天只工作四小時,從下午兩點到晚飯前的六點,我一直以為那是我人生中最高峰的日子了,但當時的我內心並不平靜,焦慮侵襲讓我的身體和心理都面臨我無法處理的不舒服,長達兩三年之久。
而現在即使月月還是得要面對錢不夠用的問題,卻能以更平靜的姿態面對那麼多會讓人焦慮的事,應該比起那種半退休但焦慮至死的日子,算是巔峰了吧!
最近常常一面寫著這些散記或是有題的散文、心得,還常一打開文件就能寫他幾個小時的故事。有一陣子我突然想要去當一個演員(我認真的),幻想著演員可以扮演和體驗不同的人生和情緒(當然,就是幻想,當演員沒有那麼容易)後來發現寫小說就可以完成這件事耶(當然,很多還是自己假想出來的劇情。)雖然常常寫到裡面去,讓自己身陷故事裡的情緒,又好像什麼都沒寫到,但卻非常喜歡那樣安靜地舖排所有情節的過種,想像著自己和故事主角的連結。
寫小說是一種極為隱密和鑽進內在的行為,而且讓人感到十分滿足。可能文筆還練不到開竅的地步,但覺得有時間能寫故事,還有人讀,有時還有回應,更有時有人拍手還有錢賺也覺得開心。我想我是不可能去表演的,我連站在台上講話都很抗拒,那麼,寫寫故事吧。

你要是真的想問我:「到底怎麼樣可以這樣天天寫文章?」別無他法的是:「專心過你的生活!」(抽離那些沒有必要的社交互動。)

專心感受自己感受到的情緒,不論是開心、興奮、悲傷、難過、焦慮、憂鬱……甚至雜亂無章理不清的那些,都可能成為你寫成一篇文章的題材。不要花太多時間去關心你不關心也不感興趣的事,也不要為了要融入群體而非要知道、跟上話題不可,更重要的是,你要學習分辨出「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
我們也許都不會成為最出色的那個,但一定會是最貼近自己的那個!文字的書寫,要貼近別人不容易,但要貼近自己更難!
至於寫了一整年的文章,到底有沒有賺到錢?還是有的。超過40萬的字,Likecoin難以細算,但平均下來月收入應該有4~5千台幣左右。價不好的時候我會拿去換成比特幣,最近漲得還不錯,都是不無小補。
如果你已經看到這裡了,沒有讚賞公民的帳號也沒有方格子的帳號,但你願意贊助我的,可以從這個連結進入:https://p.ecpay.com.tw/13722,有小額贊助能刷卡付費給我。

我不能給你什麼保證,但我會繼續實踐我想做的任何事!

比如說開雙刀流用另一個帳號寫小說之類的。(有興趣可以follow一下)
20201201 高雄。也算是日記吧!也算記錄離開Facebook寫長文一週年的碎文雜唸!
圖:
2019春天,首爾車站天橋上,Canon AE-1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39 字、6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11.4K會員
849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最完整的我全部都在文字裡,而最像我自己的我,其實是像莫子儀散發出來的那種教人安心的安靜。也許從來沒有人會記得還有我待在這裡,但我相信或有哪一日這種安靜都是相互陪伴的安心。
我想,最完整的我全部都在文字裡,而最像我自己的我,其實是像莫子儀散發出來的那種教人安心的安靜。也許從來沒有人會記得還有我待在這裡,但我相信或有哪一日這種安靜都是相互陪伴的安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目前回到台灣五個多月,以前覺得日本很美、很有四季感,當日本朋友問起台灣有季節時,我也常常打趣的回答台灣沒有四季,冬天也可能超過20度,日本朋友們常常很震驚。但我最近感覺,台灣的季節感,不是氣溫所帶來的四季變化,而是可以透過農作的變化讓人感受到季節的推移。 看著稻子慢慢成熟,也慢慢地看見了季節的
Thumbnail
那天,朋友C跟我說:「我覺得自己總在逃避,求學的時候如此、做研究的時候如此、現在選擇離職又是如此。」 但在我眼中的C,若單以「認真」或「努力」,根本不足以形容她的特別。這樣的她,卻被困在「逃避」的內疚感當中。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Thumbnail
搬回台灣一年多了,我也終於有勇氣整理回國前後的紊亂思緒。
Thumbnail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不只寫遺囑的新聞或雜誌文章變多了,臉書上也越來越多朋友討論寫遺囑這件事情。這篇文章不談怎麼寫遺囑與遺囑的方式,畢竟網路上相關文章夠多了,這邊是談寫遺囑前該有的思考與規劃。
Thumbnail
不少人都說我是很獨立的人,畢業後就出國工作並且四處自由行。回顧過去30歲以前的經歷,每一年都過得非常精彩跟充實。雖然現在因為疫情,大家出國會有很多的顧慮,不過我相信疫情總有一天會被控制下來,我們不會因為疫情限制了自己的未來。 不管你是去海外打工度假,還是選擇出國工作求學,我都很鼓勵大家有勇氣離開
Thumbnail
你是否在學生階段有個夢想? 你是否嚮往駐外工作? 你是否想發揮自己的專長貢獻並回饋於社會? 你是否想探索不同的文化?
Thumbnail
1998/12 無間闖入[秘密基地]      喧囂的節奏讓耳朵發燙腫脹,讓被束縛的年少感到澎湃, 捲起一種蠢動的感受,充溢全身,讓煩躁與反叛無所遁形。 奮力掙脫書堆和考試的壓力,在狂放音符中得到抒發, 即使只是短暫地逃離,也讓我感到精神勝利式的無限快意。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目前回到台灣五個多月,以前覺得日本很美、很有四季感,當日本朋友問起台灣有季節時,我也常常打趣的回答台灣沒有四季,冬天也可能超過20度,日本朋友們常常很震驚。但我最近感覺,台灣的季節感,不是氣溫所帶來的四季變化,而是可以透過農作的變化讓人感受到季節的推移。 看著稻子慢慢成熟,也慢慢地看見了季節的
Thumbnail
那天,朋友C跟我說:「我覺得自己總在逃避,求學的時候如此、做研究的時候如此、現在選擇離職又是如此。」 但在我眼中的C,若單以「認真」或「努力」,根本不足以形容她的特別。這樣的她,卻被困在「逃避」的內疚感當中。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Thumbnail
搬回台灣一年多了,我也終於有勇氣整理回國前後的紊亂思緒。
Thumbnail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不只寫遺囑的新聞或雜誌文章變多了,臉書上也越來越多朋友討論寫遺囑這件事情。這篇文章不談怎麼寫遺囑與遺囑的方式,畢竟網路上相關文章夠多了,這邊是談寫遺囑前該有的思考與規劃。
Thumbnail
不少人都說我是很獨立的人,畢業後就出國工作並且四處自由行。回顧過去30歲以前的經歷,每一年都過得非常精彩跟充實。雖然現在因為疫情,大家出國會有很多的顧慮,不過我相信疫情總有一天會被控制下來,我們不會因為疫情限制了自己的未來。 不管你是去海外打工度假,還是選擇出國工作求學,我都很鼓勵大家有勇氣離開
Thumbnail
你是否在學生階段有個夢想? 你是否嚮往駐外工作? 你是否想發揮自己的專長貢獻並回饋於社會? 你是否想探索不同的文化?
Thumbnail
1998/12 無間闖入[秘密基地]      喧囂的節奏讓耳朵發燙腫脹,讓被束縛的年少感到澎湃, 捲起一種蠢動的感受,充溢全身,讓煩躁與反叛無所遁形。 奮力掙脫書堆和考試的壓力,在狂放音符中得到抒發, 即使只是短暫地逃離,也讓我感到精神勝利式的無限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