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接到L的Line,提到想跟可凡聊聊收納,或付費教學,我回說既然要學,就來開課。開始跟她溝通課程內容,後來確定只要收納,打掃清潔的部份不用。幾天後,我寫好活動簡章,可凡主講,我主持,訂好收費價格,貼出來。(註)
●開課前
■2020年1月5日下午到達關山民宿,休息一下,要去騎腳踏車,這才發現,這次只背一個大背包,沒有帶小包包,只有一個裝悠遊卡的小小袋子,它可以裝錢包、鑰匙,將水壼放在腳踏車前面的籃子裏,手帕和衛衣紙放口袋裏,戴帽子和遮陽口罩,出門時,民宿主人建議我帶雨衣,就拿了門口的一包輕便雨衣放籃子裏,還有一個保鮮盒,要買飯用。
我平常出門要帶很多東西,總是背一個不太小的包包,將「可能」會用到的東西都帶著,這次帶那麼少的東西出門,一路上沒有不安心,心裏覺得很意外。
第二天吃過早餐後,再出去到親水公園附近晃,騎了2個多小時,一樣帶很少的東西,沒有不安心,或東西不夠用的情形發生——我有注意到這個不同,覺得很特別。
■1月17日上課前幾天,我在電話簿的檔案裏找一個電話號碼,找到之後,看到罕用的電話號碼,心想有些不會再用了,就刪了一些。
只要人家給過我電話號碼或地址之類的資料,我就會打在一個檔內,存很久,從來不刪,這次好像輕易地脫勾了,脫離出去,可以毫不猶豫,輕易地刪了一些(過幾天後,再回來檢查,多刪一些)。
●開課後
課程舉行過後,我決定
■將已經不多的衣服再丟一些,不會再穿的、太舊的,還有穿衣風格和現在不同的挑出來拿去回收,不堪用的直接丟掉;
■刪電腦裏的檔案,不會再看的,不用留的,已經過去的……;
■丟紙本日記本,以前丟過放在地上和桌子一樣高的,這次整理,再丟快10年的(只留2018年開始的),疊起的高度是上次的一半;
■以前上成長班的資料,以前丟過一些,這次幾乎全部丟掉,那些東西已經放在我的腦袋裏了,再回去看也不必了;
■收屜裏的資料和東西;
……
就是將所存的東西都看一遍,要的拿出來用,已經過去了,可以丟的丟。
我的想法是:
1.不要的丟掉,要的拿出來用,氣場才會流動,而且空間比較舒服。
2.刪掉不喜歡的朋友,不想見的朋友不要見,喜歡的朋友才會進來,我的力氣和時間是為了我喜歡的朋友的,不是勉強我自己去應付不喜歡的。
3.有些事情(或朋友)像流水般過去就好;有些要回去面對、和解,2者不一樣要分清楚,有的很容易分辨,有的會猶豫,容易分辨的先處理,猶豫的就放著,總有一天會明白。
●去年已經整理過的
■刪臉書的朋友。
想到我在臉書上會揭露自己,寫自己的事情和心裏的話,這時從來沒互動的臉友就顯得奇怪了,她有看我寫的嗎?如果沒有的話(當然我也不喜歡看她貼的),留著臉友就沒有必要;如果有看,卻從來不吭聲,我覺得有被偷窺的感覺,這些決定刪掉。
第一次刪了50多個,後來再檢查過幾次,加上不喜歡的人,不想被她知道我的行蹤的人……,我想到的是,刪掉不喜歡的朋友,喜歡的朋友才會來,我會一直交新朋友,或發現舊朋友而加臉友的。
■接著是line的朋友,手機的電話號碼簿,不會再用的通通刪掉,以前存起來的不會再用到的名片丟掉,刪瀏覽器上的我的最愛,我很會存網址,存了很多,還分好幾類,以前有刪過,再整理一次,將不會再用到的都刪掉,有的也過時了,甚至找不到網頁了(我還存著,唉!)。
■退出不想再待的FB社團和line群組。不想待很久了,但一直猶豫,不能下決心,終於決定離開,不用再看那些我不想看的文字(垃圾)和被打擾了,呼!
■將工作坊的伙伴解散,群組取消
這2年因為生病,活動都停止了,只剩內部會議。我明白,休養過後,會有不一樣的改變,不會和以前一樣,就先宣布解散,以後有需要的話再重組。這是我在伙伴會議2年沒開,我稍有體力時開了一次之後得到的體悟,這個伙伴群已經不需要了,過去了,所以決定解散,只留下還在做的家事服務,還是有伙伴在,只剩一人。
●家人,周圍的改變——沒有直接證據(無法)證明是因為我的收納、整理、斷捨離而造成他們的改變,但這些事情確實在差不多的時間時發生
■大女兒體重減少
她體重過重已經很多年了(青春期時就開始了),最近開始改變吃的種類和量,也比較常自己煮,每次吃飯前都先照相傳給一位在教健身的朋友看,她說她還沒有打算去健身,那朋友也沒邀她去上課,只是先改變飲食。光這麼做,一個月少了5公斤,哇!出乎意料。
——會開始行動的動力是什麼?為什麼是在這時候?我相信和我的丟和整理有關,雖然沒有證據。
■我決定放下伙伴A。
她是我工作室的第一個伙伴,邀她來一起辦活動,一起成長。那時候我剛開始停止銷售花精,想試試光用談的,會不會讓人改變?就在她身上試。一開始免費談,後來發現不能免費,要收費,除了雙方的能量平衡之外,她也才會向她的客戶收費(她服務了很多,不好意思收費)。這2年我停止收費(「心事談談」停止),還是繼續和她談,費了我好大的力氣。
最近突然想到,我為什麼那麼愛給她功課?她想嗎?理解嗎?我白花了力氣嗎?決定停止這動作。
當我停止了之後,她會去找其他比較適合她的資源,對她的進步比較有幫助。
■兒子決定離開那單位
這單位是兒子想離開原來的單位,那年高考放榜沒考上後,主動請調的(高考考上的話,就會換單位了),在外縣市,一次上班2~3天(一天16個小時),然後休幾天,開車來回,會帶在家做好的便當和方便煮的菜去。待了2年,看清楚了許多事,決定離開。還是一樣,今年高考沒考上的話,就請調到別處。
還有,調回台北後,要考慮結婚的事情,和女朋友在一起許多年了。
●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合作
■當我整理出這幾年的整理大事紀,和以上的發現後,和可凡召開了一次會議,彼此說說我們2人各自在整理、收納的大事紀,在收納課的前後有哪些收穫和體悟,還有談一下家事服務的業務狀況。2020.2.9
■開完會後幾天,可凡傳line給我,說房子漏水的事比較積極地跟房東(物業公司)要求,跟鄰居溝通等,看起來她有動起來。
■朋友傳訊息來,說她的出版社計劃在年底出版一本打掃的書,想約可凡談談,看有沒合作的可能?哇!2020.2.24,我和可凡一起去談。3月多公司通過這個案子,就繼續進行簽約等下面的流程。
●可以再延伸的主題
■那天在出版公司談完後回家,我想到可凡有許多故事,可以寫下來,也邀其他的家事服務師寫,作品累積多了以後,可以找出版社出版,就叫<樂在打掃—掃出(或牽出)人生故事>
另一本:打掃收納和心靈,我也可以寫
家事服務師每個月的討論會可以加進唸作品的項目。當大家開始書寫,看到自己後,會生出哪些可能呢?就看著吧!
■我自己,3月健身教練邀我成為教練,專教樂齡,他說我來教比較有說服力,他有在教70多歲的老先生、老太太,人家不相信他說的(他30多歲)。嗯!可以考慮,我現在和將來做的都是對自己有好處,對自己好的事情,而且「為了學才教」不是「為了教才學」或「學好了才教」。
當自己的功課好好做,做到了之後,未來的路就會出現了。
(寫於2020年3月)
註:我的工作室有在做居家打掃的服務,之前有開打掃清潔的課,課程分2種:要當工作(家事服務師)和掃自己家,會講一點收納,今年1月第一次開專門講收納的課,一個月後又開了一次討論會。
《日日小掃除,舒壓整理術》/林可凡著
書簡介
──你無法改變人生,但可以立即掃掉灰塵,當下獲得滿足──
家事不必然是負擔,而是一件隨時可以成就自我、療癒生活的事!
告別痛苦大掃除思維,每天量力而為的小清掃,天天都是神清氣爽的一天
◎打破舊觀念,建立掃除新思維──
許多人視家事為苦差事、帶著怨念打掃。家事職人告訴你,調整思維後,家事也可以是一件療癒自我、舒心享受的生活儀式,透過專注又放鬆的打掃過程,身心也得到釋放。
重點1:以「自己」為出發點,而非「空間」
「廚房好亂,今天要把廚房整理乾淨」,這樣的想法就是以「空間」為出發點,很容易出現逃避、未掃先累的心情。
「我今天要打掃廚房,但不想太累,只要掃45分鐘就好」,以「善待自己」為優先時,打掃這件事也變得正面可愛!
重點2:設定鬧鐘,不過度打掃
設定鬧鐘,是打掃時關心照顧自己的方式,可讓打掃更加專注,並提醒時間到了可適度休息、避免掃過頭。
重點3:成為第一個享受潔淨空間的人
打掃完,讓自己成為第一個使用潔淨空間的人。這個空間就是你盡了力的成果,好好的欣賞它、享受它!
◎丟掉蠻力掃除,用對的工具與方法,從容優雅──
打掃總是掃到汗流浹背、狼狽不堪?學習家事職人的掃除功法,用省時省力的方式,讓掃除不再充滿負擔與壓力。
1.好用工具集合
傳統絲瓜絡菜瓜布雖然天然,但容易磨到碎裂且易發霉,較適合包在肥皂裡沐浴,依不同需求挑選菜瓜布,好洗又安心。刷子不是越大越好,掌心大小才好施力,刷洗時保持手腕到手臂一直線,是省力不累的方法。完整匯集家事職人嚴選的好用工具與打掃重點。
2.常見汙垢解析
廚房最常出現的油垢,掌握一刮、二抹、三刷洗的步驟,再厚的油垢都能被帶走。浴廁著重在水垢與皂垢的清潔與預防,不只教你如何清除各式髒汙,更重要的是從源頭避免,讓汙垢不易形成。
3.避免NG行為
別用香味遮蓋臭味、別貪圖便利而省略戴手套與口罩,打掃時自身安全第一。別在淋浴間裝百葉窗簾、產品說明書別直接丟棄,一個動作即能增加打掃的正確性與效率。
【本書特色】
1. 家事職人公開多年清潔整理心法&功法,無私分享。
2. 替家事注入新鮮觀點,讓做家事成為一件自在的事。
3. 從工具挑選到不同空間的整理法,詳實解說,具體實用。
林可凡寫的書。想打掃自己家的人可以參考,如何愉快地將家裏打掃乾淨,並且一起清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