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葡萄酒客的角度去欣賞日本清酒,無疑是日本清酒業界的新思維,就連日本人也要重新學習與認識他們的表達方法與取向。
從葡萄酒客的角度去欣賞日本清酒,無疑是日本清酒業界的新思維,就連日本人也要重新學習與認識他們的表達方法與取向。
不過,葡萄酒人(先接觸葡萄酒、再走進清酒世界的飲者)有個特點,喜歡分析風土特性,葡萄品種,還有氣候環境等;因為葡萄酒是單式發酵飲料,它的風格直接受風土與葡萄自身特性影響。因此,葡萄酒客以這樣的直線邏輯思路去對待清酒也是無可厚非的。
無可否認,從技術層面來分析:米種不同,無論米粒大小、心白發現率與分佈、米質軟硬都有所分別;因此,很多飲者以此推論也是十分合理的,但也容易鑽入死衚衕(胡同)、眼光變得陜隘,最後,會錯過很多優秀的作品。
普遍情況是,許多人會將原料與釀造過程中的細節,抽出單一元素,然後推論出它的必然性。但「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清酒世界如此大,相同米種但風格迴異的清酒多的是,再者,「純米」、「吟釀」、「山廢」、「生酛」、「袋吊」等等與釀造有關的標籤,也沒有既定的風格格式,試問怎可用單一因素來分析他們呢?
相反,日本人傳統地相信清酒風格來自釀造者那匠人之心,「一麴、二酛、三釀造」都是跟環環緊扣的釀造過程有關。藏人之手決定清酒的味道與風格,同時清酒亦反映著酒藏對美味的定義。因此,「人」的因素依然主導著日本清酒,原材料的影響力就變得相對渺小,而且更無必然性。
酒藏之間謹守的傳統和信奉的哲學都不一樣,各家各派的釀造工程都有其獨特之處,這些複雜的差異,難以用單一原因(原料?)去解釋。其實品嘗清酒也不必強行找出風味的來源,反過來應多用直覺感受它的美味。
雄町一定好哽?愛山一定要醒(breath)? 山田錦一定好甜? 其實對我們來說,能夠表達出清酒中的味道比強行在風格上加入想當然的註解更重要。因為,這樣飲酒會更舒服!
PS:世界上只有兩款酒,一款是你喜歡的,另一款是你不喜歡的,就讓我們和你一起試試吧?
sake whis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