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etflix 推出了極簡生活主義系列新紀錄片叫做Less is now,中文翻譯為簡單就是潮。
這一次講述了兩位主角的成長過程,還有更深入的解剖讓他們的心路歷程。我看到其中一個主角的母親因為癌症過世之後整理母親的遺物的時候,發現母親的床底下放著四大箱用膠帶密實綑綁的紙箱,打開一看,發現居然是他小學時期所寫的作文。
他當下深刻地感受到,他母親留下那些古老的作文,為的是希望保留當時的回憶,但,紙箱被掩藏在床底下的封得死死的紙箱裡,再也不曾被打開,他頓時間發現,真正的回憶其實都是存放在心裡,而不是放在箱子的這些物件。
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真的是非常有同感,因為我家那位老吳就是上面那個母親。
很難置信的,但我曾經在家裡看到他當年在成功嶺當兵跟大概是同學還是當時女朋友的一些書信往來。
當然,他保留的東西,遠遠不只這些,還有這過往幾年來他收到的喜帖,他也全部都保留起來。
我實在不太懂,保留別人寄給他的喜帖到底是有甚麼意義?
這也還不止,還有一堆他40年前工作時的一些文件,還有現在幾乎已經看不到的傳真紙,上面的字早就看不到了,但是他還是保留得好好的,當我整理的時候看到這堆廢紙的時候,想也不想的就直接往垃圾袋裡面丟。
極簡生活主義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是留下對你生活能夠加分的物品。
也就是說,當我們在斷捨離的時候,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第一個是,這些東西是不是必須的?第二個就是,這些物品能不能為我們的生活加分?
山下英子寫過一本書叫做重要的日常。
裡面這樣說道:『家裡物品凌亂,到處塞滿、堆放許多東西,久而久之,居住空間逐漸淤塞,房子就這樣生病了。
塞滿東西、無法代謝的房子很可憐,持續生活在無法代謝的房子裡,自己最終也會逐漸消沉。房子生病,人也會生病,房子健康,人也會健康。』最
老吳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還沒有結婚之前,老吳的脾氣其實並不算好,常常動不動就暴怒,我當時並不知道他住的地方是如此可怕,等到我搬進來之後,我發現我自己的脾氣也變得很暴躁,我很清楚知道因為我自己對於現在這個家裡的狀況感到不愉快,這個我們每天要花上很多時間相處的空間,並沒有辦法帶給我一絲一毫的舒適感。
我後來開始著手整理,只要每一次我整理出一大袋的垃圾,我的心情頓時間就好了許多。
慢慢的,我才發現,這個空間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我的情緒。
我又想起了書裡面這樣寫道:『物品裝也裝不進收納空間,溢出收納空間以外收也收不完,到處散落,當中有些是捨不得丟而累積下來的。這些物品已經成為毫無用處的汙垢,也是生活的汙垢。放任這些汙垢不管,有害身心健康。也就是說,這些生活汙垢緊跟著我們,最後將變成刷也刷不掉的、牢牢黏在心上的污垢。』
在經過這一年的整理下,清理掉了一袋又一袋的垃圾,慢慢地,這個空間逐漸的清爽了起來,之前讓我覺得拘束、封閉的空間,慢慢正在轉換成一個讓我跟老吳都覺得自在的空間。
最明顯的是,老吳的壞脾氣也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改善了,我們之間的摩擦變少了,兩個人之間的笑聲變多了,而我做的,並不是改變自己,我只是,整理了我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