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鍛鍊心智肌肉,就是這麼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紐約州立大學奧巴尼分校的穆拉文(Mark Muraven)和同事在實驗中發現,意志力在運用過後並不會消耗殆盡;身體似乎會節省能量,如果有重要的挑戰或機會出現,就會激發出更多意志力。

這項發現與肌肉的運作方式很像,當肌肉開始疲乏,運動員會減緩肌肉的運用來保存僅有的能量和力氣;但是必要時,他們可以重振旗鼓,把所有僅存的力量用於最後衝刺。

肌肉不只會疲乏,還會因為規律運用而增強。
意志力也會因為不斷鍛鍊而更強大,人們經過意志力訓練後,可以察覺到這個現象。

意志力就像一塊肌肉,你越常使用它就越強大。
但就像其他肌肉一樣,如果你經常使用意志力,卻沒有任何休息或恢復,最終它會疲勞。

那要如何加強自己的意志力呢?
raw-image


1.練習專注

練習專注就是為大腦健身的方式。

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提出的「心流」理論就是在形容一種美好的專注狀態。

但要進入心流,你做的事情挑戰程度必須與你的能力相當,切勿用力過猛,就像健身時上重量要漸進式負荷一樣。

其中一個練習專注的好方法就是「冥想」。
每天找一個時間什麼都不要想,專注在自己的呼吸和感覺。

而另一個常見的練習專注方法就是「閱讀」。


2.重要的事情在一開始就做

很多人習慣把重要的事留到最後做,先把小雜事先處理掉,但其實這違反了意志力的機制。

健身界流傳一句話:「新手練胸、高手練背、老手練腿。」

練腿是大多數人最痛恨的、又苦又累。

我的課表訓練項目安排第一項就是深蹲,不管是徒手還是器材,進到健身房就是先蹲再說!

意志力是個消耗品,如果不一鼓作氣完成,到後面只會落入拖延的無限循環。


3.投資自己

這個時代,你在原地踏步,而別人在進步,相較之下,就是退步。
人一旦停止學習,進步也就停止了。

股神巴菲特說:「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4.接觸正面資訊

多關注一些積極正向的事物、遠離一些會讓你消極的想法。

你選擇關注什麼樣的事情,就會將注意力放在那上面。

在家都會非常關心目前疫情的發展,但是看得再多也只是增加不好的情緒累積。

既然無法改變事實,倒不如坦然接受,並且相信疫情終究會過去的。


5.戒除比較的心態

停止與他人比較,專注於你的生活。

看著 IG 上大家因為 WFH 開始分享日常生活,彼此生活品質的落差就赤裸裸秀在面前,讓你好生羨慕。

比較的心態讓你羨慕以及嫉妒別人,每個人的出生環境是無法選擇的,但改變自己卻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你不滿意現狀,那麼就試著改變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enny-avatar-img
2021/06/20
我覺得社交平台的出現,導致我們都把太多的時間放在別人的生活上,而忽略了應把注意力放在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上。
法修 Vash-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6/24
說得沒錯,這段期間我在嘗試多巴胺斷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avatar-img
Vash 周
2會員
38內容數
身體顧問|專為長期疲勞與壓力設計的身體重整。每一次調理,都為你的人生重新調頻。 ∎ 釐清生活節奏、姿勢習慣與睡眠品質對身體狀態的影響 ∎ 提供健康促進與生活方式優化建議:如簡單伸展、呼吸法、日常結構微調等 ∎ 引導從「舒緩不適」邁向「主動改變」與「自我照顧」
Vash 周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從「拖延症」到「人生主人」的蛻變:學習「六個帳戶理財法」與「即刻行動」的技巧,培養執行力,掌控金錢與時間,活出理想人生。
Thumbnail
2025/04/30
從「拖延症」到「人生主人」的蛻變:學習「六個帳戶理財法」與「即刻行動」的技巧,培養執行力,掌控金錢與時間,活出理想人生。
Thumbnail
2025/04/29
使用潤餅的比喻,幫助讀者理解肌肉與筋膜的層次結構及相互連結。淺顯易懂的說明,讓複雜的解剖學知識更容易理解。
2025/04/29
使用潤餅的比喻,幫助讀者理解肌肉與筋膜的層次結構及相互連結。淺顯易懂的說明,讓複雜的解剖學知識更容易理解。
2025/04/13
從一趟旅程中獲得的動力,讓作者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追求自我成長的渴望。文中提及OKR、天賦特質、飛行檢查清單等工具,以及作者如何透過調整習慣、設定願景、並以靈性角度看待挑戰,持續自我提升。作者將日常工作比喻成擁抱不確定性的修行,並以遊樂園等待遊樂設施的比喻,詮釋面對挑戰時的緊張與轉念。
2025/04/13
從一趟旅程中獲得的動力,讓作者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追求自我成長的渴望。文中提及OKR、天賦特質、飛行檢查清單等工具,以及作者如何透過調整習慣、設定願景、並以靈性角度看待挑戰,持續自我提升。作者將日常工作比喻成擁抱不確定性的修行,並以遊樂園等待遊樂設施的比喻,詮釋面對挑戰時的緊張與轉念。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從今天起,微調生活習慣,長期下來,就能顯著地改善自己的表現。 2.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夠更上一層樓,就必須勇於跳出舒適區。 3.要隨時提醒自己,目標在哪裡,不然很容易又會被拉回舒適圈。 4.人們常常高估自己在一年內所能達到的,卻又低估自己在10年內可以取得的成效;換成較短時間也是,過度安
Thumbnail
1.從今天起,微調生活習慣,長期下來,就能顯著地改善自己的表現。 2.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夠更上一層樓,就必須勇於跳出舒適區。 3.要隨時提醒自己,目標在哪裡,不然很容易又會被拉回舒適圈。 4.人們常常高估自己在一年內所能達到的,卻又低估自己在10年內可以取得的成效;換成較短時間也是,過度安
Thumbnail
在這5個啟發裡,「有效運動心率」讓我很有感。雖然我每天都跟自己說,輕鬆寫文章就好,如果當天太忙或是沒靈感,就用其他方式替代,像是簡單金句圖卡,或是小段落分享。但是,我好像每天都在挑戰自己,寧可挑書中的篇章整理成重點,也不願意選擇比較簡單的方式,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逼自己跑起來」吧!
Thumbnail
在這5個啟發裡,「有效運動心率」讓我很有感。雖然我每天都跟自己說,輕鬆寫文章就好,如果當天太忙或是沒靈感,就用其他方式替代,像是簡單金句圖卡,或是小段落分享。但是,我好像每天都在挑戰自己,寧可挑書中的篇章整理成重點,也不願意選擇比較簡單的方式,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逼自己跑起來」吧!
Thumbnail
本書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作者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切入,佐以各種生活中的小練習,打破我們對專注的迷思。找到自己做事的節奏,才能有效的提高專注。
Thumbnail
本書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作者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切入,佐以各種生活中的小練習,打破我們對專注的迷思。找到自己做事的節奏,才能有效的提高專注。
Thumbnail
注意力高的人其實專注時間並不長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專注力取決於先天資質和耐力嗎? 如何建立好習慣?輕鬆改掉壞習慣? 如何自己鍛鍊專注力和意志力?
Thumbnail
注意力高的人其實專注時間並不長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專注力取決於先天資質和耐力嗎? 如何建立好習慣?輕鬆改掉壞習慣? 如何自己鍛鍊專注力和意志力?
Thumbnail
成長和發展背後的科學循環週期 如何為巔峰表現及日常生產力做準備 以使命感來提升績效 第一部成長方程式 1.常盛不衰的秘訣 2.善用壓力 3.巧妙的刻意練習 4.更拼命不會更成功 5.現頂尖高手那樣休息 第二部事前準備 6.設計讓身心就位的最適當習慣 7.管理每一天,凡事從簡 第三部 8.超脫自我
Thumbnail
成長和發展背後的科學循環週期 如何為巔峰表現及日常生產力做準備 以使命感來提升績效 第一部成長方程式 1.常盛不衰的秘訣 2.善用壓力 3.巧妙的刻意練習 4.更拼命不會更成功 5.現頂尖高手那樣休息 第二部事前準備 6.設計讓身心就位的最適當習慣 7.管理每一天,凡事從簡 第三部 8.超脫自我
Thumbnail
「輕鬆駕馭意志力」一書的作者凱莉.麥高尼格 整理出幾個「養成意志力」的方式, 我個人有許多收穫,在此跟大家分享 要增強意志力,首先要加強我們的前額葉的功能, 因為「我要去作」,「我不去作」,「我真正想做」 的三種意志力的控制的位置, 都在我們大腦前額葉的灰質, 以下方法都可以加強我們的前額葉的功能
Thumbnail
「輕鬆駕馭意志力」一書的作者凱莉.麥高尼格 整理出幾個「養成意志力」的方式, 我個人有許多收穫,在此跟大家分享 要增強意志力,首先要加強我們的前額葉的功能, 因為「我要去作」,「我不去作」,「我真正想做」 的三種意志力的控制的位置, 都在我們大腦前額葉的灰質, 以下方法都可以加強我們的前額葉的功能
Thumbnail
1.練習專注 2.重要的事情在一開始就做 3.投資自己 4.接觸正面資訊 5.戒除比較的心態
Thumbnail
1.練習專注 2.重要的事情在一開始就做 3.投資自己 4.接觸正面資訊 5.戒除比較的心態
Thumbnail
建立副業的初頭 第一天,很興奮開始,Yes 第二天,做信也不賴,OK啦 第七天,隔天有做啦,盡量啦 之後 二個禮拜共做兩、三次, 再之後,就沒之後,GG 為甚麼我們一開始興奮提勁去做一件事,做一做,很難維持,除了是習慣問題,還缺乏了一個大元素,真正讓你沒動力不是恆心,是你缺了這個方法 意志力在做事上
Thumbnail
建立副業的初頭 第一天,很興奮開始,Yes 第二天,做信也不賴,OK啦 第七天,隔天有做啦,盡量啦 之後 二個禮拜共做兩、三次, 再之後,就沒之後,GG 為甚麼我們一開始興奮提勁去做一件事,做一做,很難維持,除了是習慣問題,還缺乏了一個大元素,真正讓你沒動力不是恆心,是你缺了這個方法 意志力在做事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