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有沒有質感,成為我們這代人買東西的首要觀感要件,然而「質感」到底是甚麼?
關於質感(texture)之意,正式來說,源指對物品質地的感覺。如粗糙、細滑、柔軟、堅硬等;或是造型藝術的術語,指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表現出各種不同物體所具有的特質,如鋼鐵、竹木等(取自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基本上是中性描述詞語。但「質感」在口語上成為形容詞之用已非常普遍,還是一種很「高級的」稱讚。
比如形容物品,這衣服、水壺很有質感;
比如形容設計,這PPT排版、房間擺設很有質感;
甚至形容人,他的穿搭、他說話、他整個人很有質感。
聽了引人心情為之一亮。
引起我的好奇了,試圖對「質感」描摹一番更精確的社交/社會意義。
「很有質感」延續藝術術語的意涵,總地來說,意旨某人事物能引起人的審美且舒適的感受,某程度同時也在暗示「很有品味(taste)」。
- 形象上,明亮整潔、素雅自然,是基本要件。如我們形容「很有質感」的指涉物,通常具備簡約、手感、低彩度、一定品質、小資價位、不過度花俏與加工、富有生活步調的物件,俗稱文青風(去歧異),小日子、無印良品,以及apple可說是具有代表性的品牌,這其實反應了一代人的審美與消費文化,以及「You are what you buy」的社會學意涵。
- 若是形容人的特質,就更難描摹了,可能是蘊含一個人很有個人魅力,這個人可以是不修邊幅的博學專家,或者是國境邊界流浪的游牧民族,於是關鍵不在外貌整潔素雅(甚至是反差萌?),而是他們對專業的熱情與細膩、對故鄉思念的鐵漢柔情(響起動力火車的〈當〉),又或者,只是觀者粉紅泡泡的遠方想像。
總之,「質感」拿來形容人的特質,和「氣質(elegant)」的意義上頗有雷同之處,但用法時機不甚相同,「質感」或許著重於內在的細膩與質樸的風度兼具,但也可能因人而異的主觀。
「很有質感(a.)」一詞的形成,習以為常卻非無中生有,某程度改變「質感(n.)」原有的中性意義,它與生活、品味、審美、消費,甚至社交認同等社會現象習習相關。
其實和「
品味」在社會學研究中的概念有些近似,我想可能是程度與功能之差。不同社會階級對於「質感」的定義與想像存在分野,
個人喜好常常是經驗與社會化的,我們不自覺地向「有質感」
模仿與靠攏,同時也為自身與他者
區隔與分層(或者反其道而行),以「質感符號」博取社交認同,除了也藉由社交認同反過來認同自身,同時也建立品味群體與階級,就能保有某種社交價值,甚至社會地位。
然後,可能還反過來覺得,啊,我們天然就是喜歡有質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