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誤以為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安全和活久一點。 」
——葛文德《凝視死亡》
【概要】
在醫療進步、人口老化的現實下,一位外科醫生探討現行醫療與照護體系的不足,並從自身經歷以及案例中,用自身觀點喚醒人們應該去重視「老、病」到「死」這之間的過程安排。
【作者】葛文德Ayul Gawande
美國波士頓布里根婦女醫院一般外科和內分泌外科醫生,同時也是哈佛大學的教授以及阿里亞尼醫藥創新中心(Ariadne Labs)執行長。著有多本書,皆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難易度】
中,會強迫人思考,以及面對自己/案例很多,案例中提到其他案例時,會因為病人名字太長而感到人物混亂(我個人問題)
【分類】
散文、真人真事
【分享】
大家好這裡是紅說,紅說是一個分享書的地方,專門分享一些不一定實用,但一定有趣的書籍。話是這樣講啦,但怎麼感覺最近的書越來越實用了呢!
好久不見了各位,有點久沒有更新了,更正,超久沒更新,兩個多月有哦,真是不應該!這兩個多月到底在幹嘛呢?今年四月中的時候,我到雲林口湖鄉成龍村參加了「成龍國際藝術節」,現在好像改叫「藝術浸潤計畫」。一個月的時間,在溼地中做出一個環境藝術作品。而紅人則是參與藝術品的施作以及監工。
很多朋友看到紅人分享的施工過程都覺得很有趣,紛紛問藝術節究竟何時開始。這個活動辦好多年了,是一個以藝術為媒介,目的在擾動社區的藝術節,反而不是以觀光為主要目的,因此不會特別去招攬媒體來大肆宣傳,自然沒有所謂的「開始日期」,因為藝術品就在那裏,想看都能看。待這兩個月的感想,認為這個「以藝術為媒介」的理念落實地蠻成功,跟台灣許多鄉下社區相比,這個社區的凝聚力之高,會有種一個社區就是一個家的溫馨錯覺。
如果讀者正處在人生一個十字路口、轉折,或根本只是閒閒沒事,那紅人很推薦讀者能到這個靠海的小鎮當藝術志工,一個月的時間,在遠離文明、身心都慢了下來之後,或許能聽懂海風想要表達的智慧。有興趣可以到成龍社區發展協會的臉書追蹤消息。他們沒有委託我宣傳啦,只是我想把好東西分享給好讀者們!本來表定在那裏待到五月中,可在多種機緣之下,一待就待到了六月中,前幾天才回到家。早就閱讀完的書籍,趁著還沒有被懶散打敗,趕緊卯起來跟大家分享!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凝視死亡》,作者是個外科醫生,從他醫療生涯遇到的種種事情出發,分享他看過的案例,以及自己父親發生的真實故事,點出現行醫療及照護的不完善之處,同時探討衰老以及死亡。所以雖然書名為凝視死亡,但主要討論的是生老病死中,「老、病」到「死」這段期間,常常被忽視掉的「病人真正的需求」。即使如此,還是非常推薦各個年齡層的人閱讀,不然可能到時候再讀會來不及一點。畢竟一切都是必然,誰也無法倖免,何不在有能力的時候,為未來可能沒能力的自己做選擇呢。
關於死亡,一直都不是個太好開口的話題,不要說保守的亞洲了,在國外也是一樣的。明明生老病死是亙古不變的事, 但卻鮮少人敢去正視,尤其當家中有人正經歷著老化、病痛,這時與其討論「可能死亡」這件事,談論幻想要柔和、容易多了。當今天有人正處於癌症末期,比起坐下來討論「真正可能面對的困境」,大家還是會告訴他「別擔心,經過治療你一定能好起來」的話,聽起來很鼓舞人心,也不那麼殘酷。但人類的生命是麼無常,難道在最脆弱的時候,不是更應該更理性誠實的面對嗎?而雖說如此,真要遇到一定也很難說出口吧,於是每個人都應該偶爾有空的時候假設種種情況,跟親友討論討論。
其實《凝視死亡》這本書不僅是提醒一般讀者有空可以去正視這件事情、或是分享療養成功的案例告訴讀者有這些選擇,同時也在宣導一個最重要的觀念:「我們應該抑制治療的衝動,不要動不動就想要利用醫學手段去干預、修補。」難道就沒有其他可能性了嗎?
》我們都會生病和老去
隨著時代演進,醫療的進步,造就死亡率的下降,只要看一下相關的數據,就可以知道醫療的進步對人類來說是多麼重要的成就。只是這或許會讓我們去忽略掉一些事實,有時候活著不見得比死的痛快。
本書名為凝視死亡,但主要內容談論的主要是「有一點年紀、被某些疾病纏身而離死亡很接近」的族群,因為撇除掉意外等不可抗力因素,就算一生健康,終究會無可避免的經歷這個階段。捫心自問,當我們在為自己做人生規劃的時候,會思考到自我成長、興趣娛樂、事業的發展、步入婚姻、建立家庭、退休後的生活等等,可有把自己生病、可能需要別人照顧的因子也考慮進去?
人有生老病死,可我們的規劃卻往往停留在「生」,對於青壯年人來說,「老、病、死」好像太過遙遠了,是個很模糊的概念,以至於不容易思考。加上學校、家庭也不太會去討論相關的概念,多數人應該是想都沒想過這件事吧,如果你有想過,讚,證明你很負責任有遠見。但生命就像寫一本書, 你希不希望在限制的條件內稍微寫一點點結局呢?因為要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善終,那就只能讓醫學、科技、陌生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既然我們知道老化是無人能倖免的,但實際上社會對於「老」這件事的應對仍有不足之處,遠跟不上醫療的進步,不論是基礎建設、軟體安排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由於過去在嘉義生活比較久,因此就舉嘉義為例,雖然在黃市長任內開闢了許多的公園,說著嘉義是適合養老的城市,但顯然地,長者需要的遠遠不只是一座座公園這麼簡單。實際走訪便知,嘉義的大眾運輸、人行道系統等基礎建設的不友善,連人本城市都稱不上更遑論養老,難道養老城市只是到公園散個步聊個天就能達成的事情嗎?我們都知道這並不容易。
人類從衰老生病到死亡,通常不是因為單一的症狀,身體機能本來就會隨著時間下降,而這種時候通常會伴隨著病痛,自然而然的就醫。好像老了之後的生活本來就和醫院拖不了關係。但仔細想想,醫生的職業本質在於對症下藥,沒有被關心到的,往往包含了生活品質、身而為人的尊嚴。該體認到的是醫療跟長照從來就不是等號,而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書中提到了很多的案例,其中一句話深感認同:「他們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死前的種種——失聰、喪失記憶、失去摯友、無法獨立等等」我們平常不會去思考這些事情,鮮少去討論,因此也就不會有準備,不願正視的結果,就是當真的必須面對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
》何時干預,何時放手
顯然地,一切都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不論是對於病人自己也好,或是對於政策面實施的相關機關也罷,實際上對於醫療機構來說,決定干預或是建議病人放手,向來都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人是血肉之軀,之間又有情感網的聯繫、回憶的加油添醋,面對病人每個人的考量都不盡相同,醫療又不是函數,帶入數字就能得到答案,自然就不可能有SOP流程能走,那該如何是好?
作者將醫生分成三種類,父權式的醫生、告知式的醫生、以及詮釋式的醫生。父權式的醫生,就是把自己認為最好的解方告訴病人,病人沒有選擇權,因為他們了解的不多,當然相信專業;第二種,告知式的醫生,他們提供技術跟知識,最後讓病人自己做決定;最後則是詮釋式的醫生,這一類的醫生將醫病關係建立在對話之上,用的一種共同決定的方式。病人能夠了解每種治療的功效,但他們不見得知道怎麼做決定,需要人來引導。
這是很重要的一步,把一切攤開來講。不見得活著是最好的,然而不急救也未必是明智的。全端看討論過程中,病人認為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而醫生則會告訴病人治療的風險可能是什麼,救了可能讓病人繼續做自己想做的目標嗎?還是只能能苟活幾天,但這段期間無法做自己預想中的事情呢?那是不是選擇不治療在這時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用剩下體力來和家人度過,而不是對抗不確定性太多的疾病;而如果今天透過治療,雖然過程可能很痛苦,但有可能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的話,選擇不治療放任死亡,那是不是又太過消極了呢?諸如此類的溝通。全端看病人的目標,以及達成目標願意做的犧牲來做決定。
但我也認為不見得只有醫生跟病人之間可以討論這件事情,病人跟家人朋友間平常也可以討論,讓人在面對病痛、死亡的時候是能夠有共識的,才不會當自己無法做決策的時候,為你決定的人選擇的方式不是你想要的。
》誰考慮到我真正的需求
說完了醫療,那談談長照機構。「醫學專業的焦點,在於修補病痛,而非靈魂的需求。」在台灣聽到老人院、養老院就令人聞之喪膽。若是將家人送到那裡,不免會被冠上不孝的標籤。沒有人在意年輕人的薪資所得和物價的不對等,以及少子化之下平均一個年輕人必須對應的重擔增加,不過這又是題外話就是了。
之前有個朋友跟我分享,說他如果有能力,絕對不會把他的家人送去老人院。他過去曾在相關機構實習,人手不足之下一個人要負責12個人,為了把事情做完,很多時候根本不管老人是否能咀嚼,一律打成汁來讓你服用。我一想到把Pizza或是蚵仔煎打成汁要我喝掉,一股反胃感油然而生。老人、病人不該是問題,不是解決生理需求就算大功告成了,今天你怎麼對待別人明天就可能被怎麼對待,我覺得這句話用在長照是再貼切不過了。
但上述這只是一小部分,一定還有令人無法接受的現實狀況,但實際上也不能以偏概全,自然也有做得很好的機構。這個議題的涵蓋層面太廣、包含硬體的空間不足、軟體的政策缺失、人力匱乏等等結構性的問題,由此可知在各方面其實都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不可能一簇可及。
》問題來了,如何面對?
在很多時候,我們會重視自己的自主權,雖然胃食道逆流,但這是我的人生,所以我還是選擇喝一點小酒;但當今天對象是自己的家人,態度反而是以安全為考量了。於是療養院的老人們天天被監視,毫無隱私,因為安全考量嘛,療養院像個監獄,老人在裡面像個囚犯一樣,因為安全考量嘛,讓人活著似乎就是對家屬最好的交代了。就算在裡面被服務的是老人,但付錢的是他的家人,當然還是以付錢的人為重,也因此老人們作為人的尊嚴也漸漸失去了。
書中提到很多療養機構的成功的案例,如何讓療養院不像個療養院,病人也不覺得自己是病人,而覺得像是個家。案例就不一一介紹,因為他們都有共同點——尊重。在案例中,很多人要的是隱私、自主性、選擇權。就算是老人、就算是病人,他們依舊是個「人」,很多時候這些要求看似稀鬆平常、身為人的基本權力,他們卻沒有辦法享有。
而在關心長照的這些人呢,了解到這些以後,除了希望讓他們擁有,同時也發現到人需要生存的理由,以及除了私密也有群體生活的需求。於是引進小動物、植物,或許在管理上一開始會很麻煩,但在溝通以及時間之下,卻見到療養院中大家顯著的改變,當這些生物的責任落在自己身上,有了責任,有了被需要的感覺,說誇張一點就是會有了生存的理由,在實驗後,院內氣氛也就活絡許多。
硬體方面則是讓大家擁有獨立房間,讓每人都能保有隱私性,在共同活動空間則保持開放。閱讀區、手作區、廚房等等,當有人開始在動作,有興趣的人自然會靠過去了,就如同學生時代,想自己靜一靜就待在家,想跟大家一起混就到學校去或是參加社團,同時保有了隱私跟群體生活的需求,老了還能回味學生時代的快樂,和樂而不去呢?
當然我這樣講很容易,實際上要實行並不容易。而這些全要端看家屬跟病人的決定,以及觀念上是否能夠接受。自由的代價自然伴隨著相關的風險,同時也要有相關的約定才有辦法實行,家屬跟病人同意這樣的方式,院方才有機會去這麼著手。這又回歸到了這個想法:「在生命的最後,我們要的是活著,還是活得像個人?」
》面對死亡最重要的問題
除了醫療除了長照,難道就沒有混和的模式嗎?
自然是有的,那便是「緩和治療」,緩和治療的基礎依然是建立在溝通對談,以及對雙方誠實上。這並不一定要在病房中執行,也可在家中。照護方面,病人有一周幾個小時的額度能請照護員來處理一些日常瑣事,但不涉及醫療;醫療面,因為叫做緩和治療,自然不是用積極的用藥方式,反而是減少藥的用量,同時要紀錄病人平時的用藥時間以及反應,慢慢調整出最適合的組合,而病人也要完全的遵循,那才有可能實行到理想中的狀況。
生命的目標並不是活著,當活著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或許藉由緩和治療的方式,在剩下的時間中可以更舒服地度過剩下的日子,那會是對病人來說更好的選擇。治療不治療、積極還是緩和,端看討論過後的可能性,以及最重要的:「你有那些心願。」「如果完成心願願意做的犧牲。」當這些問題回答出來後,醫療行動的核心才有辦法去因應,醫病雙方方能彼此配合,得到一個最適切的答案。
但我在想,這本書沒有辦法提到所有可能的狀況,以及不同國家的民族性,經濟狀況等等。當少子化跟高齡化同時發展之下,居家長照的壓力沉重只是必然,既然長照對於整個社會都不是一個這麼輕鬆的問題,那更遑論根本沒有受過訓練的一般人。老後到療養機構目前看似最佳解,畢竟人不可能在需要維持收入之下又做好居家照護,我們並不會影分身之術,到時候一定只會分身乏術。
或許,能把年老後的生活,想成是義務教育的一種,那當然除了機構要做到像家、像學校團體生活那樣的自然之外,社會上對於此的觀念也必須改變,社會結構的改變之下,文化傳統也必須跟著跟上,反而不要變成輿論製造者之一,各個面向都互相配合後,人類發展才有可能更健全,正所謂因時何宜啊。
書就分享到這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閱讀,強迫自己思考從來沒有想過的衰老以及生死的這個面向。剛好也趁著疫情待在家的期間,有很多可以自己相處的時間,可以試著問問自己:「如果生命有限,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這裡是紅說,我們下次見!
若要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紅說RedmanTalk的其他連結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