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發公司的位置就在新街的盡頭,正好對面就是新街頭萬山。
馬來西亞多稱菜市場為“巴剎”(Pasar),那是音譯自馬來文的緣故。但檳城的菜市場則被稱為“萬山”。目前的猜測是當地通用的福建話音譯英文的市場(Bazaar)所致。
那為何新街盡頭的菜市場會叫“新街頭”萬山,而不是“新街尾”萬山呢?——原因也很簡單。為了舒緩交通喬治市一些地區進行了改道以調整,車輛的行駛方向如今從另一個入口切入,新街頭萬山看起來就像在新街末端了。惟名字還是叫慣了,改不了。
第一眼見到合發公司牆上的字,就覺得真是漂亮,大概是新街上最漂亮的了。可能是因為沒有經過太多的摧殘,字與牆體還保留當年的黑白對比與氣勢,使得它特別地顯眼。可惜我是書法小白,無法判斷外牆上的字跟店門上的字是不是同一個人所寫。
無論如何店門上的字署名“升英”,而且還註明是辛丑年孟夏(農曆四月)所書。今年正好也是辛丑年,這招牌原來60歲了,合發公司大概也是那時候成立的。
我嘗試從谷歌上打撈“升英”的資訊,沒想到很快就找到了一篇描述
楊升英中醫師的文章。有篇部落文完整地記錄了他的事蹟,還包括一些只有親近的人才會知道的細節。比如,楊之所以總把字寫好,是怕抓藥的人抓錯藥。只是,這麼認真寫的藥帖,今天有多少人還留著呢。
該文附有文史工作者張少寬對楊的回憶,說他多才多藝。文內還配有數張楊的字跡,以及與親友當年的舊照。
雖然沒能找到更多跟合發公司有關的資訊,但憑借招牌上的字,還能牽出一段活生生的故事來,心情還是有點小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