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曾揣測過,自己呼吸停止時是什麼模樣?離開人世的自己會留下些什麼?是否曾思考過,面對最愛的生命離開時,自己處於怎樣的心理狀態?之後的自己會是怎麼活著?
”死亡“這件事是我以前不敢去思考的,記得小時候曾夢到看見媽媽躺在棺材內,夢裡的我嚎啕大哭,驚醒的自己也是淚流滿面,那時候更對死亡感到恐懼。當成為貓奴之後,因為有深愛的生命們,明白自己終究會面對離別的時刻,所以三不五時都在為自己進行心理建設,起初曾有因此而哭泣的時候,在鍛鍊心志超過十年的現在,光想到仍覺得難過,因為不希望未來的自己感到後悔,所以用盡自己所能給予的物質與陪伴,好好陪伴貓孩們度過每一天;也告訴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多陪伴重要的人並好好對待他人,這樣當不再能呼吸時,可以滿足地闔上眼睛前往彼世。
隨著年紀增長,雖然對於人生必經的“生離死別”感到無可奈何,但也只能學習坦然接受(而且人生必經的四個課程中就有三個是需要長期心理建設的),畢竟先做好準備,才較能冷靜以對!
昨天看了ㄧ本書“離開後留下的東西”(作者:金璽別),作者原先為禮儀師,之後轉職為遺物整理師,乍看似乎只是個整理死者遺物的行業,實則要處理很多不同的現場,包含腐敗的屍體、被血噴濺的現場、瀰漫在空氣的腐臭、佈滿蛆的空間、堆滿垃圾的屋子...,沒有一定的專業能力與心理素質,是難以從事該行業的。
當看到死者的毛孩因無人照顧而餓死的場景,覺得悲傷;當讀到死者為了不拖累親人,選擇隱瞞身體狀況而孤獨死在住處多日才被發現,深感哀慟;當看到死者親屬只想拿走遺留的金錢與珠寶的貪婪嘴臉,感到不屑。閱讀過程中,會有很多較負面的情感隨著作者的文字而湧現,發現世界上真的各種人都有,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有善良的、熱心的、孤獨的、貪婪的...各式各樣的人。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在透過作者溫暖的文字與筆觸,從書中呈現出來,真的很引人省思。
書中提及的一個我覺得最喜歡的案例,一位獨居的老奶奶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所以在去醫院治療前,分配好家中物每項物品要給誰,而不浪費時間埋怨聯繫不上的子女,能為明天做好準備,好好向世界道別。
中止呼吸的自己,能帶走的只有記憶與回憶,多為自己創造美好的記憶,不執著在紛擾的事物與奢侈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