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節對許多去過沖繩遊玩的人並不陌生,當地人打著太鼓,滿面欣喜跳著「A撒」的各種名曲,甚至把你邀進來一同共舞,你不用會唱,隨意著跳也沒關係。2010年5月,沖繩大學的在地人把沖繩人群舞的幸福帶到台灣的土地。一起透過影像紀錄回味當天盛況。
沖繩是充滿神秘魅力的南島國度,當地有很多甚至連日本本島的人都聽不懂的方言。Eisa(エイサー,A撒)也是其中一個,它是佛教淨土宗的一句唸佛詞。沖繩人不分老少,在盂蘭盆節時走街,一邊喊著「A撒」,一邊在各家戶前載歌載舞,祝頌每個家庭的祖先歸往彼世,並祈禱家庭幸福美滿無災厄。
沖繩大學來台灣公演「A撒」傳統祭典已經行之有年,據說會每兩年來台灣的姊妹校巡迴演出。最初是因為有留學沖繩的學生因緣際會參加了「A撒」祭典實在太感動,就牽線邀請沖繩大學來台。2010年的公演,不只有沖繩大學的沖繩人演出,也包括了練習許久的台灣學生共襄盛舉。
聽到沖繩最有名的祭典要在台中再現,我拿起當時還算中階的NIKON相機(現在看來是極度低階吧),殺去現場整個拍攝記錄下來。太鼓聲非常震撼人心,不只胸口被震,拿著NIKON的手也跟著小抖啊。這種手震在日文叫「手振れ(てぶれ,te bu re)」。(好了,影像偶爾震動的部分解釋了)(??)
「伊呀撒撒」 通體舒暢的爽感
「A撒」和「伊呀撒撒」會是你在整個祭典過程中最常聽到兩個詞。表演開始前,會有人先喊「伊呀撒撒!」,其他人會回喊「哈伊呀!」,起著炒熱情緒和激起士氣的作用。他們用丹田使勁喊,光那句「伊呀撒撒」就能穿透觀眾的身體,聽了不自覺的爽。「伊呀撒撒」還會穿插出現在正式表演的太鼓擊打聲中,那種共鳴會回彈到觀眾身上放大爽感。
「A撒」的組曲不是只有鼓聲和叫喊,它還要搭配三味線(樂器),由穿著古衣的主唱來唱出各種耳熟能詳的旋律,大部分都是很嗨的,就當作是古代日本人在聽的動感舞曲吧。
沖繩大學「A撒」團員的組成也有巧思,最前頭是主唱帶隊(而且他還得倒著後退走),接著是大鼓手、小鼓手、女舞者。鼓手敲鼓的同時,女舞者舞著雙手一搭一唱,有時會拿起長毛巾共舞,據說她們的動作是源自日本農作的幾個動作。
除了鼓手和舞者,還有一位戴著斗笠的人和化妝很像熊貓臉的人穿梭在團員中,我想他們應該是機動救援組,隨時關照團員的體況、走街的進度和通風報信。
我把當天拍攝的影片,分成50分鐘完整版、18分鐘精華版和5分鐘短版(只含壓軸曲)。現代人的時間都很碎片化,你可選其中一版體驗沖繩人的豪爽熱情。
由於十幾年前的影像音畫質還是有差,我還是用了AI軟體稍微修復音畫質(這個在英文叫做AI remastering)。
(影片拍攝:譯難忘)
94歲奶奶也在跳的「A撒」
要說「A撒」是沖繩人的國民舞也不為過。當地有個94歲奶奶,跳起「A撒」的「カチャーシー,卡掐啊西依」這首曲子時,整個人像回春了一樣,高興地像個小女孩,超級可愛欸。
據日本人說,歌名「カチャーシー,卡掐啊西依」的意思是「かき回し」、「かき混ぜる」,是形容手向左右擺的動作,所以影片中的奶奶才會擺出「卡掐啊西依」的手勢,根本是專業戶來著。
而且就算不是祭典,據說沖繩人平常很嗨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開始哼著「卡掐啊西依」的旋律擺起手呢。
「卡掐啊西依」動作還有個傳說。男生要握著拳擺動,女生則要張開手掌擺動,但女生的手指之間不能有縫隙,否則幸福會從手中流逝,但這個傳聞也有人不信。總之,隨喜著跳就好。
只要你願意融入熱舞的團隊,或甚至是被拉進去的(笑),不論你是什麼國籍,只要你開心地跳、做自己地跳(但不用跳街舞就是),他們會把你當作自己的一份子陪你一起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