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平行母親》:濃於血的不凡之情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97 年在《顫抖的慾望》(Live Flesh)中,阿莫多瓦用一部電影的時間帶領觀眾在佛朗哥政權跨台前後,看一個榮譽市民如何被擁戴、被加冕,又是如何淪為永不得翻身的階下囚,而隨著人與人關係間情感的碰撞與時間的流轉,最終我們看見的是: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父親,滿懷期待地準備向即將出世的兒子,訴說一個嶄新的西班牙。
西班牙佛朗哥獨裁政權結束時,阿莫多瓦正值 26 歲。70 年代後的西班牙電影終於有了重生與舒展自身的機會,乘上了馬德里文化復興運動的浪潮,迎來大鳴大放的時刻,背負起內戰的幽靈,將過去被壓抑、過度沉澱的能量累積,釋放成為衝撞時代的一聲聲巨響。阿莫多瓦拍片也逾四十年之久了,期間他狠狠地青春恣意過,近年則明顯感受到他收斂了以往生猛的力道,但不管是 1980 年的首部長片《佩比、露西、朋》(Pepi, Luci, Bom)灑在一個良家婦女臉上的尿,還是年邁之後的《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展現出對心之虛無的自我懷疑,從猛烈抨擊到沉穩針砭,保持一貫的真摯,都是他對於時代的回應與憂心。
阿莫多瓦看待人與生命,甚至政治與歷史的視角從不扁平,早期快且重的步伐過渡到近期的緩、慢,顯示年歲的增長帶給他看待世界不一樣的思維,而其中最為可貴的更是他與他的電影中,亙古不變的真誠與寬容之心。這次,仍然挾帶希區考克味道、詭譎神秘的弦樂配樂入耳,以及蘊含濃濃西班牙色彩的華麗片頭躍上銀幕,我們便知道阿莫多瓦又帶著他的新作來了。
《平行母親》(Parallel Mothers)的故事將關注的焦點擺在 1930 年代西班牙內戰時期那些被消失的生命,至少在內容上,阿莫多瓦第一次如此正面直視歷史,所以它不如以往的作品那麼個人化。但就算阿莫多瓦先前的作品常常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其中卻總不乏對西班牙政治情勢的看法:暴力、亂倫與遍體鱗傷的變性者⋯⋯反傳統、反宗教的精神隨處可見,常見的「慾望」命題更是對過去佛朗哥時代的質疑與反動──即慾望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噤聲、毫無慾望──近期作品如《沉默茱麗葉》(Julieta)、《痛苦與榮耀》,筆調的猛烈逐漸轉為溫柔,不只反映阿莫多瓦對於生命態度的轉變,更是顯示他在思辨西班牙文化上,依著歷史的更迭,作出不同手段的選擇。
相較以往,現在他更著眼於「人與人之間感情的珍惜」,對於這樣的改變我並不感到可惜或是念舊,因為正是這樣的進程,才得以讓觀眾在阿莫多瓦的電影中辨識出他潛在的獨特印記,無論在形式與內容上帶勁或溫順,他對生命變化萬千本質的認識,對女人生來千頭萬緒的觀察,以及對母親角色韌性的景仰,在他對這些人事物細微的理解裡,始終藏有一份黏膩的柔情。
《平行母親》中,由潘妮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飾演的嘉妮有著攝影的眼睛以及紀實的使命,面對國族血脈的遺失,她迫切想查明與了結無名屍家族成員們心中的缺憾,可對於「真相」的執著,在涉及個人私慾之時,她極其正常地、不令人意外地,因為害怕同時失去兩個孩子,而退縮了──她渴望掘墓,又同時眼睜睜看著沙土逐漸掩埋坑洞卻無動於衷的矛盾心理,是阿莫多瓦「誠實」的流露。劉宇昆的短篇小說集《摺紙動物園》提到「面對特別難的抉擇時,我們都只是普通人」,嘉妮的作為是大家都會選的,卻同時也是眾人會加以抨擊的選擇,在這個世界,同樣的決定於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視角切換,評斷的標準便會如此迥異。若說藝術家的職責是探問與找尋那些人類不真、不善,或不美的時刻,阿莫多瓦的故事一直以來都擅於揭開那片人類總自認為可以巧妙避開,實際上卻幅員廣大、無人可倖免碰觸到的灰色地帶。但正因他瞭解人性,甘於角色、故事主場景的平凡,自誠實淬煉出極其真摯的情感,才成就了《平行母親》的不凡。
然而,即使這樣的灰色地帶囊括了人類的原罪與最黑暗的敗壞道德,阿莫多瓦就是有本事運用通俗荒謬的情節或反定型的角色設定,敦促觀眾對既有的道德規範或人物刻板印象進行「再理解」,勇敢向觀眾揭示法外之法的存在──「我們以為的生母」和「真的生母」發生關係,其中謊言是真的,關愛與陪伴也是真的。嘉妮和安娜的羈絆不只超越社會對性別的認知,更搭建起「親緣」的一種新穎的可能樣貌。在《平行母親》裡,甚至是以一種既肅穆平淡又幽默的口吻,讓我們透過嘉妮和安娜兩位母親與孩子的遭遇,去重新認識自身與歷史、國家的關係,並娓娓道出內戰帶來的沉痛及不堪。
血固然濃於水,水卻使這份悲憤被稀釋得輕盈。
孩子被抱錯的疏失,鑄成了大人們的錯誤決斷與種種「不得不」的痛苦,可不管我們怎麼責怪嘉妮懦弱的隱瞞、怎麼難以諒解安娜得知事實後一走了之、一時的無情,絕無法被忽視的是:母親是誰、家園該如何被組成,要怎麼定義?她們確實已為那孩子建立起一個溫暖厚實的家庭;小鎮的人們非親非故,也攜手度過、圓滿了戰後待解已久的遺憾;參與馬德里文化復興運動的那群人,包括阿莫多瓦,不是同一代人,在他們之中甚至不存在一個共同、具體的意識型態,卻都因為對佛朗哥掌權時期的西班牙存有許多不得不說的無奈,便集結起來,終為西班牙掀起了一道文化巨浪。這股超然的力量來自人與人間的惜情,在阿莫多瓦深情的凝視下,關於國與家的形式、意義被溫柔重建,可貴的是,它仍然能夠穩穩地庇護著無數我們所愛之人。
全文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𓏬 感謝閱讀!離開前別忘了在方格子按下「追蹤」與「喜歡」🖤
𓏬 也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FacebookLetterbox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頭嚟過」就像是一句通關密語,成為兩人走下去的動力,它既不是迴圈也不是反覆,而是一種溫習。黎耀輝深知無能從這段關係中重生,自己又不甘承認耽溺。他總說害怕何寶榮撂下這句話就想重修舊好,而其實是他完全淪陷於對這句話的過度依賴,放任它成為對自己毫無抵抗的必殺技。
金凱瑞詮釋的「喬爾」可以在影史上記上一筆,那簡直是正值秋天的夏花之美,一步步凋謝。「失去」在此片中綻放了新生命,於現實中的失去,卻在生命裡重生。你若深愛著誰,即使對方離開或死去,你光是活著這動作就不會失去他。
在這短短不過五分鐘的開場,《失去的女兒》已經置入故事中最重要的意象與象徵──高傲謎樣的教授、連結女兒童年的柳橙、代表不願面對自我的黑夜、以及照亮內心深淵的燈塔。由此,我們也可以預期,整個故事將會是挖掘孤高女教授過往秘密的心靈之旅。
日常(《日常》)的終結,在於死亡。死亡帶來的終結,不僅是生命的結束,而是那難以接受的荒謬成為人們認知的新常規,一種不正常的常規。經歷了兩年下來,數不清的,無可疑的死亡,他們的屍首與環境彷似裝置藝術,回應了片首和片尾的兩段行為藝術,置於公眾地方的字卡和死屍。這些死屍既是可見的,也是不可見的,真假亦然。
這般相互欺瞞雖然建構於虛無飄渺的世界,帶來的情感卻再真摯不過,穿越意識形態重重對抗,人性終究是共同語言。母親真正放不下的一切,其實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哪個領袖,而是她相信的世界,她活過的一生。在冷戰結束後三十年的現今,《再見列寧!》這部電影巧妙得像是亞利亟欲重塑的空間,提醒我們上一代人類曾經歷過的荒謬
導演以近乎「單純」的形式,接連地拋出關於慾望的多種可能,不見得只有性愛才能滿足角色不安於現狀的模樣,透過肉身與汽車之間的衝撞,或者為縫合過的肌膚與疤痕癡迷,亦是抵達內心渴望的途徑之一。
「由頭嚟過」就像是一句通關密語,成為兩人走下去的動力,它既不是迴圈也不是反覆,而是一種溫習。黎耀輝深知無能從這段關係中重生,自己又不甘承認耽溺。他總說害怕何寶榮撂下這句話就想重修舊好,而其實是他完全淪陷於對這句話的過度依賴,放任它成為對自己毫無抵抗的必殺技。
金凱瑞詮釋的「喬爾」可以在影史上記上一筆,那簡直是正值秋天的夏花之美,一步步凋謝。「失去」在此片中綻放了新生命,於現實中的失去,卻在生命裡重生。你若深愛著誰,即使對方離開或死去,你光是活著這動作就不會失去他。
在這短短不過五分鐘的開場,《失去的女兒》已經置入故事中最重要的意象與象徵──高傲謎樣的教授、連結女兒童年的柳橙、代表不願面對自我的黑夜、以及照亮內心深淵的燈塔。由此,我們也可以預期,整個故事將會是挖掘孤高女教授過往秘密的心靈之旅。
日常(《日常》)的終結,在於死亡。死亡帶來的終結,不僅是生命的結束,而是那難以接受的荒謬成為人們認知的新常規,一種不正常的常規。經歷了兩年下來,數不清的,無可疑的死亡,他們的屍首與環境彷似裝置藝術,回應了片首和片尾的兩段行為藝術,置於公眾地方的字卡和死屍。這些死屍既是可見的,也是不可見的,真假亦然。
這般相互欺瞞雖然建構於虛無飄渺的世界,帶來的情感卻再真摯不過,穿越意識形態重重對抗,人性終究是共同語言。母親真正放不下的一切,其實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哪個領袖,而是她相信的世界,她活過的一生。在冷戰結束後三十年的現今,《再見列寧!》這部電影巧妙得像是亞利亟欲重塑的空間,提醒我們上一代人類曾經歷過的荒謬
導演以近乎「單純」的形式,接連地拋出關於慾望的多種可能,不見得只有性愛才能滿足角色不安於現狀的模樣,透過肉身與汽車之間的衝撞,或者為縫合過的肌膚與疤痕癡迷,亦是抵達內心渴望的途徑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阿焦所灌輸的各種「應該」,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條,而是因應極權的正向自我信念所產生的一種反動──希望 Riley 可以先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免因為天真而受傷。只可惜,這個反動一樣試圖統治精神世界,結果變成另一種反噬,圈養出完美主義這頭巨獸,鋪天蓋地的自我批判就此降臨。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談論的是「記憶」。記憶球積累著人對生命的回憶,在必要時於人的腦海中播放。不被人所在意的記憶,記憶球會逐漸變得灰暗,直到被大腦清除。而對人最為珍貴的那一次記憶會變成核心記憶球,核心記憶球顯得特別閃耀,同時被擊入大腦中的某一個島嶼,藉以形塑出一個人的性格。
Thumbnail
如果說,第一集教會我們要「擁抱所有情緒」,這次就是要面對「長大」:接受世事的無法確定,以及自己的難以捉摸。我們不再是一個永遠都自信,或是懦弱,或是自私,或是羞赧的人,而是有無數個面向在時時變換。
Thumbnail
茱莉的愛雖然真摯,卻未必就如社會期待的純粹,與其說癡迷於某個人,不如說陶醉於安全的臂彎中。所謂愛情、親密,之於茱莉,同時是抹除不安的路徑:無人陪伴的孤寂、喪失自我的疏離,甚至是被父親拋棄導致的自我否定。相似榮格強調的,進入一段關係,讓人彌補內在的創傷與空洞。
Thumbnail
《偶然與想像》是一部能讓觀者找到不可思議悸動的電影。三個形趣各異的短篇,不只停留在尋常電影對情感經驗的號召,還進一步展開對「可能性」的呈現。如果可以用一個奇怪的方式來形容我對《偶然與想像》的理解:於我而言,這部電影是關於「世界上有一個人存在,然後這個人遇見另一個人,接著就出現了無限。」
Thumbnail
之於所處的現世,我或許是個無夢的人,唯獨在戲院裏頭、在銀幕彼端才能暗自許下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即使巧合不曾降臨,我仍不可能忘記《當男人戀愛時》的念舊情懷。然後有天,我會感到現實的完整,並非真的到過了那些美麗的地方,而是我確信這些地方總在俗世的角落被不斷懷想。光是記得這點,我已經是個永遠不老的人。
Thumbnail
《凝視瑪莉娜2》給出了同時是「前瑪莉娜」與「後瑪莉娜」的回溯和敘述,對於內蘊大量當下性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作品,這部紀錄片所提供的路徑,讓我們既可以是編年的順序式去接觸一位創作者,也可以結合、比對 2012 的《凝視瑪莉娜》,建立起對藝術家更多層次,也更流動和私密的認識。
Thumbnail
關鍵少數 2017年1月上映的電影《關鍵少數》,講述三位非裔的女性數學家,在1957年的保守父權社會中,打破性別與膚色限制,以驚人的能力與毅力,為太空研究做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我知道歧視就在眼前發生,但我選擇忽略它。」—凱薩琳.強森。比起無謂的憤怒與埋怨,用實力證明一切才能夠真正的改變這殘酷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阿焦所灌輸的各種「應該」,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條,而是因應極權的正向自我信念所產生的一種反動──希望 Riley 可以先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免因為天真而受傷。只可惜,這個反動一樣試圖統治精神世界,結果變成另一種反噬,圈養出完美主義這頭巨獸,鋪天蓋地的自我批判就此降臨。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談論的是「記憶」。記憶球積累著人對生命的回憶,在必要時於人的腦海中播放。不被人所在意的記憶,記憶球會逐漸變得灰暗,直到被大腦清除。而對人最為珍貴的那一次記憶會變成核心記憶球,核心記憶球顯得特別閃耀,同時被擊入大腦中的某一個島嶼,藉以形塑出一個人的性格。
Thumbnail
如果說,第一集教會我們要「擁抱所有情緒」,這次就是要面對「長大」:接受世事的無法確定,以及自己的難以捉摸。我們不再是一個永遠都自信,或是懦弱,或是自私,或是羞赧的人,而是有無數個面向在時時變換。
Thumbnail
茱莉的愛雖然真摯,卻未必就如社會期待的純粹,與其說癡迷於某個人,不如說陶醉於安全的臂彎中。所謂愛情、親密,之於茱莉,同時是抹除不安的路徑:無人陪伴的孤寂、喪失自我的疏離,甚至是被父親拋棄導致的自我否定。相似榮格強調的,進入一段關係,讓人彌補內在的創傷與空洞。
Thumbnail
《偶然與想像》是一部能讓觀者找到不可思議悸動的電影。三個形趣各異的短篇,不只停留在尋常電影對情感經驗的號召,還進一步展開對「可能性」的呈現。如果可以用一個奇怪的方式來形容我對《偶然與想像》的理解:於我而言,這部電影是關於「世界上有一個人存在,然後這個人遇見另一個人,接著就出現了無限。」
Thumbnail
之於所處的現世,我或許是個無夢的人,唯獨在戲院裏頭、在銀幕彼端才能暗自許下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即使巧合不曾降臨,我仍不可能忘記《當男人戀愛時》的念舊情懷。然後有天,我會感到現實的完整,並非真的到過了那些美麗的地方,而是我確信這些地方總在俗世的角落被不斷懷想。光是記得這點,我已經是個永遠不老的人。
Thumbnail
《凝視瑪莉娜2》給出了同時是「前瑪莉娜」與「後瑪莉娜」的回溯和敘述,對於內蘊大量當下性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作品,這部紀錄片所提供的路徑,讓我們既可以是編年的順序式去接觸一位創作者,也可以結合、比對 2012 的《凝視瑪莉娜》,建立起對藝術家更多層次,也更流動和私密的認識。
Thumbnail
關鍵少數 2017年1月上映的電影《關鍵少數》,講述三位非裔的女性數學家,在1957年的保守父權社會中,打破性別與膚色限制,以驚人的能力與毅力,為太空研究做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我知道歧視就在眼前發生,但我選擇忽略它。」—凱薩琳.強森。比起無謂的憤怒與埋怨,用實力證明一切才能夠真正的改變這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