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博格(Jonah Berger)作為一個世界知名的行銷教授,他所著的書本本暢銷,各類行銷人無一不把他的經典奉為圭臬。我們都嚮往跟大師學習,然而就如他在
《如何改變一個人》中所說的:「人們要是感到別人在逼迫或試圖說服自己,通常會反抗並堅持己見。」
為什麼有些「大師」講得頭頭是道我們不買單,而約拿.博格卻辦到了?
《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Jonah Berger
他給了我們與自己對話思考的機會
約拿.博格雖然引出了五個妨礙或阻止改變的關鍵障礙:
看似抽象又理論的名詞,他卻用毫不相干的故事切入,讓你理解如何消除一個人的抗拒心理(或甚至反過來看你如何被影響),進而改變這個人的行動。
舉凡如何讓人購買新品、老師要如何引導學生多讀書,到政府要如何降低青少年吸菸人數、甚至讓選民投自己的政黨,再再都是選擇。
誰沒有遇過當長輩在那邊指手畫腳,各種要符合「社會價值觀、社會規範」的言論一出時,我們是反彈的多用力?
又有多少廣告強勢推播,請來大咖明星助陣,從「我」的觀點講這有多好,你就是直接轉台?
沒有人能忽視自主選擇的重要性,「我憑什麼要接受你的想法」早在你學步時就有這樣的意識了。即便是有限的選擇,只要能感到擁有自主權,你甚至會自動做出改變。
這本書的用語淺白,故事與邏輯都很清晰,引導了我們自己思考,當中的自我對話也是學習,你可能就此應證了自己的決定,但更多時候,是發現了更好的問題,就在你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發現這一來一往的思考對話,正慢慢形塑你的決定與行動。有時選擇結果就跟人家說的相同,但本質上就差在:這是「我」的決定,我想過了。
這些,不就跟閱讀文學類似嗎?
改編自村上春樹《沒有女人的男人 》的電影《在車上》,感覺到主角家福似乎從目睹妻子外遇中,逃避著什麼,電影更是花了三個小時,給了我們大量的空白,許多在車內餘韻無窮的對話、觀看外界燈光不斷消逝而無語的場面,那些都讓我們深深沉靜在自己的空間,與角色一同來回檢視細節,而主角家福,更是在這當中筆直凝視內心,自己找到活下去的答案。
如果直接告訴你「面對自己吧」、「放下仇恨吧」、「要活下去阿」,你可能就立刻往反方向逃開。
書中有段讓我印象深刻:
每當人們被推薦,或是看見別人做某件事、喜歡某件東西,他們會試圖判讀-試著轉換-那句推薦對自己來說是什麼意思。那個人的看法有意義的程度是多少?我自己可能的反應是什麼?
推薦過那麼多本書,知道有些人的確會因此買來看,自己也同樣被其他書友生火好多次,作者轉換視角,從「你們」的觀點來看看自己為何會被影響?
的確當我每次被生火的書,都是看完信任的書友們分享文轉換成自己視角後,對我來說很有意義的書阿XD
或許我們從這些行為當中,慢慢能夠發現自己所渴求的事物為何?進而影響了我們的行動。
所以寫到這裡,我也不會叫大家趕快去買這本書來看。
我想要改變的不是你的想法,而是讓你從以上的文字中自己重新思考,當你常問為什麼想改變一個人是如此困難?然而回到你自身,從工作到生活,其實已經被掌控了多少事情,你有多渴望自主選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