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面積只有3萬6千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山地佔七成,丘陵及平地只佔三成。由於地狹人稠,公路網絡密集,環島一周並不困難,也不會花太多時間,環島的方式也很多元。
環島的方式,較常見的有:
開車、
搭巴士、
搭火車(環島1日券,
TR-PASS 3日或5日券等等,可自由上下)、
騎機車、
騎單車(
捷安特及
救國團有組隊環島,九天八夜)、
雙鐵(鐵路+鐵馬,
台鐵兩鐵列車可人車同行,一般列車也可使用攜車袋)等等。
以上環島方式,得仰賴交通工具、移動工具或外力。徒步則完全倚賴自己的雙腳。
早期以徒步的方式環台一周,並不多見,近年來逐漸蔚為風潮,無論男女老少,結伴或獨行的徒步者也越來越多。
徒步環島也許肇始於2006年,徐仁修、小野及黃武雄等創建「千里步道運動」,聯名邀請社會大眾藉由徒步或單車慢旅,體驗台灣的歷史文化,增進對這塊土地的了解,並保護台灣的人文風土之美。
千里步道運動建立了「千里步道環島路網」,包括山線(台1+台9)及海線(濱海公路)兩條幹道,沿著河川、圳路、廢鐵道、農路及古道等,形成綿密的路網。
截圖自千里步道環島路網,詳細路線,見https://www.tmitrail.org.tw/roadmap/1477
綜觀各種環台方式,徒步得靠雙腳且負重前進,無論體力或時間都是極大的負荷,徒步最慢也最辛苦,為何要選擇徒步?
Day3,你是否曾在光復大橋上,遠眺華翠大橋、萬板大橋、重新大橋及社子大橋,觀察都市與河流的關係。(作者拍攝)
Day14 苗栗後龍苗9線旁的海寶國小,只有5個班級,30位學生,但有美麗的校舍及熱情的老師。(作者拍攝)
Day24,台中大肚,破落氣派,有著精緻細節的穎川家,與後代討論歷史建物的保存困境。姓陳的祖先,大多來自河南穎川,因此,與我也可能有淵源。(作者拍攝)
Day27,北港145縣道旁,稻田中一棟有靈魂有眼睛的矮房。(作者拍攝)
Day35,屏鵝公路旁賣咖啡的女士,向每位路過的單車客及徒步者揮手喊加油! 左方是位披著國旗環島的單車騎士。(作者拍攝)
Day41,蘇花公路和仁路段,遠眺雲霧中的和清隧道及清水斷崖。(作者拍攝)
Day49,台東南興村的無菜單料理。與帶著子女返回夫家原鄉的女主人,聊排灣料理背後的愛情故事及返鄉心緒。
徒步最慢也最辛苦,為何要選擇徒步?
徒步,因為慢,可以更親近這塊生養你的土地,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因為辛苦,可以適時地停下腳步,瀏覽四周的美景,聆聽更多的聲音。
因為慢,可以看到不同風景及細節。
因為辛苦,更珍惜雙腳踏過的土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