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助人是什麼嗎?你知道助人這種服務在亞馬遜上竟然沒辦法賣多少錢嗎?(好啦,以上純屬娛樂,希望大家別介意)
在你的生活經驗中,是否會有見義勇為,想拔刀相助的時刻呢?如果答案是「當然」、「很常啊」的話,很開心能在這裡與你相認,因為我們都是助人愛好者。
為何不要懷抱助人心情去助人
舉個生活案例,回想那些陪伴朋友失戀的日子,你通常會選擇怎麼做呢?
- 選項 A:當個愛情專家,提醒朋友不要執著、人生還有很多美好事物、下一個會更好
- 選項 B:扮演稱職的聽者,無論朋友說什麼,就只是全然專注地傾聽,必要的時候給予支持的眼神或擁抱
你也和我一樣,現在看的時候覺得應該要好好扮演稱職的聽者,但每當朋友又失戀的時候,卻經常在當愛情專家嗎?
或許,這就掉入了助人當中常見的誤區,因為我們急切的希望對方能趕快好起來,於是乎我們給了方法(建議)。
但,卻很少停下來想想,自己給出的這些方法,究竟是自己的想要,還是對方的需要?說不定,我們只是在滿足自己殷切的心情罷了。
說到這,特別想與你分享,這次課程中老師所引用的這個概念
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事情就是,你懷著要去幫忙別人的念頭去幫人 by 國際完形大師 Tucker Feller
在08年汶川地震後,國際完形大師Tucker Feller來到災區,給災區志願者做心理培訓中提及
那麼,我們又應該怎麼看待助人這件事情呢?我認為必須回歸「為何助人」的起心動念,以及讓自己做好準備才去服務他人。
為何要助人,與學習助人的技術
大三那年,我發現身旁的同學分成兩群人。
- 藥學系同學:多數專注在藥師養成,少數探索藥廠、醫療新創、公衛行政等。
- 非藥學系同學:主要指沒有明確職業對應的同學們,往往會參與各式社團、實習、專案等
弔詭的是,藥學系同學並不需要太多探索,就能擁有一個前途似錦的未來,非藥學系同學每個人都拼死拼活,卻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這邊並沒有要樹立科系對立,而是用對比來凸顯職涯迷惘問題的嚴重性)
舉例來說,大四期間,曾與學生創業團隊夥伴深聊過職涯
中文系大四,擁有豐富的經歷,卻永遠覺得自己還不夠。當時的我,除了傾聽,似乎真的幫不上什麼忙,也給不出太具體的建議。
看見 NLP 助人技術
小插曲:第一次學NLP是學生時期的某堂工坊,曾經誤會是江湖術士的伎倆
什麼是 NLP,有什麼應用
整合了課堂中的學習與講義中的敘述,我所理解的 NLP 是:「一套結合腦身心的助人技巧,主要運用模仿的根基與一套有效的流程與框架,促進人們行為的改變。」
而一套理論的源頭,我認為也是特別重要的。 NLP源自於模仿四大心理治療學派,分別是:完形治療、家庭治療、催眠治療、人類學及溝通等四位大師,融合過後,用於幫助人們更有彈性地做選擇。
目前的應用相當多元,如:自我成長、人際溝通、人力資源、教育學習⋯⋯而我也相當期待自己能透過培訓,應用於未來的培訓、一對一職涯諮詢中。
助人前,先搞定自己:釐清助人核心價值
回到文章一開始的提問,我們究竟要懷抱什麼心情去助人,首先,還是得先照顧好自己,做好自己的能量管理。
而若要在助人過程中,有效地運轉。釐清自己的核心價值,是特別令人玩味的。與你分享我在這週培訓中,學習到的 NLP12 條前提假設,其中 3 個讓我反覆琢磨的概念
-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這讓我想到家人之間的溝通,往往因為情感的羈絆,導致說理會特別不管用,甚至親人之間也不需要太多道理,更需要的或許是傾聽與同理。
- 只有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真實的世界:簡單說,每個人所感知道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唯有我們意識到這件事,才能真正尊重每個人的個體性,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需要贏得辯論(爭是非),而是要追求有差異的共贏。
- 動機和情緒總不會錯,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一樣非常適合套用在親密關係的溝通中,我們的專注力往往放在行為的效果與造成的影響,卻忘了去關注對方良善的動機。
最後,一樣為你摘要本篇精華
- 助人第一要領,就是不要懷抱助人的心情
- 從事利他行為前,要先回歸自己助人的初衷
- NLP是模仿了四大心理治療學派,一套結合腦身心的助人技巧
- 幫助他人之前,要先釐清自己內在的核心價值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給我一個❤️, 也歡迎你到我的FB粉專「
利他能の人生調劑所」逛逛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