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卡片盒筆記法的本質,其實是記錄「想法」與「想法的脈絡」
這是跟傳統大家對於「筆記」的認知最大的不同。
「筆記」與「想法」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前者是資訊的記錄、後者帶有自己的思考與感觸。
舉例來說,最近我在聽得到的《傅佩榮的西方哲學課》,這門課從古希臘哲學 (例如大家常聽到的蘇格拉底) 一路介紹到現代哲學 (例如尼采)。在記錄「筆記」與「想法」時兩者的差異是:
- 筆記:蘇格拉底說「在對話中思考,我們可以透過對話來釐清事物的本質 」→ 這是資訊
- 想法:「在對話中思考」這個觀念非常有用,因為我近期將寫筆記的方式改成「對話」的形式。在筆記中如何對話呢?其實就是「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寫筆記,我發現這樣可以幫助我透過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的思考。
那想法的脈絡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就是將一連串相似的想法 (卡片) 用清單列下來,相近的卡片因為脈絡相同,就會自動聚合出一個更 Solid 的想法。
下面看個例子。
2. 終於體會什麼叫做從下而上的寫作方法了
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有多個學習來源。
例如就「寫作」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從中文書、英文書、線上課程、Podcast、社群媒體、電子報…等管道學習。
每個分享者都有自己的寫作技巧與建議,例如我近期看到了:
- Jamie Miles 的 Juggle Writing
- 于為暢老師建議的 Writing Prompt (寫作靈感提示)
- Dickie Bush & Nicolas Cole 分享的「在睡前快速寫下 1 個主題、10 點不帶主觀批評的看法」
- David Perell 建議先透過模仿 1–2 位自己最愛的作家,然後將他們的寫作建議「融合 (mix)」成自己的風格
- Dickie Bush 建議的 Lean Writing 帶有精實創業的精神,用快速迭代的方式驗證自己的寫作主題是否被大家喜愛
如果能將這些資訊用自己的思考、感觸寫成卡片,並按照想法脈絡的相似性存放,久了之後一個「Creative Writing」的寫作題目就自然長出來了。
把相似的小概念放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大概念。
3. 筆記軟體的連結功能很好用,但需要我們的大腦作主
筆記的連結功能很方便,但隨意的連結無法聚合想法。
這也是我使用 Obsidian 快 2 年的重要感受 — 當我們想到:「好像有某則筆記跟這則筆記有關耶!」不是直接加入個 [[內部連結]] 就了事。
如果要讓想法 (卡片) 可以有效的聚合在一起,我們必須在連結的筆記前主動說明:「我把這則筆記做連結的原因」。假設有 A, B 兩則筆記,B 是 A 筆記概念的延伸。在 A 筆記中,比較下面兩種寫法:
- [[B]]
- B 筆記是 A 筆記概念的延伸,可以當成是實際案例 (參考 [[A]])
未來想針對「特定主題」研究並搜集卡片時,就能夠過這些脈絡化的文字幫助自己組合想法、產生自己的論述。
現在留下的蛛絲馬跡,會成為未來回憶卡片時的重要線索。
目前我正在寫一本《用 Obsidian 實作卡片盒筆記法》的電子書,希望幫助想使用新世代筆記軟體增進思考與寫作能力的朋友。
歡迎告訴我你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痛點,我會將解決問題的方法作成系統化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 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email protected]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