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盃、石中劍?
西元1200年的時候,做為魔法師梅林形象的重要塑造者和推手—法國作家羅貝爾.德.伯隆(Robert de Boron)是一位虔誠的
基督教徒和狂熱的騎士文化粉絲,在他創作的詩歌裡,不乏
聖盃、魔法師梅林、圓桌騎士、亞瑟王、石中劍等元素。雖然評論家譏諷其為「虔誠信徒和庸才作者」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透過羅貝爾的鵝毛筆,關於魔法師梅林和聖盃的神話體系才得以確立,並在千年後,以此為藍本的
戲劇、
遊戲、
電影、
桌遊等作品如
果雨
之後
淚還不停流春筍般冒出。
Mireille Raad on Unsplash
魔法師與騎士
我們先不討論強大的魔法師梅林悲慘的身世,也不討論辣個需要靠拔出石中劍,才能證明自己能成為國王的亞瑟,我們要來探究的是在故事的前段裡,前朝國王臨終前立下的Flag
「只要能將此劍從這塊巨石中拔出就是英格蘭的合法國王。」
之後逢年過節時,梅林便偷偷運用魔法讓亞瑟王得以在眾人面前三番兩次拔出被深深插入石頭裡的王者之劍,亞瑟終於讓眾人信服得以稱王。
別忘記這還是個財經相關的部落格,在講到重點以前,我們先來思考個問題
天亮請睜眼,昨晚鮑威爾表示支持升息
後來,故事的後半段就從阿瓦隆的遊戲裡說起,
亞瑟王必須召集圓桌武士去尋找聖盃,並帶著萬能的聖水回來拯救梅林,就在大家覺得故事即將到了完美大結局的時候,一個轉折,故事接著寫到了這些圓桌騎士
有些人找到聖盃,有些人沒找到,有些人找到卻不願意拿回來,甚至,聖盃有時突然騰空出現在桌上,然後又離奇消失不見等莫名其妙的
抖音般劇情,這些圓桌騎士有的一戰成名,如畫在撲克牌的J上面的人物便是蘭斯洛特;而2014年的電影《
金牌特務》則是以代號來致敬梅林、聖盃三騎士;更別說創臺灣票房紀錄的《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更是直接演繹了故事的後續。
至此,我想2022年的我們已經漸漸發現...
「才不管啦!快告訴我怎麼賺錢啊!」
我想也是,多數的人才不在乎自己是找到聖盃,或是成為能找到聖盃的傢伙,所以上面的故事彷彿不知道自己憑什麼得以穿越如此多個春夏,終於來到2022年。
Henry & Co. null on Unsplash
辣個穿越千年的真理
經驗法則(rule of thumb)是一些廣為應用的原則,但本身有經過簡化,不保證在所有的情形下都嚴格準確或可靠。經驗法則一般是用近似的方式來計算或是記憶特定數值,或是進行決策,本身容易學習,而且容易應用在實務上。經驗法則的基礎
是實際的應用,而不是理論本身。
在人類社會中,我們常參考自身或他人的經驗來做決策;這樣的決策方法,早已透過上帝
篩選了我們的祖先和那些被淘汰者的祖先,然後遺傳了下來,我們常情不自禁地、習慣性地想要知道他人的決定的結果,卻忽略了自身實際的應用,忽視
最重要的是將擬定的策略與自身心性平衡達到心神合一、人機一體。我們常常能聽到有人用誇張的說詞來強調自己的經驗豐富「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
我吃過的鹽巴比你吃過的飯多」等,只要遵循那樣的經驗模式來做決策,就是正確的作法;我想,這
在過去的農村社會中,這種僅以經驗的多寡甚至是年齡的高低來做決策的方式
或許可行,因其環境所面臨的變因較少、較小,根據前人經驗,的確容易獲得較多的成功機會;然而,
在多變的社會裡,環境常常受到政治、經濟、科技、疾病等等變動,導致前人的寶貴經驗即便值得遵循、參考,但
卻不再能完全的複製、執行,如同20年前,沒有學生會說自己想靠寫無名小站維生,哪能料到後來
有人靠拍Youtube影片年收破億,想像力,真的就是你的超能力;那麼做為未來人類的祖先的我們,當代潮流
又將淘汰誰呢?
能拔起心中的石中劍的只有你自己
不得不說,石中劍的劇情放到當代社會來看根本就是個
超猛富二代的故事,一定不少人會說,這故事彷彿就是一位有錢到跟
有魔法一樣的梅林叔叔,
答應英屬維京群島商董座aka你爸生前的心願,那就是有天要
你也能進公司並當上幹部,於是梅林叔叔用盡全力幫你排除萬難,然後你就
假裝靠著自己的能力,但其實說穿了就是靠爸達成了這個目標。
然而,真的只是靠爸嗎?難道自己真的都沒有付出那麼一點努力?
我認為現今有許多有所成就的人,常常因為家世背景不錯,而受到一些過多的批評,正是因為人們忽略了石中劍故事的真諦,
那怕你擁有了聖盃、你擁有了魔法師梅林,你也未必能拔起屬於你的石中劍;如果給你三次重考
機會,你就能如願考上心中的第一志願嗎?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心裡都有一把王者之劍,然而,因為
經驗法則容易連帶引發我們的認知偏誤,讓許多首抽普卡、悲慘的故事主角,特別容易困在過去悲慘的種種經驗裡,而導致我們永遠無法拔起屬於自己的石中劍。
以下列出一些容易影響交易行為的認知偏誤給大家參考、反思
可得性偏見 (Availability Bias)
我們容易主觀地依據訊息獲得的難易程度,來對未知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斷,越是容易回憶起來的事件越容易誇大對可能性的判斷,相反,
對於記憶中很少保留下來的事情,卻主觀認為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例如在判斷某對情侶是否會分手時,腦中可能會浮現有多少跟他們情況類似的情侶。如果記憶中的這些情侶,多數最終
分手,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對情侶分手的可能性很高,反而忽略了一些可能重要卻被掩蓋的個別狀況。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人類在進行決策時,
會過度偏重我們稱為錨點的前置資訊,即使這個資訊與這項決定無關。在進行決策時,人類傾向於利用此片斷資訊,快速做出決定。在接下來的決定中,再以第一個決定為基準,逐步修正。但是人類容易過度利用錨點,來對其他資訊與決定做出詮釋,當錨點與實際上的事實之間的有很大出入,就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例如台北人到台南的N嵐買一杯50元的珍奶,產生不僅很便宜外,還不會
太甜的錯覺。
從眾效應 (Bandwagon effect)
人們傾向做很多人做的事或相信很多人相信的事,認為如此比較自在,又被稱為「跟尾狗效果」像是跟在別人身後的狗一樣,自己不需要做決定與承擔責任,參加者只要跳上了這台樂隊花車,輕鬆地享受遊行中的音樂,例如筆者曾勸親友不要在市場都在討論2603長榮時(時價180)貿然跳進去,應該耐心等待回測再做觀察,然而對方認為已經錯過太多段漲勢了,趨勢就是如此,先上船再說,大不了回檔時少賺一點,不至於大虧,然而結果我想大家都知道
支持選擇偏誤 (Choice-supportive bias)
對自己先前選擇的評價會比實際上更好,一旦做出決定就會相信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例如一個人選擇了A選項,而不是B選項,他們很可能會
忽視或淡化A選項的缺點,而放大或賦予B選項的負面缺點。例如本來幾年前很討厭
西曬的房子,而後因故買了西曬的房子,反而跟親友推薦西曬的房子住起來比較不潮溼。
錯覺相關 (Illusory correlation)
認為兩件事應該有關係時,
便在檢視經驗與數據時,覺得它們經常一起發生,即使它們一起發生純粹是隨機現象,例如近日有人在PTT上發文詢問「
[心得] 星期二好像總是跌?」或是所謂的「週五空軍日」也都有浪費統計才能專家出來透過dummy variable做複迴歸分析,得出禮拜二的漲跌幅與其他天的差異不具統計顯著性的結果。
損失趨避 (Loss aversion)
認為放棄一件事物的效益損失大於得到一件事物的效益所得。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例如滿額現折與下次才能使用的現金折價券,常見的結果往往是我們在店家門口拿到了滿額現折券會覺得不然今天就吃這個,但如果飯後拿到下次才能使用的現金折價券,則可能不小心就丟掉了,回饋金額甚至可能比現折還高。
做自己的心智領航員乘風破浪
那麼我們該如何駕馭心智來避免陷入「經驗法則」的陷阱呢 ?以下分享幾個做法
1.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