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超閱讀觀點39】比你優秀的人,或許不是聰明,而是更懂得如何努力--《刻意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說籃球是臺灣學校裡最熱門的運動,想必沒人會反對,西恩從學生時代就很喜歡打籃球,但直到現在,總覺得好像跟朋友鬥牛可以,但也打得沒好到哪去,就這樣隨著年紀增長,慢慢引退籃壇。

除了籃球,還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某項技能,好像練了很久,卻還是不上不下;又或是看到某項技能很厲害的人,不自覺歸咎於「他很有天賦」。

其實這對自己跟別人都是不公平的。

想要刻意練習好久的烏克麗麗。(西恩攝)

想要刻意練習好久的烏克麗麗。(西恩攝)

頂尖人士是因為天賦絕佳?不,是因為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書中不斷強調,「一旦假設某件事情是天生的,等於告訴自己對此束手無策」。同時列舉包含莫扎特等「天才」,其成就看似是天賦,但其實是背後的刻意練習所致。

也曾有記者採訪NBA知名射手Ray Allen時提到,有球評說他天生有投籃手感,Ray Allen告訴記者每當有人這樣跟他說,他都會很生氣回「別忘了我每天下的功夫,不是有時候,是每一天,去問隊友誰在隊上投籃最多,是我」Ray Allen高中教練也說,他那時投籃比隊友還弱。

一般人練習的盲點

一個人表現一但達到「可接受」程度,動作成自然,再多花幾年時間也不會進步,反而更差。比如打網球練到「學會」的程度,可以出門跟朋友打一場,因為簡單的都會了,雖有難以克服的弱點,但程度也就如此,停滯不前。

在此就要提到一萬小時法則,該法則是麥爾坎‧葛拉威爾在2008年出版的《異數》中提出,主要概念是想要在該領域成為專家,需要經過一萬小時練習。

《刻意練習》並沒有完全否定一萬小時法則,否定練習的「量」,相反的,肯定頂尖人士之所以是頂尖人士,都是經過大量練習,但光投入很多時間沒有用,重點在於練習的「質」,如同前面提到,當你「學會」打籃球後,開始進行跟朋友一萬小時,沒有目標隨性的練打,跟針對自己的弱點強化練習一萬小時,那麼差距一定很大,就是這種「差不多,能跟別人對打就好」的程度,讓技能停滯不前。

目標練習法

想要擺脫「學會就行」的程度,可以先以目標練習法開始學習,當我們鍛鍊身體時,可能跑步速度變快,肌肉變大,但其實大腦也像身體一樣,經過挑戰與訓練,大腦會以許多方式重塑神經網路,讓培養技能相關的大腦部位產生變化。目標練習法有以下四個要領:

一、有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

要屏除「差不多、有練就好」的心態,用積沙成塔的方式達到長程目標,比如練琴時設定「以適當的速度將曲子毫無錯誤從頭彈到尾」的目標;打高爾夫球的總體目標不能只是設定「要減少五桿」,可改為「增加發球落在球道上的次數」,並據以制定細部改進計畫,才會有成效。

二、講求專注。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專注在短期目標上,慢慢累積小進步,就會匯集大成果。

三、需要意見回饋。

書中提到記憶力實驗,每回合都能得到簡單、直接的回饋—對或錯。因此,在其他項目練習時,盡量有都要有意見回饋,以找出弱點,否則就無法了解要加強的項目,以及距離目標有多遠。

四、需要跨出舒適圈。

書中提及任何練習都有基本定律—不走出舒適圈,就不可能進步。如果業餘鋼琴家過去三十年都以同樣方式彈奏同樣曲目,即使累積上萬練習時數,也不會進步,甚至退步。書中強調,要跨出舒適圈,但也不能離太遠,這樣改變最快。這也是許多討論學習的書都會強調的重點。

如何刻意練習?

作者提到刻意練習的幾個重點:一、在該領域要發展得相當成熟;二、刻意練習培養的技能要已經有其他人知道該怎麼做;三、要有定義清楚明確的目標;四、要能產生心智表徵;五、要「刻意」進行,全神貫注,有意識行動等。

其實很多概念跟前面提到的目標練習法相似,比較不同的點是「心智表徵」,作者花了一個章節談「心智表徵」,給了定義是「一種心智結構,對應某物品、概念、一系列資訊,或是任何出現於腦中的具體或抽象事物」。所以刻意練習要在「在該領域要發展得相當成熟」,用意在於如此才能有客觀的評判標準,藉以發展出「心智表徵」。

舉例來說,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有的人只能看出是一個女生在笑,但有的人能看出畫的細節,這是對作畫的心智表徵高低不同所導致;看NBA勇士隊比賽,有的人只能看出勇士隊一直投三分球,有的人可以看出戰術細節,導致最後創造出三分球空檔;跟圍棋高手下棋,你覺得一盤棋是隨機的遭遇戰,但對高手來說,他腦海早已記下無數的棋盤格局。這就是心智表徵的差異。

不過這就衍生出另一個問題,「我就是不會才要刻意練習,那我都不會,要怎麼發展出好的心智表徵?」

找老師。

好的老師可以幫助學生發展個人的心智表徵,並且針對其表現給予回饋與修正。如果沒有老師,那就要有意見回饋,就自己而言,可以藉由重複手段,發現弱點,並聚焦弱點改善,並嘗試用不同方法,直到找出最佳策略為止;另方面也可以藉由外在回饋,幫助自己。

以現在非常興盛的健身來說,當然可以選擇自己練習,但是現在的健身資訊非常多,而且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錯誤的,網路訊息也不夠全面,如果選擇靠自己摸索,當然進步程度較慢,且可能導致受傷;如果能更找到好教練,從一開始就可以幫助自己建立正確觀念,並給予動作回饋與修正,進步幅度就會比較大。


西恩後見

記得高中時,班上有位同學,每次考數學前總說他昨天沒看書,但每次公佈成績都90分起跳,反觀西恩晚上看了很久總是60分起降,久而久之,就把原因歸咎於這位同學的數學天賦很好,我很差,然後就慢慢放棄數學。

「一旦假設某件事情是天生的,等於告訴自己對此束手無策」

看完《刻意練習》後,不自覺想起這段過往,反思或許這位同學有找到正確的練習方式,才能一再考高分,雖然我投入時間也很多,但沒有找到正確的練習方式,因此分數總是很低。當然,怪罪於對方天賦很好,是安慰自己的最好方法(笑)。

不過對比《刻意練習》,國外自學專家喬許.考夫曼 (Josh Kaufman )提出20小時學會一項技能,當然在現代社會,誘因太多,如果凡事要講求刻意練習,實在也太累。不過既然都要投入時間練習了,與其投入一樣的時間,沒有效率地學習,還不如先用「20小時學會一項技能,如果過程中遭遇阻礙中斷,那代表可能並不是喜愛它。

最後,西恩最近想到刻意練習的代表人物,莫過於剛奪得總冠軍的NBA勇士隊Stephen Curry,一樣的三分球,他可以出手比別人快,而且更準,在大家開始防範他的三分球後,他又開始增肌,增加切入籃下的頻率,每次看他切入,看起來不快的切入速度跟矮小的身材,沒被蓋火鍋,西恩都覺得很神奇。這絕對沒辦法再歸咎他的天賦了,背後的投入的時間、專注、堅持,並針對弱點持續改善的刻意練習,是他偉大的原因之一。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ummer-avatar-img
2022/07/09
將別人的成果歸咎於聰明或資源,真的是是過於簡化別人的努力和自己的不努力 😂
handsome loner-avatar-img
2022/06/22
一次一小步的成功才能讓你的辛苦的練習路上堅持下去!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96會員
155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很多人可能都這樣經驗:制定了完美的時間管理作息表,最後卻沒能完成,感嘆「時間管理」好難。 如果從管理角度看待「時間」,那麼可能從一開始就搞錯方向。 沒有人能夠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說,「沒有人能夠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仔細思考,確實
Thumbnail
2025/03/29
很多人可能都這樣經驗:制定了完美的時間管理作息表,最後卻沒能完成,感嘆「時間管理」好難。 如果從管理角度看待「時間」,那麼可能從一開始就搞錯方向。 沒有人能夠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說,「沒有人能夠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仔細思考,確實
Thumbnail
2024/02/17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Thumbnail
2024/02/17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Thumbnail
2024/02/09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Thumbnail
2024/02/09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一萬小時成為專家的說法流傳已久,但時代在變化,AI出現之後, 你磨練多年的本事,如專門化的單一技能與知識,即將會被AI取代, 未來會需要能跨領域的人才,跨領域的人才就像鳥一樣看的寬廣, 專門的技能與知識可以依靠AI協助來解決問題,進入到「人機一體」的新時代。
Thumbnail
一萬小時成為專家的說法流傳已久,但時代在變化,AI出現之後, 你磨練多年的本事,如專門化的單一技能與知識,即將會被AI取代, 未來會需要能跨領域的人才,跨領域的人才就像鳥一樣看的寬廣, 專門的技能與知識可以依靠AI協助來解決問題,進入到「人機一體」的新時代。
Thumbnail
大學時期接觸網球的課程 因為是必修課所以一定要通過考試 心裡想都是球類運動應該駕輕就熟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Thumbnail
大學時期接觸網球的課程 因為是必修課所以一定要通過考試 心裡想都是球類運動應該駕輕就熟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Thumbnail
再多學精華四招,練就火眼金睛的畫線功力 一、別看整體,多看「部分」: 作者重視「部分練習」多過於「整體練習」,意即見樹不見林的學習方式。 這方式不僅用在閱讀上,在與任何學習相關的技能都是必備的。 為什麼作者會重視部分練習? 因為敵人會專挑弱點來打,唯有加強弱點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網球界世界球王
Thumbnail
再多學精華四招,練就火眼金睛的畫線功力 一、別看整體,多看「部分」: 作者重視「部分練習」多過於「整體練習」,意即見樹不見林的學習方式。 這方式不僅用在閱讀上,在與任何學習相關的技能都是必備的。 為什麼作者會重視部分練習? 因為敵人會專挑弱點來打,唯有加強弱點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網球界世界球王
Thumbnail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
Thumbnail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
Thumbnail
什麼樣特質的人可以獲得成功?是天賦異稟的天才,得到各種幸運和機會的人,抑或是努力不懈的平凡人? 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的是,作者以自身作為兩屆的乒乓球國手經驗,闡述了他所認為的成功並非單單依靠天賦,更多時候天份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背後投入的時間和有價值的練習。
Thumbnail
什麼樣特質的人可以獲得成功?是天賦異稟的天才,得到各種幸運和機會的人,抑或是努力不懈的平凡人? 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的是,作者以自身作為兩屆的乒乓球國手經驗,闡述了他所認為的成功並非單單依靠天賦,更多時候天份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背後投入的時間和有價值的練習。
Thumbnail
愛運動的人,即使不成為真正的運動員,可能都會在運動的某個瞬間抵達那個「啊!我今天比昨天更快、更好、更棒」的狀態,而在心裡感受過自己對於那個運動的熱愛!也因為那個瞬間的存在,所以甘心在每一項枯橾的訓練裡,享受孤獨地自我對抗!
Thumbnail
愛運動的人,即使不成為真正的運動員,可能都會在運動的某個瞬間抵達那個「啊!我今天比昨天更快、更好、更棒」的狀態,而在心裡感受過自己對於那個運動的熱愛!也因為那個瞬間的存在,所以甘心在每一項枯橾的訓練裡,享受孤獨地自我對抗!
Thumbnail
學習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實踐。訓練不是不需要動腦,訓練是在身體力行中發現不足、在思考與嘗試中找到正確的方法進步,學習三角的應用,就是讓選手從訓練中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學習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實踐。訓練不是不需要動腦,訓練是在身體力行中發現不足、在思考與嘗試中找到正確的方法進步,學習三角的應用,就是讓選手從訓練中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7.24-運動訓練法》成為菁英運動員必須知道的能力配置。
Thumbnail
《2021.07.24-運動訓練法》成為菁英運動員必須知道的能力配置。
Thumbnail
一、【用生命追球】 不論球技強弱,積極度永遠加權50% 二、【信心拉高,重心壓低】 無論凝滯僵持或急速移動,切記蹲低、蹲低、再蹲低 三、【不放過任何出手機會】 不論身處球場哪個位置,都要能隨時精準定位籃框 四、【善用嬌小輕盈的身形】 利用體型與速度優勢,鑽出漏洞、跑出空檔 五、【專注每一個細微的瞬間
Thumbnail
一、【用生命追球】 不論球技強弱,積極度永遠加權50% 二、【信心拉高,重心壓低】 無論凝滯僵持或急速移動,切記蹲低、蹲低、再蹲低 三、【不放過任何出手機會】 不論身處球場哪個位置,都要能隨時精準定位籃框 四、【善用嬌小輕盈的身形】 利用體型與速度優勢,鑽出漏洞、跑出空檔 五、【專注每一個細微的瞬間
Thumbnail
練球是每個高爾夫人的必須的固定活動。就算你打的好也會需要不時去練練身手。我現在對練球來說,都是重質、而不重“量”!話說的簡單,但實際要質量是需要時間和火候。對多數球友來說,練球都會練上幾百顆球。每隻球桿都多少打上幾次。我以前就是這樣練出來! 一趟練球下來就是100~300個球。時間也花上2個鐘頭左
Thumbnail
練球是每個高爾夫人的必須的固定活動。就算你打的好也會需要不時去練練身手。我現在對練球來說,都是重質、而不重“量”!話說的簡單,但實際要質量是需要時間和火候。對多數球友來說,練球都會練上幾百顆球。每隻球桿都多少打上幾次。我以前就是這樣練出來! 一趟練球下來就是100~300個球。時間也花上2個鐘頭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