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用書旅行的人。
高壓嚴格的家庭教育下,我沒有什麼機會去探索周遭的生活環境,遑論外縣市,因此造成我對陌生環境會感到焦慮,所以如果沒有同伴,除非是工作、辦理事情或是比較熟悉的地方,一般我不太出門。在家裡透過書和報紙來探索世界,便是我最習慣的方式。
婚後夫家不訂報,是天天去超商買,而且沒有固定哪個報社的報紙,後來我就不看報了,轉看網路。
書幾乎是沒有斷過的,但我甚少看遊記,從童話故事到世界探奇,古典小說、生活散文到翻譯小說,再轉往靈訊傳導書、心理類,同時也看傳統養生、中西占星⋯
當謝哲青以「行走的百科全書」為人熟知後,我也會看看他的書和說書影片,跟著他一起神遊。
這本《早知道就待在家》,不是一般介紹風土民情的遊記,更像是他這些年來的心路歷程,探問旅行,是為了什麼?
獨自旅行,和一般旅行團的狀態和深度絕對不一樣,跟團有基本的保障,有導遊帶領,即使碰到突發狀況,也比較容易解決。
但獨自旅行,則是要自己承擔所有風險。
在書中《紀念品》這一章,看哲青在俄羅斯遭遇到惡意欺騙,在兌換盧布時,被騙走一百美金,爭討無果,被打得頭破血流還挨了刀,要不是跑得快,大概要客死異鄉。
買不到包紮傷口的醫療用品,回到旅館,只能用隨身針線包自己克難把傷口縫起來,然後倒在冰涼的地板上沉沉睡去,不知是一兩天,還是三天,才悠悠轉醒。
當他虛弱地走到街上,想找醫院或診所,在當時的艱難時期,醫療很貴,好不容易找到的兩家公立醫院,卻又不知為何拒收他。他拖著高燒的身體和化膿的傷口,在莫斯科的街頭欲哭無淚⋯
直到一對善良的大學生上前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時,他崩潰了,我的眼淚也跟著流下來了。
年輕的娜塔莎和同學一起陪哲青去醫院,持續照顧他,還帶他去見自己的奶奶。娜塔莎的爺爺和父親,是舊蘇聯時代的人民英雄,她的爺爺被納粹俘擄後逃出來,被波蘭鄉間善良的農戶收留。當時,只要被發現收留逃兵戰俘,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然而,那善良的波蘭天主教農戶,還是收留了無神論的蘇聯士兵。
她的爺爺傷癒離開前,農戶交給他一枚聖猶大徽章:「戰爭有結束的一天,但我們的善意,能讓舉步維艱的生活繼續下去。」
然後,她的奶奶將這枚徽章給了哲青:「你比我們更需要祂的守護,直到你也夠強大,可以保護身邊的人。」
這是他所有旅行中,最珍貴的紀念品。
那不僅僅只是一枚徽章,而是無私的愛與善良。
「讓他明白俄羅斯人有無情殘酷的一面外,但更多的是善良、不可磨滅的那一面,這才是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與屠格涅夫筆下,偉大的俄羅斯。」
最後一章《回家》,記述了一段他與母親的短暫對話,外出流浪,值得嗎?
人生有很多時候和許多問題,是沒有答案的,也許要很久以後回頭看,才會明白一些什麼。
旅行未必是要出門到外地,生活,也可以是一種旅行。即使不像哲青有在世界流浪的經歷,我們多少也曾在各自的人生或生活裡流浪。那些改變人生的、許多的小小十字路口;那些迷茫徬徨、盲目前進的時刻,即使時光倒流讓我們重新選擇,也未必會變得比較明智。
你喜歡旅行嗎?
要不要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