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要爭的。手足之間要爭、同儕之間要爭,便是最最親密的情人、夫妻也免不得要爭。話說回來,君子相爭,揖讓而升,倒也沒什麼不好。情人或是夫妻適度的相爭,更可增添生活情趣。
我後來購入中華書局《金石錄校證》一套兩冊,就為這篇劫後心曲。明知書中金石碑文多半枯燥,但盼聊慰前人得艱失易之嘆。
納蘭容若的詞裡頭,有「賭書消得潑茶香」句,指李清照和夫婿比博聞強記,「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這對神仙眷侶,考較學問而不失風雅,教人好生羨慕。 此事見《金石錄.後序》,卻畢竟是靖康亂前的美好。亂後人事淒涼,物亦離散,李清照只能感慨:「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邪?抑亦死者有知,猶斤斤愛惜,不肯留人間邪?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我後來購入中華書局《金石錄校證》一套兩冊,就為這篇劫後心曲。明知書中金石碑文多半枯燥,但盼聊慰前人得艱失易之嘆。
兩人武學造詣超凡,由是生出競爭的心理,誰也不讓誰,最後一個求道終南山上,一個隱居活死人墓內,白白糟蹋了大好因緣。
然而,若是一意爭先以致失了和氣,那便不足取了。金庸在射鵰三部曲裡,安排五大高手於華山頂上論劍。五人之中,東邪不拘禮法、西毒雄猜陰狠、北丐豪爽、南帝雍容,論劍的結果是中神通王重陽技壓群雄。可王重陽武功高,還有個林朝英不讓鬚眉。王、林彼此都有好感,壞就壞在兩人武學造詣超凡,由是生出競爭的心理,誰也不讓誰,最後一個求道終南山上,一個隱居活死人墓內,白白糟蹋了大好因緣。
都說西方人注重自我意識,其實像孔子那般溫良恭儉讓的,大有人在,美國建國先賢富蘭克林就是最好的例子。富蘭克林的自傳記載,在籌募公共圖書館的資金時,他絕口不提自己的貢獻,寧願讓別人出風頭。這種只求公利,不計一己浮名的心胸,真是令人佩服。自傳還提到,因為他行事低調,不與人爭名,籌款的過程順利不少,而且「當下略損虛榮,日後大獲回報」(The present little sacrifice of your vanity will afterwards be amply repaid),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不爭是爭吧。很多時候,為了大我,何妨犧牲小我。犧牲小我,表面上是吃虧,實則其他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自然會給予肯定。
低頭便見水中天、退步原來是向前,可惜明白這個道理的不多。
民國九十四年十月九日初稿,
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九月十三日增訂於嘉義鵲枝寫譯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