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高速發展與活動,大量排碳使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導致氣候異常,全球暖化加速惡化,終將致反噬自身,全球領袖與專家們很早都知道,但這像慢性死亡不會立即危害,始終還在協商中,沒有共識談何行動,我們就是生性”不見棺材不掉淚”吧?或許身處台灣還沒即刻感受強烈,事實上暖化造成的危害,已經演化成一場人類生存戰了。
極端氣候來臨!人類的最後審判 文中提到 台灣2060年沒冬天,台灣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1.6℃,周圍的海水溫度上升,造成珊瑚大量白化死亡。與上個世紀末期的平均相比,台灣的夏季已經增加了約1至2個月,而冬天則減少了2個月。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教授表示,「我們現在的夏天已經是120天,未來的夏天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有210天!2060年可能就沒有冬天了!」
先從今年看看地球發生了什麼?
2022年至今11月:
◆印度北部50度高溫熱浪:作物歉收、能源供應短缺、數十人中暑身亡,生態面臨危機。
◆南非破紀錄豪雨土石流:造成至少 461 人罹難、87 人失蹤,超過 27,000 間房舍損毀,逾 85,000 人受災。
◆巴西豪雨大洪水:造成至少 106 死、10 人失蹤,數萬人流離失所,房屋物品沖毀。
◆孟加拉+印度東北世紀洪災:至少110 人喪命、數百萬人受困,數以萬計的房屋遭滅頂。以茶葉聞名的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Assam)也是洪水重災區,約有 470 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其中 33 萬人住進避難所。
◆日本連續9天「猛暑日」,破147年高溫紀錄。
◆澳洲雪梨暴雨成災:50,000人被迫疏散。
◆歐洲熱浪:奪走至少15000名的人命,德國4500人、西班牙4000人、英國3200人、葡萄牙1000人等,上萬人被迫撤離家園。
◆非洲乾旱:東北非連四季無雨,東非陷入百年大旱,聯合國估計2,000萬人面臨嚴重飢荒,索馬利亞40%的人口可能餓死。
◆美國西部熱浪,南部淹大水,無水可用。
◆10月美國史上最強颶風之一的伊恩,佛州西南沿岸受創嚴重,濱海地區幾乎被颶風剷平,已造成至少19人喪生,救難單位已營救超過700人,200多萬戶停電,外界估計災損恐達台幣近2兆。
◆中國長江流域乾旱:農田受災面積超過360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新台幣3900多億元。四川重慶交界處大火,高溫上海關閉燈光秀,江蘇龍捲風、青海沙塵暴。
◆同年八月中國、孟加拉、韓國卻又暴雨成災,百萬人流離失所。
◆首爾創下115年來單日最大降雨量,淹沒民宅、商場、地鐵站,車輛幾乎在洪流中滅頂。
◆南北極均創下高溫:格陵蘭融冰「不可逆」 海平面恐上升27公分。
可能還沒記錄完整,光是今年的天災已經像各種災難片電影,真實上映,人禍更如同化學反應,加速惡化,像是烏俄戰爭造成的能源危機,在一系列的壞消息中,經濟下修與熊市也湊熱鬧地來臨,但怎麼讓人覺得算是另類的”好消息”?
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因各國的封鎖隔離政策,讓地球得到喘息的機會,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公布的年度評估報告,2020年的碳排因而放減少了7%,創下紀錄。
所以經濟大衰退的到來,是否反讓我們減少活動以及降低不必要的消費與浪費,對於地球而言是好事,身為平凡渺小的普通人面對暖化能做什麼呢?以下是我認為能做到的事,即使是很微小但星火燎原,一起做就能慢慢改變。
1.少吃肉
多吃本地蔬果,但身為肉食主義的我寧願斷醣也無法不吃肉,如果是這樣就盡量減少吃牛肉,牛的碳排放量遠比第二名的羊高出許多。
2.少購物
減少購買身外之物:衣服、包包、鞋子、飾品以及3C電子消費用品…等,只要不買三個月的衣服,就能減少5~10%碳排量的製造,若要買也可以先以二手店為主,3C用品盡可能以修代替買或用到壞才換。
3.少塑料
出門帶環保杯、吸管、個人餐具餐盒、購物袋,現在很多店家自帶杯還有折扣與優惠。
4.多步行、騎單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旅行控減少搭飛機…很難,我想可以盡量把休假聚齊成長假(在不惹怒老闆的狀態下)。
5.少開冷/暖氣
減少開冷/暖氣的時間,設定好時間及適當的溫度。
舉手之勞哪怕再微小也是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