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上)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一定都有一些或好或壞的習慣。這些習慣幫助我們在處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決定時,可以用接近自動化的形式,節省我們做出決策的時間與精力,好讓我們可以把這些資源,花費在其他更需要專注的領域。然而,正因為「習慣」總在自動化、無意識的狀態下發揮作用,我們往往難以意識到,好習慣為我們帶來的幫助,以及壞習慣對我們造成的損失。
  《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多年來致力於觀察習慣如何養成,以及習慣如何造就各領域卓越者與平凡者的巨大差異。在部落格每週更新,分享他多年看法後,他也將這些觀察的結果,統整成簡單又有效的幾個概念,幫助無數人改變自己的習慣,邁向更好的生活。究竟這本書在說些什麼?又是如何獲得破千萬讀者肯定?

原子習慣的核心概念

  無論你是否曾意識到習慣對自己產生的影響,相信也都曾在邁向新年新希望中,許下減重、閱讀、成長等自我精進的目標,然而到了下一個新年,往往事與願違。在《原子習慣》的第一個章節中,作者克利爾就點出,要讓自我精進,重要的不是列出目標,而是建立系統,改變那些讓自己偏離目標的習慣。
  為什麼作者要用「原子」來形容習慣。作為構成物質的極小單位,原子組合成分子,分子再堆疊成不同的物質,最後形塑出我們能夠感知的世界。而無意識中的各種習慣,就好像看不見的原子,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天。這樣的日常組合起來,建構出一個決定我們前進方向的「系統」。系統決定我們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是往好的方向提升,還是朝壞的方向滑落。所以改善日常中瑣碎的習慣,就是改良這整個系統的某些部份。久而久之,這個完善後的系統,自然會帶我們達到想要完成的成就。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極微小單位,就像習慣構成我們的日常一樣。
  但無論是養成一個好習慣,或戒掉一個壞習慣,都並非容易的事情。除了書中提到的「改變習慣四步驟」的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給自己一個改變習慣的核心動能。重點並非在「想要養成什麼習慣」,而是你「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當我們的自我認同改變,習慣的養成就非刻意為之,而是自然而然。
  以「我是一個愛書的人」為核心,去培養閱讀的習慣;「是一個健康的人」為核心,去培養慢跑的習慣。一開始可能很難改變自己根深蒂固的自我認同,但當一次次的實踐這些行動,行動會強化自己的身分認同,進而幫助自己更加輕易的養成好習慣、戒掉壞習慣。

何謂好習慣?何謂壞習慣?

  經過作者的長年觀察,並結合一些科學實驗數據的支持後,他將習慣定義為「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作為全身上下最消耗熱量的器官,大腦的每一個思考過程,都會耗費許多能量,「自動化」幫助大腦節省做出決策時所需消耗的能量,以便這些資源能被儲存起來,或運用在其他更具效益的地方。
因此,習慣的終極目標在於,讓我們能用最少的能量與努力,去解決生活中面對的難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習慣,無論好壞,基本上都在某些方面解決了個人遇到的困難。例如人們知道抽菸對身體有害,但對許多吸菸者來說,抽菸確實能夠緩解焦慮的情緒。因此,就算是眾所周知的壞習慣,也可能在某些層面對當事人有益,在建立改變習慣的系統前,我們必須先覺察,無論好壞,自己目前的各種習慣,對應了哪些生活上的需求。
原子習慣的最大用途,在於幫助我們以最少的能量去面對生活中重複出現的難題。 
  還記得作者提出的核心概念嗎?重點並非「想養成甚麼樣的習慣」,而是「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將自己視為一個「追求健康的人」時,同樣面對焦慮情緒,追求健康者可能會採取慢跑、冥想等其他方式來舒緩,吸菸就不再是習慣的本能選擇。
  因此,當每一個習慣都有其好與壞的不同面向時,幫助我們判斷的重點,就在於這個習慣是否符合自己想成為的身份。符合,那就是一個應該建立的好習慣;不符合,那就是一個應當戒除的壞習慣。以這樣的方式梳理並覺察自己現有的習慣後,對於應當建立什麼樣的系統,來幫助自己不斷進化,就會有更明確的想法和目標。
一個好習慣,應該要能幫助你成為想要成為的樣子,反之則是壞習慣。
  瞭解了核心概念,以及相對應的執行準則後,接下來,作者分享了四個簡單有效的法則,來幫助讀者建構我們所需的系統。

行為改變四法則

  在我們要改變習慣之前,必須先瞭解「習慣」是如何被建構的。作者在書中分享,建立習慣的過程,基本上可以被簡單拆分成提示、渴望、回應、獎賞四個步驟。提示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是引導我們獲得獎賞的資訊。就像史前時代的人類,為了生存與繁衍,大腦在無意識中隨時注意著與食物、水源相關的資訊。我們的心智不斷分析內在與外在環境,尋找獎賞所在的暗示,當發現這樣的提示,渴望自然隨之而來。
  渴望可說是所有習慣的原動力,但我們追求的,並非習慣本身,而是實行習慣之後帶來的狀態改變,就像作者在書中舉的例子,你不是想要打開電視,而是想要娛樂。每一份渴望都連結到改變內在狀態的慾望。而在渴望的驅使下,我們會採取回應,也就是你確實執行的某種行動。最後,回應會帶來獎賞,也就是在生理或心理上達成我們想要的狀態改變。
想要改變內在狀態的渴望,是所有行為的原動力,也是構成習慣的基礎。
  獎賞除了滿足渴望,也起到教育的作用。我們的大腦是一部獎賞偵測機,隨時監測什麼樣的行為可以滿足渴望、帶來愉悅。當一次、兩次、許多次過後,某種回應行為被連結到特定的獎賞。當大腦預期做出相同的回應,就能滿足渴望,這樣的行為就變成了「習慣」
  因此,作者提出的法則,就是針對提示、渴望、回應、獎賞這四個步驟精心設計的實用架構,當我們想要建立好習慣,只要問自己四個問題。
1.我要怎麼讓提示顯而易見?
2.我要怎麼讓習慣有吸引力?
3.我要怎麼讓行動輕而易舉?
4.我要怎麼讓獎賞令人滿足?
  而若想要破除壞習慣,只需反轉這四個法則,讓提示隱而不見、讓習慣毫無吸引力、讓行動困難無比、讓結果令人不滿。作者提出的這四大方向,幾乎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任何領域,從教育、體育、管理到政治,只需運用法則,建構出習慣組成的系統,就可以在對應的面向達成目標。作者在接下來的章節中,針對這幾個法則,分享了許多精彩的運用方式與探討。

法則一|讓提示顯而易見

執行意向與習慣堆疊

  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只有先意識到自己有哪些習慣,才能策略性的去打造習慣。作者在最開始建議我們,將自己一天中的習慣清單記錄下來,並試著以長遠的視角,來分類這些習慣。時間拉長後,能幫助自己成為自己想像中的那種人,那就是一個應該保留的有益習慣,反之,或許就是我們可以做出改變的部分。
  還記得前面提到對於習慣的定義嗎?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然而在行為達到自動化之前,必然需要有意識的刻意執行。其中,包含時間地點的具體執行意向,能帶給自己強烈的動機,去執行希望達成的行動。在培養習慣的最開始,試著練習這樣的句子。
執行意向句子: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當我們有意識的說出或寫出這樣的句子,到了特定的時間地點時,自然會接收到執行該行為的提示。而我們也可以運用習慣堆疊的方式,讓提示更加顯而易見。例如當你每天早上都會喝一杯咖啡,又想培養冥想靜心的習慣,就可以告訴自己,早上喝咖啡前先冥想一分鐘。久而久之,看到早晨的第一杯咖啡,自然會靜下心來進行冥想。
我要在週三早上六點起床晨跑,當想法化作有強烈「執行意向」的句子,實行的機率就會更高。

創造無須自制力的環境

  除了運用具體的執行意向和習慣堆疊,來幫助我們改變習慣外,千萬別輕忽環境對習慣養成的影響。想要讓習慣成為生活的一大部分,就讓提示成為生活的一大部分。就像你想養成閱讀的習慣,就把書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想養成吃水果的習慣,就在餐桌上放個大碗,裡面隨時裝滿新鮮水果。當你看到這些提示,自然會無意識的被提醒。
  研究顯示,那些自我控制能力強大的人,只是擅於建構生活,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制力。換句話說,他們不常讓自己處於充滿誘惑的環境。因此養成好習慣,戒除壞習慣,可以從整理生活環境做起,讓好的提示隨處可見,壞的提示隱而不見。

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

誘惑綑綁

  具體要如何設計,才能讓我們試圖養成的習慣實行起來更愉悅,讓人自然而然一再重複呢?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一個名為「誘惑綑綁」的策略。大腦的愉悅感來自於多重激素的作用,其中最顯著也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名為「多巴胺」的激素了,多巴胺分泌的量越高,大腦會感覺到越明顯的愉悅。
  然而在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相較於獲得獎賞時,預期獲得獎賞時大腦中的多巴胺含量會達到高峰,也就說人們在「期待」獎勵時,往往比實際得到獎勵時來得快樂。這是由於人們在史前時代時,往往必須經歷無數次失敗的狩獵,才能在一次的成功中獲得食物。因此大腦將更多讓你感到愉悅的能量,分配在執行行動並期待獲得獎勵的過程中,藉此激勵人類執行某些枯燥、重複,卻又不可或缺的行為。例如失敗率極高的狩獵行動。
  有趣的是,運用這種期待心理,我們可以將「獎勵」擺在我們應該執行的習慣之後。就像你喜歡追劇,卻又知道自己運動量不足,那就可以告訴自己,在打開平板追劇之前,必須先做十下的波比跳。當你在進行這個習慣時,將不會再受困於痠痛的肌肉和厭世感,反而會開始期待,只要做完這組運動,就能知道後續劇情的最新發展了!
  善用自己喜愛的誘惑,將之與欲培養的習慣綑綁,讓自己在進行習慣時充滿預期獲得獎勵的愉悅感,是讓許多乏味卻重要的習慣變得充滿吸引力的方法。
規定自己運動後才能追劇,能讓自己在運動時充滿期待。

社會常規的誘人拉力

  在演化的過程中,人類成為一種依靠團隊合作的群居動物,為了融入團體、和他人建立關係,人們會本能的模仿他人的行為。就像人們會不自覺的跟著打哈欠一樣,在同一文化、團體人們之間,有些行為和習慣也會成為一種具有傳染力的現象,換言之,將自己擺在一個有著正向習慣的群體當中,更有助於自己養成類似的習慣。
  人們傾向於模仿親近人的行為,研究顯示,越是親近的對象,擁有類似習慣、喜好的機率越高。除了物理上生活環境接觸的提示類似之外,家人、朋友也會在心理上施以某種隱性的同儕壓力。因此,若想要養成某個習慣,試著加入一個將該習慣視為日常的文化,例如加入讀書會、慢跑團,試著融入群體的內在動機,自然會讓讀書、慢跑這樣的行為變得充滿吸引力。
讓自己加入一個具有相同目標的團體,更有助於強化身分認同,養成對應的習慣。

小結

  在本篇文章中,夏流分享了作者對於習慣的定義,以及習慣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並且探討習慣養成的四個重要階段,從中延伸出改變習慣的四個重要法則。在法則一當中,我們會發現環境的重要影響力,就像孟母三遷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日常生活看到的提示往往將我們形塑成類似的人。
  但提示不只來自於環境中的擺設,社交圈中接觸的人們,也是幫助我們改變習慣的重要拉力。藉著執行意向、習慣堆疊、誘惑綑綁等策略,我們可以有意識的設計自己的習慣,但透過環境的布置,我們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在無意識間形塑更好的自己。
  以上是夏流在閱讀《原子習慣》的過程中獲得的一些心得,因為本書內容扎實,收穫頗豐,因此會以上、下兩篇的方式分享。在下篇中,會進一步分享第三、第四法則,以及作者在書的最後,討論到如何「從A到A+」的進階心得。
喜歡本篇文章,也期待看到下半部分的分享,請按讚、留言告訴我,也歡迎參考夏流關於自我成長的其他篇文章,我是夏流,我們下次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會員
69內容數
各式影視作品無雷心得,從院線片到Netfilx,從動畫、影集到電影,只要是我看過的電影就會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在銷售排行榜上長時間位於前列。書中清楚闡述概念,並提供四法則,讓人可以一步步跟著書中的方法,打造自己的習慣。打造新習慣的四個階段是缺一不可。首先從身份認同出發,養成符合信念的新行為是重要的。2分鐘法則說明新習慣的開始應花不到2分鐘才有效。透過四法則的訣竅幫助你養成一個想要的習慣。
Thumbnail
Sunny前陣子讀完了《原子習慣》這本書,覺得心中非常踏實,也更相信自己的每個小決定,都會引領我達到一個大目標。 閱讀的過程中,Sunny發現可以跟自己平日執行的任務、閱讀的書籍、財務的規劃、運動的習慣等,甚至是遙遠的職涯脈絡,都可以產生連結。同時,Sunny 也從書中的引導與剖析,更加確認自
Thumbnail
在高二那年作者的頭部被飛來的棒球棍打到,鼻樑凹陷、大腦腫脹、無法自主呼吸,經過搶救後,帶著滿臉的傷痛出院了。受傷後兩年進入大學,堅持建立良好睡眠習慣、保持房間整潔、改善讀書習慣等作者越發自信,獲得掌控自己生命的感覺,也發現微小習慣所造就的驚人力量。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是全球知名的習慣養成權威,常受邀在至各大企業及職業運動組織演講,分享對於習慣、決策及不斷進步的想法
Thumbnail
在自我精進的旅途上,到了某個時間點,每個人都會面對同樣的挑戰:你必須愛上無聊。
Thumbnail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企業家兼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說過:「要寫一本好書,你必須先成為那本書。」我了解本書提到的概念,是因為我必須身體力行。我必須仰賴微小的習慣來從重傷中復元、在健身房裡變得強壯、在棒球場上拿出高水準的表現、成為作家、
Thumbnail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 詹姆斯·克莉爾 本書裡我很喜歡的句子: 1.當你愛上過程,而非產物,就不必等到獲得自己的許可才能快樂。 只要有系統地運作,你隨時都能得到滿足。而且,系統能夠以很多形式成功,不限於於你一開始設想的那一個。 2.真正改變行為的是身份認同的轉變。 所以
Thumbnail
盤據書籍電商及公共圖書館預約排行許久的這本書,終於輪到電子書的借閱,馬上來一探究竟到底是在紅哪一齣的。這麼 最後透過刻意練習好習慣達到精通,另外固定時間進行反省確認,重新回頭檢視是否持續原先的身分認同,降低身分喪失造成的影響,讓身分認同多元化發展,以便不斷的累積好習慣的複利。
Thumbnail
原子習慣,其實就是小步子的讓你建立好習慣和改善壞習慣。裏面的東西,好值得我執行 1. 正面和負面的想法,都會以覆利計算 2. 進步是指數形式的, 不是線性的,中間會緩慢,會經歷失望之谷 3. 專注系統,過程,而不是目標。目標不會令你快樂 5. 習慣迴路4部曲 - 提示 : 容易見還是難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在銷售排行榜上長時間位於前列。書中清楚闡述概念,並提供四法則,讓人可以一步步跟著書中的方法,打造自己的習慣。打造新習慣的四個階段是缺一不可。首先從身份認同出發,養成符合信念的新行為是重要的。2分鐘法則說明新習慣的開始應花不到2分鐘才有效。透過四法則的訣竅幫助你養成一個想要的習慣。
Thumbnail
Sunny前陣子讀完了《原子習慣》這本書,覺得心中非常踏實,也更相信自己的每個小決定,都會引領我達到一個大目標。 閱讀的過程中,Sunny發現可以跟自己平日執行的任務、閱讀的書籍、財務的規劃、運動的習慣等,甚至是遙遠的職涯脈絡,都可以產生連結。同時,Sunny 也從書中的引導與剖析,更加確認自
Thumbnail
在高二那年作者的頭部被飛來的棒球棍打到,鼻樑凹陷、大腦腫脹、無法自主呼吸,經過搶救後,帶著滿臉的傷痛出院了。受傷後兩年進入大學,堅持建立良好睡眠習慣、保持房間整潔、改善讀書習慣等作者越發自信,獲得掌控自己生命的感覺,也發現微小習慣所造就的驚人力量。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是全球知名的習慣養成權威,常受邀在至各大企業及職業運動組織演講,分享對於習慣、決策及不斷進步的想法
Thumbnail
在自我精進的旅途上,到了某個時間點,每個人都會面對同樣的挑戰:你必須愛上無聊。
Thumbnail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企業家兼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說過:「要寫一本好書,你必須先成為那本書。」我了解本書提到的概念,是因為我必須身體力行。我必須仰賴微小的習慣來從重傷中復元、在健身房裡變得強壯、在棒球場上拿出高水準的表現、成為作家、
Thumbnail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 詹姆斯·克莉爾 本書裡我很喜歡的句子: 1.當你愛上過程,而非產物,就不必等到獲得自己的許可才能快樂。 只要有系統地運作,你隨時都能得到滿足。而且,系統能夠以很多形式成功,不限於於你一開始設想的那一個。 2.真正改變行為的是身份認同的轉變。 所以
Thumbnail
盤據書籍電商及公共圖書館預約排行許久的這本書,終於輪到電子書的借閱,馬上來一探究竟到底是在紅哪一齣的。這麼 最後透過刻意練習好習慣達到精通,另外固定時間進行反省確認,重新回頭檢視是否持續原先的身分認同,降低身分喪失造成的影響,讓身分認同多元化發展,以便不斷的累積好習慣的複利。
Thumbnail
原子習慣,其實就是小步子的讓你建立好習慣和改善壞習慣。裏面的東西,好值得我執行 1. 正面和負面的想法,都會以覆利計算 2. 進步是指數形式的, 不是線性的,中間會緩慢,會經歷失望之谷 3. 專注系統,過程,而不是目標。目標不會令你快樂 5. 習慣迴路4部曲 - 提示 : 容易見還是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