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筆法?談其紐時投書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龍應台投書《紐約時報》的文章,讓人不禁想起上個月由傅大為、盧倩儀、馮建三與郭力昕等四名學者共同發出的反戰聲明。兩者有固然有相似之處,例如把台灣政治人物如馬英九的訪中視為友好的、和解的舉動,而把歐美政治人物如裴洛西訪台視作惡意的、挑釁的行程,又如兩者所認定的「務實」,其實都是綏靖主義的外交政策,無視中國在文化上沒有包容,在外交上也不講信用的史實。
雖然結論相似,但兩者論述的出發點卻有不同。反戰聲明的學者們是從左派的、世界大同的、疑美論的觀點出發,而馬政府時期的文化部長龍應台,則是從國族的、大中華民族主義的角度著手,她的投書某種程度非但不反美,文末一句「誰先開槍怪誰」,反而更像是為了總統大選,在替國民黨爭取美國人的信任與支持。
這篇投書從煩惱著台積電跟核電廠會被炸毀的晚餐談話說起,龍應台筆下描繪了憂國憂民卻已是遲暮之年的退休將領、善良卻總在吃政治悶虧的農夫漁民,還有大時代下隨帝國鬥爭而無奈活在戰爭陰霾下的平民百姓們。整篇文章,說穿了就是「票投民進黨,孩子上戰場」的大江大海版本,而她這篇文章的問題也和她的小說一樣,總是想透過聚焦在平凡人物的生活苦衷,透過貼近我們生活經驗的敘事,透過對細節與情感的描述,從而逃避真正值得思考的政治實務問題與道德價值判斷。
喜歡她的人,可能會專注她文筆下的人文關懷,但願意深入研究她的人,必然會發現她的關懷是膚淺與缺乏勇氣的,導致她始終只能以他人的口、轉述他人的經驗,薄弱地用個案證成觀點。如此一來,事實的真偽、價值的判斷責任都在他人身上,她只負責做一個悲天憫人的濫好人。這種不沾鍋的寫法,也無怪乎龍應台能得到馬英九的提拔,可以說龍應台根本就是文壇上的馬英九。
本文刊登於思想坦克專欄,懇請點閱支持:
小說家可以天馬行空,可以不問實務,但島嶼上真實面對侵略威脅的台灣人不行,所以我們必須一一推敲龍應台每一段論述的可能性與解方。
當龍應台文中退休的前國防高官說「中國可以直接封鎖台灣,不訴諸軍事行動的情況下佔領這個島」時,我們會問中國是封鎖整片海域嗎?是封鎖主要航道嗎?還是封鎖台灣所有港口?即使假定中國理論上辦得到能封鎖整片海域,但全球容量前10%的大型貨船中,近9成會經過台灣海峽,屆時中國政治上要怎麼處理?是要歐美日韓的貨船排隊給中國檢查還是直接開火?封鎖必經航道的話,中國要用什麼理由去封鎖麻六甲海峽?要封鎖台灣港口的話,拜託,都已經來到我們港口外了,屆時戰爭早已開打,還談什麼「不訴諸軍事行動」。
當提到台灣的天然氣儲備目前只能維持8天時,那我們不禁要問龍應台支持哪一種解方?是要多蓋天然氣接收站與儲存槽,還是讓燃煤機組除役後暫不拆除,透過更高的儲煤含量來避免電力短缺?別忘了這兩種方案都遭到國民黨全力阻擋。龍前部長在文章又提到,「擔心核電廠會因焦土政策而被炸毀,從而令這個島嶼變成對中國毫無用處的放射性荒地」,這讓人更加好奇,究竟她支持的能源政策是什麼?還是這又是經典的「龍應台筆法」,只談生活小故事,只談情感受傷的人們,而不談論事情的原因跟解方呢?
更離譜的是,當龍應台提到經濟問題時舉的例子,批評了「有獨立傾向的民進黨於2016年贏得總統選舉後,中國通過一系列禁令收緊了農業進口市場」。當然,中國基於政治理由阻礙既有經濟交流,龍應台絕對認為這是民進黨的錯,但馬英九時期台灣被中國竊取了多少農業技術,難道龍部長都沒有聽聞嗎?包含這兩年鬧得最大的金鑽鳳梨跟石斑,都是先騙取台灣農民技術投資,等到中國國內產量足夠後就吃乾抹淨禁止進口,最終受傷的依然是台灣農民。難道龍應台的解方,就是重蹈馬政府的覆轍嗎?如果是這樣,那我更擔心我們的晶片技術在國民黨執政下,還能維持多久優勢?
本文刊登於思想坦克專欄,懇請點閱支持:
因為對這些問題,龍應台都沒有辦法提出政策,只能再一次回到國民黨戰爭恐嚇地套路上,自顧自地說:「在台灣,與中國開戰的可能性幾乎出現在每一次晚餐談話中。」
在初讀著篇投書時,我對這句話尤其感到困惑。即使在裴洛西率團訪台,中國連續多日繞台軍演,甚至連東風系列飛彈越過台灣上方的外太空時,我也沒在晚餐中聽過這個話題。相較起氣氛緊張的新聞報導,當時台灣民間「食飯皇帝大」的平淡反應還引起諸多外媒好奇,也許就像龍應台在同一篇文章中矛盾的說詞:「這一切對台灣人民來說都不是新鮮事。」
是的,這一切都不是新鮮事。如果龍應台的每一次晚餐談話都涉及與中國開戰,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本人總是把這個話題帶上餐桌,而這麼做的目的也很明顯,就跟她投書的原因一樣是為了選舉。她真正想說的,只有文章的結論:「如果國民黨在總統選舉獲勝,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可能會緩和;如果民進黨保住了權力,誰知道呢?」
藉著文中一位朋友的口,龍應台婉轉地道出了她的理想:「他支持與中國統一,因為這是他祖先的土地。他認為,具有相同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人應該成為一個國家。他想要一個強大、繁榮、屹立於世界的中國,台灣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這是屬於馬英九、屬於龍應台的大中華幻想,即使遠有西藏與中國簽下和平協議卻換來屠殺的史實,近有《中英聯合聲明》強調50年不變的一國兩制卻換來《香港國安法》的鐵碗鎮壓,他們仍願意相信和平共榮大中國有存在的可能。上個月的反戰聲明中,至少還提到了「台灣自主」的重要性,但在龍應台筆下,台灣只是「證明民主在中華文化環境裡可以運轉」的一個例子。換言之,無論台灣人在民主與自由上取得多高的成就,在她眼中都只是證明了台灣人體內優秀的中國民族血統,而非我們獨特的文化或獨立的民族性格,
龍應台說,上個月的學者們的反戰聲明被批評為天真。而在我看來,學者們的天真來自於他們對人性與世界和平的理想,而龍應台與馬英九之自詡的使命,則是讓兩岸統一成為一個更優秀、更強大的大中國,前者的理想固然不切實際甚至會造成災難,但比起後者,至少反戰小組是讓人昂首死在對人性善與尊嚴的信仰上,而龍應台與馬英九之流,卻只會讓台灣人無聲無息地,死在對中國這個標誌的虛妄幻想裡。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的其他內容
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傅大為、政大退休兼任教授郭力昕、政大教授馮建三以及中研院研究員盧倩儀等學者在3月20日發表聲明,其中提到了與疑美論,強調台灣不該成為美國的小弟或跟班...
近來「日本的蛋價比台灣便宜」的話題延燒,無獨有偶,日前聯合報系「台灣2022代表字大選」公布票選結果,也是由「漲」字獲得最多票數支持,通貨膨脹已經成為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從媒體反應來看,蔡英文政府執政下的台灣人,似乎正過著水深火熱、凍餓交迫、急須被拯救的生活。
出生在泛藍家庭中,陳時中是我第一個在家族聚會中聽到長輩們稱讚的綠營政治人物。都已年過65的長輩們,一邊討論著那位搬著行軍椅住在辦公室的鋼鐵部長,另一邊不斷點頭說「是陳時中救了我們老命」。就連平常總是充滿衝突的立法院,國民黨立委陳以信都主動獻花給陳時中感謝他的貢獻,成為台灣政壇中難得的溫馨場景。
「在烏克蘭,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強烈的團結,但在台灣,我覺得我們的團結,有時候更像是一場對國際社會的表演。」這是今年七月份,《華盛頓郵報》訪問一名遠赴烏克蘭前線的台籍志願軍時,他對同樣面臨戰爭威脅的烏克蘭與故鄉台灣之間的不同看法。
週末看了《流麻溝15號》,晚上7點的場次坐了8分滿,電影結束後,沒有任何一位觀眾離開。黑暗的戲院,螢幕上只剩下工作人員跟贊助者名單在跑,曹雅雯的歌聲唱著:「閣較黑暗,嘛總有一點光,照入心內,永遠的所在。」絕對是好看的電影。
最近引發討論熱潮的《台北女子圖鑑》,主要是描述出生台南永康的女主角來到台北後的職場跟感情生活,自首播後即受到台南人猛烈地批評,認為劇中充滿了對台南人錯誤的刻板印象。相反的,面對劇中台北人展現的虛榮、現實、交友複雜、自我中心等等負面特質,台北人大多是一笑置之。我們不但習慣被這樣描述,也接受這樣的側寫
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傅大為、政大退休兼任教授郭力昕、政大教授馮建三以及中研院研究員盧倩儀等學者在3月20日發表聲明,其中提到了與疑美論,強調台灣不該成為美國的小弟或跟班...
近來「日本的蛋價比台灣便宜」的話題延燒,無獨有偶,日前聯合報系「台灣2022代表字大選」公布票選結果,也是由「漲」字獲得最多票數支持,通貨膨脹已經成為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從媒體反應來看,蔡英文政府執政下的台灣人,似乎正過著水深火熱、凍餓交迫、急須被拯救的生活。
出生在泛藍家庭中,陳時中是我第一個在家族聚會中聽到長輩們稱讚的綠營政治人物。都已年過65的長輩們,一邊討論著那位搬著行軍椅住在辦公室的鋼鐵部長,另一邊不斷點頭說「是陳時中救了我們老命」。就連平常總是充滿衝突的立法院,國民黨立委陳以信都主動獻花給陳時中感謝他的貢獻,成為台灣政壇中難得的溫馨場景。
「在烏克蘭,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強烈的團結,但在台灣,我覺得我們的團結,有時候更像是一場對國際社會的表演。」這是今年七月份,《華盛頓郵報》訪問一名遠赴烏克蘭前線的台籍志願軍時,他對同樣面臨戰爭威脅的烏克蘭與故鄉台灣之間的不同看法。
週末看了《流麻溝15號》,晚上7點的場次坐了8分滿,電影結束後,沒有任何一位觀眾離開。黑暗的戲院,螢幕上只剩下工作人員跟贊助者名單在跑,曹雅雯的歌聲唱著:「閣較黑暗,嘛總有一點光,照入心內,永遠的所在。」絕對是好看的電影。
最近引發討論熱潮的《台北女子圖鑑》,主要是描述出生台南永康的女主角來到台北後的職場跟感情生活,自首播後即受到台南人猛烈地批評,認為劇中充滿了對台南人錯誤的刻板印象。相反的,面對劇中台北人展現的虛榮、現實、交友複雜、自我中心等等負面特質,台北人大多是一笑置之。我們不但習慣被這樣描述,也接受這樣的側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每次要讀老師的書我都戰戰兢兢,這種越喜歡就越緊張的心情很難說明,而且我總是不能一次就讀懂。 今年收到時報的邀請,遇到這本《這個動盪的世界》,是老師親自走過20世紀末世界變化的當下,用雙眼親證當年的巨變所記下的文字。好想知道,當時處在變化的中心,作為一名台灣人,他怎麼看這些變化對於自身的影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ASML於24日公布2023年第四季營收數據,相關數據均優於預期。值得注意的是,Q4的淨接單金額高達92億歐元,較Q3的約26億歐元激增近2.5倍,其中,EUV微影系統訂單高達52億歐元............
Thumbnail
這個暑假沒有回台灣,幫小朋友報名了很多夏令營,好讓大人可以好好工作。但是這邊可能是考慮到飲食安全和過敏問題,似乎都盡量避免午餐,所以有蠻多的營隊都是只有上午,下午就比較難安排。 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下我們研究了哪些營隊,和4個常見的夏令營的類別。
Thumbnail
這本應該是龍應台出版過最輕、薄、短的著作了。在七十歲的最好時光,應允自己的承諾「做一件超過自己的事」,瀏覽全書彷彿在對都市人上一堂自然圖鑑課,花草有情、田野有愛、莫忘何來。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以來,點閱次數最多的文章就是「大武山下」的讀後感,截至目前閱讀次數是3053次,愛心數有4個。前一陣子在臉書粉絲專頁,偶然發現龍女士新作「走路」讀者見面會的訊息,火速點了參加活動的頁面,然後就沒下文,我還以爲是沒錄取。 簽書會筆記 獨處不見得是孤獨,荒效郊野外 vs 都市叢林
Thumbnail
龍瑛宗在二十六歲時,便以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進攻中央文壇,在這之前他沒有寫作經歷,未參與文學團體,也沒有老師教他怎麼寫小說。他自學而成,是源自於他對文學的喜愛。龍瑛宗在文化氛圍濃厚的日治時代廣泛閱讀,在這份寫於戰後的筆記中,依然保留了一個讀書家對於閱讀的勤奮態度。
Thumbnail
2018年社團讀友們推薦的前五名書本之一,集結了龍應台寫給失智母親應美君的信。 生於1925年的美君,到今年也遇入95歲了。高齡95歲固然令人欣喜,但我很驚訝也很不捨的是,美君居然失智長達20年了!而對於外界似乎全然亳無反應的美君,我也忍不住想,這樣失去靈魂的美君,還是龍應台的母親嗎?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每次要讀老師的書我都戰戰兢兢,這種越喜歡就越緊張的心情很難說明,而且我總是不能一次就讀懂。 今年收到時報的邀請,遇到這本《這個動盪的世界》,是老師親自走過20世紀末世界變化的當下,用雙眼親證當年的巨變所記下的文字。好想知道,當時處在變化的中心,作為一名台灣人,他怎麼看這些變化對於自身的影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ASML於24日公布2023年第四季營收數據,相關數據均優於預期。值得注意的是,Q4的淨接單金額高達92億歐元,較Q3的約26億歐元激增近2.5倍,其中,EUV微影系統訂單高達52億歐元............
Thumbnail
這個暑假沒有回台灣,幫小朋友報名了很多夏令營,好讓大人可以好好工作。但是這邊可能是考慮到飲食安全和過敏問題,似乎都盡量避免午餐,所以有蠻多的營隊都是只有上午,下午就比較難安排。 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下我們研究了哪些營隊,和4個常見的夏令營的類別。
Thumbnail
這本應該是龍應台出版過最輕、薄、短的著作了。在七十歲的最好時光,應允自己的承諾「做一件超過自己的事」,瀏覽全書彷彿在對都市人上一堂自然圖鑑課,花草有情、田野有愛、莫忘何來。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以來,點閱次數最多的文章就是「大武山下」的讀後感,截至目前閱讀次數是3053次,愛心數有4個。前一陣子在臉書粉絲專頁,偶然發現龍女士新作「走路」讀者見面會的訊息,火速點了參加活動的頁面,然後就沒下文,我還以爲是沒錄取。 簽書會筆記 獨處不見得是孤獨,荒效郊野外 vs 都市叢林
Thumbnail
龍瑛宗在二十六歲時,便以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進攻中央文壇,在這之前他沒有寫作經歷,未參與文學團體,也沒有老師教他怎麼寫小說。他自學而成,是源自於他對文學的喜愛。龍瑛宗在文化氛圍濃厚的日治時代廣泛閱讀,在這份寫於戰後的筆記中,依然保留了一個讀書家對於閱讀的勤奮態度。
Thumbnail
2018年社團讀友們推薦的前五名書本之一,集結了龍應台寫給失智母親應美君的信。 生於1925年的美君,到今年也遇入95歲了。高齡95歲固然令人欣喜,但我很驚訝也很不捨的是,美君居然失智長達20年了!而對於外界似乎全然亳無反應的美君,我也忍不住想,這樣失去靈魂的美君,還是龍應台的母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