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讀自然組到大學讀的資訊,從頭到尾選擇的原因就是「我歷史不好,數理比較有趣」,而且感覺「報告比較少,不用一直分組」卻在這個過程中一次次因為不懂「人」而陷入低潮,我始終想不透。
我們華人的教育,課程總以「滿」為目標,被要求要考好成績,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獨自思考的時空,從來不在課程的規劃裡;我們都知道世界很大,卻沒有人帶我們真正了解歷史、文教的累積和人我間的關係。
高三考學測那年,我三不五時跑去輔導室煩負責生涯輔導的老師,拋給他「為什麼我學習只為了那幾個分數、記的東西只為了對應考試設計的題型?」,整整一個學期過去,我仍然沒得到答案。想當然,試也考差了。
雖然最後,我只記得高三班導告訴我「在這個體制下,分數會決定你遇見的人是什麼模樣」。但就這樣,我拿著前一百名的成績入學,再用倒數一百名的成績,還附帶了滿滿的不理解一起畢業。
到了大學當了系學會會長、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還去參加創業人計畫YEF,所有學長姐的分享,無一不脫離「人」,直到活動結束許久,我才明白,所有的發生、過程會帶來的情感、在每一次七嘴八舌的腦力激盪帶來新的進步……一切的產生,都是因為「人」。
但一次次的經歷,我仍然沒辦法理解自己以外的人怎麼會這樣,總以作家王小波的這句「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來告訴自己,卻也只是繼續築起一道鐵牆,將和人的接觸減至最低。
直到這兩天讀了《沙漠玫瑰,怎麼開花》,看到龍應台的分享才稍微可以理解,身而為人,具備一定程度的「人文素養」,有多麼重要;而「素養」指的是內化認知的結果、是知行合一的本體,「人文素養」,是「對人的關懷」。
說著若是缺乏以人為本的進步,充其量也只是「會彈鋼琴的劊子手」罷了。
龍應台帶我認識文學、了解文史哲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和公民意識的形成,如何等同藝術,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提醒了我社會風氣、流行事物到科技的發展,都是出自於「人」。
無論老師、律師、工程師、政客、企業家等等,若在發展的過程中,只求利益和效率,不懂得人生存表面下的艱辛與痛苦、不懂得價值創造的背後,有多少自由被剝奪了,就如醫生只懂利用「死」而習得的術,不懂得要醫治的「生」是什麼模樣,該如何判斷什麼才是對活生生的人最好的選擇、正義又是哪種模樣?
-
這是我第一次看(聽)龍應台演講,他是個很有智慧的人,雖講的是文史哲,卻時刻與現實密不可分,也時刻反思不同時代的隔閡,看到進步的同時也發現了暗處的缺陷。
書裡的最後留下這樣一句話:
「面對全球化和新科技的排山倒海而來,我深覺得我們這幾代人,站在懸崖邊,要不就學會搭橋,要不,就掉下去。」
我想,我不會甘願就這樣掉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