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的小學有間小圖書館,大概就是 1.5間教室的大小而已,藏書不算多;當時的我很熱愛自然科學,電視節目也看了一堆 Discovery 、動物星球、國家地理等頻道,甚至立下目標,以後要當動物學家、生物學家等等,在學校期間,把所有百科類的書籍都看完了,還念了一本法布爾(著有昆蟲記)的傳記。甚至到後來沒東西看了,還開始看起中國史的套書。
小學畢業後課外讀物就中斷了,雖然段段續續也是有念一點名著,不過影響我最大的,還是大學時期瘋狂泡圖書館的日子。那一年認真讀了50本書,還有各種雜誌當年度的每一期我都有讀,印象中有: Cheers 快樂工作人、科學人、天下雜誌、數位時代、甚至是藝術設計類的,可惜現在回想不太起來,當時每次走到圖書館二樓的雜誌區找到位子坐,馬上就開始把 固定看的雜誌區逛一遍,手上也疊出一定的厚度。
要說我很愛看書嗎? 應該說我喜歡吸收知識,或者說我熱愛體驗,任何不同的事物我都想體驗一遍。所以我也很愛看電影、漫畫、電視節目、遊戲,像個海綿一樣汲取著這世界的養分;不過書籍真的是拓展眼界最好的媒介,因為文字相對影像媒體的低成本,一個人就能夠傳達出一整個新的世界觀給陌生人,跨越空間與時間。
科技的進步,讓人人都能拍影片成為自媒體,甚至是製作動畫、各類的數位媒體。但文字還是製作成本最低的媒介,要敘述出一場星際大戰,比拍出動畫、真人電影的成本低太多了;說書影片能用大量相片輔助,不過閱讀文字的體驗本身還是無法取代。
以輸出為目的的輸入?
這個講法我是聽自 閱讀前哨站的 瓦基,雖然我是沒買他的課程,但 Podcast 也持續聽了一陣子。
最近總覺得寫閱讀心得遇到撞牆期,很難好好表達出 一本書帶給我的收穫,因為通常一本書之所以為好書,多少都與我之前看過的書、生活體驗產生共鳴。
如何表達這些觀念產生的連結,進而帶給我的感動,可能要練習卡片盒筆記法,以及一些生產力工具,如 Notion 之類的。
By the way , 有點扯遠了,重點是以輸出為目的的輸入,給自己吸收的各種內容,附加一個輸出的目的;就算只是生活的一張普通照片、時事新聞的無聊想法,有了些東西就丟出來發發廢文。
為了避免太像一個不斷發牢騷的瘋子,就把一些花園生態小觀察丟到沒什麼在用的 Threads,生活日常、科技知識 PO臉書、然後長篇大論的就可以放來 方格子等 部落格。
為了輸出,就會更常的反思,雖然沒多少人看,還是怕會輸出垃圾,造成不必要的碳排放。我甚至回想前陣子看得書和電影,雖然有做筆記,但是因為排隊的閱讀心得已經放到長草了,總感覺停留在腦中的時間特別短,神經脈衝特別少。
成為 殭屍般吞食資訊的水牛? 牛反芻咀嚼的那個臉很符合停止思考的畫面。
最近從的前幾天,我有追蹤的財金KOL發的一篇文,內容是跟我很喜歡的科技 KOL 曼報聊天對話 ,講了一個詞 上進爽 ,概念有點類似前幾年常聽到的知識焦慮,上進爽 ,在我的理解是我們吸收完 無用知事,或者是只有錢花下去買書、課程,所產生的多巴胺滿足。
輸入過多後,腦袋開始超載了,因為吸收進來的那些知識我覺得很重要,獲得了多巴胺,神經元卻一直放電停不下來。我還沒有一個好的方式系統性的呈現那些內容。學了點卡片盒筆記法,之後應該會用幾個有名的數位工具來實踐。
近年來我的社群發文頻率越來越低,主因也是認為沒有一些重大突破能夠分享。
我近期重新強迫自已盡量的多更新點動態資訊,甚至差勁點,分享一些政治新聞看法也行。再極端一點,把社群平台(FB) 變成筆記軟體來用也不錯。用臉書來實踐 卡片盒筆記法,每天的動態就是卡片,累積起來有關連性的卡片,再用方格子等部落格平台彙整出完整的思想架構。
內容少到像是發廢文,這本來是我很厭惡的寫作方式,但確實讓我的思緒放鬆了,而且跟做筆記又不太一樣,因為要直接寫出來給人看,會用心思去反芻內容。逼自己做出比較有深度的筆記,否則書看完了,思緒放久了一後也漸漸耗損了,如同我最近拿 2018~2019(期間共一年)在臉書網誌 寫的讀書心得,回來方格子水文章(一方面臉書的個人網誌功能也收掉了),就成了最近比較有更新的閱讀回溯系列。
回顧過去的閱讀習慣,讀了不少佳作,但重新表達出來卻連原著的 1/10 水準都不到(一方面那陣子特別不穩定,然後又懶)。 那 50本閱讀體驗,確實大大影響了我的價值觀,再重來一次的話,會更用心,或者說及時的寫出每一篇。今年其實也讀到了 3 本稱得上改變我觀念的書,佳作也有好幾本,不過就暫時擱置著,目前還不到時候來寫出那些成長。
環島的體驗也是,寫了兩篇也停了,重新練習把短一點的內容發上臉書後,甚至是因為工作辦了幾場徒步環島分享會後,對於這些經歷慢慢醞釀出不同的想法。
保持輸出,才能更有品質的輸入
淺薄的輸出,也是為了細水長流,雖然看過去寫的內容有時真的慘不忍睹,卻也重新認識了自己一樣;更多總結的話,留到我把閱讀回溯的內容寫完,不過除了那 50本書,有機會的話把更久遠以前讀過的書重新挖出來,可能也是個不錯的題材。
寫作如同將記憶的片段抽取出
待將來回顧時反芻
以未來人的姿態來審視 曾有過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