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框架」:無所不在的排序,為什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限世界中的抉擇

這一篇,我想談一下有關「排序」的話題。

排序是一種經常出現的思維模式,它的存在如此理所當然,以致我們常常忽略它。

排序不是什麼深奧的大學問或技術活。比方來說,桌上有幾個大小不一的石頭,你把它們一個一個拿起來,觀察、把玩一陣子之後,然後把最小的石頭放在最左邊,接著把第二小的放在它右邊,以此類推,石頭按照從小到從大的順序,從左到右整齊地排成一排。

你從左往右一看,可以清楚地看到石頭呈現著一種愈變愈大的整齊劃一感,這種排列方式被稱為「升冪排序(ascending)」。

反之,如果你把最大的石頭放在最左邊,第二大的放在它右邊,如此依序排下來,最右邊就會是最小的石頭。此時你從左看到到右,一樣可以看到一個整齊的規律,只是變成由大到小。這種從大排列到小的排序方式就是「降冪排序(descending)」。

石頭的本質沒有變,只是排列順序改變了之後,在我們的眼裡就呈現出新的樣貌。

我們可以說所謂的排序,就是按照一定的規則,來重新排列所有元素的位置,換句話說就是「依據特定的法則,來重新呈現事物」。

對我們人類而言,排序的更深層意義可以這麼解釋:「讓我們的思維朝著特定的方向流動」。



深植文化與意識中的排序

人類許多的思考框架,都運用到了排序。

最常見的就是我們數東西的時候,常用的 1、2、3、4…… 等自然數的數列。2 比 1 大,所以 2 接在 1 的後面;而 3 又比 2 大,所以在 2 的後面……這就是上面講的升冪排序。

有的時候數列並不代表著彼此之間有大小或數量上的差異,像是學校裡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都會有一個座號,從 1 號、2 號開始一直編下去,這些號碼不代表著同學們彼此間身高或體重等外在條件上的不同,也不代表誰優誰劣,單純就是讓校方管理方便而配給的編號而已。

數列也不一定是用數字來表示,像是中國古代的甲、乙、丙、丁等「天干」,和子、丑、寅、卯等「地支」,就是在阿拉伯數字系統傳進來之前,用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系統。

而十二地支又各自有一種代表動物,像是「子」對應的是「鼠」、「丑」對應的是「牛」……也就是我們中華文化圈所熟知的十二生肖。

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有其深植於文化裡、呈現特定順序的序列概念。像是英語圈裡的 26 個英文字母表(Alphabet),或是日語中的 50 音。當你講 A、B、C、D 的時候,懂英文的人都知道接下來就是 E、F、G;當你提到鼠、牛、虎、兔,華人都會知道你接下來要講龍、蛇、馬、羊。

為什麼 A 的後面是 B,排在鼠後面的是牛,而不是其他的呢?不為什麼,因為千百年來大家都這麼約定俗成而已。

在人類的意識之中,肯定會有某些事物呈現某種特定而不變的規則與順序。這些特定的規則,有可能是先後順序,也可能是彼此之間的大小比較,也有可能只是基於一種習慣,但總之會有個特定的順序。如果沒有順序,那就排出個順序。

這樣子的排序思維,幫我們處理各種事物。



排序:時間與優先順序

舉例來說,在工作職場裡,處理制式化事務時經常會使用到「SOP(標準操作程序)」,它本身就是一種排列思維的應用。

好的管理者在制定 SOP 時,會將整體工作拆分成一個個較為細小的步驟,並按照先後順序排列。必須第一個完成哪個步驟、隨後才可進行哪個其他步驟……這些都會透過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任何剛進這個工作崗位的新人只要看 SOP 之後,都可以迅速達成一定的熟練度和工作品質。

另一個例子是「行程表(Schedule)」,可說是時間管理的基本工具,幫助我們安排與組織日復一日的任務項目。時間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必定會依序發生的事物,把工作與任務與時間段綁定、並且在行程表上視覺化的方式排列而呈現,是最直觀也最基本的時間管理方式。

以上是本身就經過排序的思考框架案例,另外也有些思考框架則是幫助人類排列事物的順序,像是同樣也在時間管理上經常運用到的「艾森豪決策矩陣(Eisenhower Decision Matrix)」。

raw-image

(以上圖片摘自於《超級思維》)

如圖所示,它透過「重要度」與「緊急度」兩個維度,劃分出了「重要且緊急」、「重要而不緊急」、「不重要而緊急」和「不重要且不緊急」四個象限。然後,依據這四個象限把所有的工作任務分門別類,來訂定出哪些任務的優先順位要排第一、哪些要排第二、第三……以此類推,排出一個待辦工作清表,這本身就是一個序列。

如果有任務被歸類在「不重要且不緊急」的象限裡,建議完全排除於序列之外,避免去處理它。這也是排序的一部分。



上下階層關係 & 與優先順序

排序也不只是先來後到的順序,也可以是上下從屬的階層關係。

例如說,心理學家在試圖瞭解人類內心最深層的原動力之時,發展出了「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將人類各種對於心理上與物質上的需求劃分出了不同層級。這個理論認為,如果要完全發揮人類的潛能,必須先滿足他/她各種層級的基本需求。

raw-image

(以上圖片摘自於《超級思維》)

從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也就是維持基本生命運作的食物與水開始,再上一層則是尋求足夠庇護與舒適感的「安全感需求」,再往上層則是「愛與歸屬感需求」、以及「自尊需求」,最頂端的一層才是人類的最高級別原動力:「自我實現」。

這個理論認為,真的要讓一個人有動力去最高境界的自我實現,就必須滿足他所有以下層級的需求。尤其是生理需求,在其他基本需求如果都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再怎麼跟他提倡高大上的人生觀和崇高的理想,都是高談闊論。

有的時候,這個理論也代表著優先順序,在不同的情況下裡,人類的基本需求會有不同的優先順序,決定了精力和資源主要該花費在哪個部分。

例如說當戰亂發生,我們處在一個顛沛流離的特殊狀況,連下一頓飯在哪裡都不知道,這個時候我們的第一要務是確保足夠的食物和乾淨水源,什麼戀愛、歸屬感和自我實現,都不是眼前生存問題還沒搞定之前該想的事。

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結語

為什麼人會需要去排東西的順序呢?以上舉的許多例子都指向一個答案:「因為有限」。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們每次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不能同時做所有事情。

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並沒有無窮無盡的時間來慢慢地做所有的事情,總有一天我們的時間會到……

因為有限,所以人學會了「取捨」。因為要取捨,必須要學會排出優先順序。

為何人會去對事物排序?除了讓自己有限的思緒和能力朝向特定的方向流動,我想有時也許是基於一種無奈。

一種對自己有限的生命感到行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


44會員
65內容數
以簡明的文字,探索心智、思考與知識的本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eorge 的其他內容
每逢過年過節,面對家中那些堆積如山的雜物,你想趁機來個久違的大掃除。首先你把那些物品都集中在一起,一個一個拿起來,斟酌該歸類為「冬季衣物」、「夏天衣物」、「客廳用」、「廚房」、「重要回憶」等哪個比較好。剩下來未被歸類的物品,多半是不會再需要用到了,看是要捐贈他人或是直接丟掉。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擅長
每逢過年過節,面對家中那些堆積如山的雜物,你想趁機來個久違的大掃除。首先你把那些物品都集中在一起,一個一個拿起來,斟酌該歸類為「冬季衣物」、「夏天衣物」、「客廳用」、「廚房」、「重要回憶」等哪個比較好。剩下來未被歸類的物品,多半是不會再需要用到了,看是要捐贈他人或是直接丟掉。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擅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造局者》是一本深具洞察力的好書,不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有關框架思維的理念,更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和例證,透過分享書中的概念和案例,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複雜的問題,強力推薦給所有渴望提升思考能力、深化洞察力的人。
Thumbnail
因為有限,成就無限;因為缺憾,成就完美。
Thumbnail
免費迷因圖|免費AI人聲|網路世代比的是無框架思考,不是執著在工具。 網路世上所有的議題,除了謾罵批評、高談闊論、關我屁事之外,還是有不錯的角度,變成是有意義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在演進的,所有的商業行為與創新也是這樣在演進的。 太執著框架與正確合理性,往往會走向衰退。不是嗎?
Thumbnail
我們求知若渴, 然而實際上當我們找到了解方,卻只想要依樣畫葫蘆,將事情完成而已。複製成功的模式,我們頂多也跟你複製的那個成功人士一樣,做出一樣的東西、想出一樣的點子而已。 好奇心如果只用在複製這些模式,我們也無法突破瓶頸、 讓自己變得更好。讓好奇心轉變、昇華成為一個真實 、美好未來想像。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創造力是最重要的領導特質,忌標準答案與經驗框架!舉凡在職場、生活中,人人都該擁有跳出框架束縛的能力,並持續保持創意思維。說起來容易,那具體該怎麼實踐呢?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造局者》是一本深具洞察力的好書,不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有關框架思維的理念,更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和例證,透過分享書中的概念和案例,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複雜的問題,強力推薦給所有渴望提升思考能力、深化洞察力的人。
Thumbnail
因為有限,成就無限;因為缺憾,成就完美。
Thumbnail
免費迷因圖|免費AI人聲|網路世代比的是無框架思考,不是執著在工具。 網路世上所有的議題,除了謾罵批評、高談闊論、關我屁事之外,還是有不錯的角度,變成是有意義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在演進的,所有的商業行為與創新也是這樣在演進的。 太執著框架與正確合理性,往往會走向衰退。不是嗎?
Thumbnail
我們求知若渴, 然而實際上當我們找到了解方,卻只想要依樣畫葫蘆,將事情完成而已。複製成功的模式,我們頂多也跟你複製的那個成功人士一樣,做出一樣的東西、想出一樣的點子而已。 好奇心如果只用在複製這些模式,我們也無法突破瓶頸、 讓自己變得更好。讓好奇心轉變、昇華成為一個真實 、美好未來想像。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創造力是最重要的領導特質,忌標準答案與經驗框架!舉凡在職場、生活中,人人都該擁有跳出框架束縛的能力,並持續保持創意思維。說起來容易,那具體該怎麼實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