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喝手沖咖啡的習慣是孩子出生的那一年...
換了新工作環境,學習新業務、當奶爸,每天感覺累累的,難道人生就是這麼苦(還是以前過太爽?)。所幸家裡有太太與長輩,辦公室也有熱心的前輩,還包含會手沖咖啡的前輩,就讓喝苦沖淡內心的苦XD
當年,一天可以喝到兩輪,約略知道咖啡也有中淺焙的酸感,喝咖啡其實不會比喝茶貴
這幾年則是看到身邊同事有會手沖還泡去學烘豆,就覺得納悶,咖啡也太費工,花招太多,怎麼有人「回不去了」,豆子、磨豆機都一直往上進階,甚至想要自己掌握豆子的深淺度???
好,這邊就要拉回來本篇主題的手沖,因為上一段提到許多因素,所以來回顧手沖課老師整理的一些重點,再聊聊他的心法
(警語:各門派不同,擁有基本科學基礎後,請自行搭配自己的信念與實際沖泡環境~)
簡單來說,味覺由前端感受為甜、鹹、酸、苦(對,回甘是舌頭後端),如果要二分法酸或是苦,要注意的方向就不同,例如我要酸感明顯的咖啡
或是反過來說,要有一杯焦香的咖啡,就反向操作,思考如何讓它充分展現自我,甚至過度淬取!
上課之前,我只有看過幾本書,擁有基本概念,僅知道手沖就是慢慢繞圈圈注水,不要沖到杯壁,否則水跟我一樣懶惰就會走自己的路,不願意去滋潤咖啡成為咖啡水。因此,我的體悟,老師的心法就是
讓每一滴水充分淬出咖啡的精華
作法就是
泡茶經驗幾十年的長輩聽到我去學沖咖啡,好奇跟我閒聊,言談中,他也是知道可以茶葉沖泡可以這麼細緻,因為他們也是講究水質,不過又回頭說人生何必這麼執著,好喝不就好了?對阿,好喝就好了,這麼花俏、執著幹嘛?
不過在用不同角度來說,或許學手沖的我處於「見山是山」,長輩與江老師早已「見山不是山」。
---
-買茶
-買咖啡
-本文課程的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