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擁有智慧型手機的美國人超過百分之八十,每人平均約看手機五十次。起床時看社群貼文、搭大眾運輸時回客戶訊息、休閒時刻看Netflix,我們生活處處是數位科技的身影,而伴隨數位科技發展的,不僅有生活型態的改變,還有大數據提取與分析的「數據代理公司」(此一全球性產業的市場規模高達數十億美元),故有人稱之為「資訊經濟」時代,然更多人稱為「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時代。
數位科技襄助下,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作者於本書中也有概略地提及加速生活帶來的好處,這或許也是我們都共同認識到的結果。然而,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加速科技並未釋放時間,反而是「填滿時間」,這讓勞工的工作壓力增加,休閒也仿佛是「等待工作」的時間;此外,強調速度的同時也讓kairos(希臘文,意即「明智行動的正確時機」)被限制,換言之,人們欠缺時間反省、思考、理性斟酌,而不得不即刻地下決斷。
本書作者提出「慢運算」的概念,希望我們能重新掌握對時間的控制能力。具體落實的情形如同法國的員工離線權、義大利建築工作室Space Caviar呼籲在建築裡納入「選擇性電磁自主空間」,打造慢運算空間。
在享受便捷的數位科技的背後,我們的數位足跡被未獲同意地截取,甚至成為交易的客體,我們的數據主權被蠶食鯨吞,然而我們卻未曾察覺,更遑論對此採取行動。正如本書封面所寫道「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此一問題已然成為本世紀重要的課題之一。
Google無限期地儲存你的每一筆數據、Facebook將你的按讚及分享等互動都記錄下來,這些數位足跡(footprints)被搜集的過程,學術界稱之為「數據化」,而數據化所造成的便是「監控資本主義」。不僅僅是網路世界,攝影機附設車牌號碼辨識(automatic number plate recognition, ANPR)以監控車輛移動、公用Wi-Fi能識別連上線的數位裝置,掌握其於站點間之移動情形、大樓內的智慧卡片得以監控人員於空間內的移動(大眾運輸亦同)。我們的數位足跡是零碎且分散的,數據仲介公司在此便扮演重要的角色,蒐集並分析特定個資種類,甚至建立預測模型、勸誘我們實施特定行為。
隱私權研究學者Daniel Solove認為:
一、人們不會閱讀隱私權政策;二、如果有人去讀,他們也看不懂;三、如果有人去讀且看得懂,他們通常缺乏足夠的背景知識,以至於無法做出有依據的選擇;四、如果有人去讀,不但看得懂,也能做出有依據的選擇,他們的選擇會被各種決策困難扭曲。
被視為隱私和資料保護的兩大基石,卻時常被企業所規避,而在「免費服務」的誘惑下,個人也自願地將資料拱手他人。同意後的個資如何被使用,由企業全權掌控,個人的同意彷彿成為企業的免責聲明。正因如此,才促生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藉以調整企業與個人間的權力不平衡關係。
科技設計人員和編碼人員若缺乏多樣性,可能加深偏見和歧視,如Google曾引進一項臉部辨識功能,將黑人女性辨識為大猩猩、美國採取地預測型治安科技加強種族特徵分析,使黑人男性更容易受警方注意。而企業運用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同樣可能產生差別待遇,如企業根據居住地進行消費者的社會分類、企業透過特徵分析試圖預測個人的信用風險,或有零售業者透過個人資料分析,給予瀏覽同一網站的消費者提供不同價格購買相同產品,其目的提高消費者最佳花費金額。
此外,預測式特徵分析已構成所謂的「預測性隱私傷害(predictive privacy harms)」,如因檢視社群媒體而被預測性傾向、根據購買物品預測懷孕,許多預測涉及敏感性的個資,若使用不當可能對個人隱私造成嚴重影響,更可能演變成「數據決定論(data determinism)」,如芝加哥警方透過預測模型,對某些人民加強訪查,因為數據分析結果認為他/她「可能會犯罪」。
「數據主權」係指數據主體得對自己相關的數據保留部分控制權;在數據提取機制中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且政府及企業皆應肯認數據主權是我們的合法權利。誠如本書作者所言:「雖然隱私在爭辯中往往被設定為全有或全無的詞彙,現實裡的隱私卻充滿灰色地帶…而且隱私和經濟發展、國家安全不是互相矛盾的關係。」受到強烈干預的數據主權,訴諸的不僅是法律規範、公民運動團體倡議或企業自律,更仰賴個人的努力!
本書架構明確,內容聚焦在數位科技下所面臨到的「過於快速的生活」及「受監控的生活」兩個主要問題。筆者認為,本書兼具學術性質,語句精煉,且旁徵博引許多案例。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數位主權已然成為全球性的議題,從法治面上來看,《歐盟基本權利憲章》及各國憲法也都將隱私權作為基本權利之一,而近期歐盟也實施相關法案(可參考🇪🇺歐盟《數位服務法案》),期盼能更保障隱私及資訊自主權。若平時對這類型的議題甚少關注的人,本書的篇幅不多然內容豐富,十分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