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很快又要過去了,身為大二的我,時間已經快要過一半了,因此今天與各位分享近期我對於自我大學生涯的體悟與感想,也是我的一部分覆盤。
在開始前,想問問大家:「在上大學前,你對於大學的想像是什麼呢?」
可能是悠閒輕鬆的大學生活或是進入了另一個自由的世界呢?!
雖然我在高中時聽了不少學長姊所說的大學「真面目」,但我還是懷抱著有類似的想像情懷。但至少,身為在鄉村長大的我,能夠到大城市自己生活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了,因此當時還是高三的我對於「上大學」是無比的熱情!
然而,我與大部分人一樣,在上大學後面臨了想像中的落差,除了遇到生活等等問題,最深刻的感受是「學歷感」變重了。
大家都是從同個教育體制出來的、生在「成績論」的環境中。大學之前,因為指標單一,只有成績、學校這個眼光,會常常因為習慣以成績來判斷自我與他人的價值。
( 當然,這種成績論很像一種毒素,沒有刻意的經歷更多人事物,以及時間的淡化,是很難消化掉的。)
因此,在大一時,我的「成績指標習慣」還沒有很好的改過來。我開始對於自身的學歷感到不滿意,一心一意追求更好的「校名」,再加上一些生涯探索的原因,我想考「轉學考」到更好的學校。
而後,也因為我需要為轉學考備考的關係常常到政大讀書,以及在台大也有加入服務性社團,因而接觸了不少頂大的朋友。而隨著我漸漸的與頂大朋友們接觸後,我發現他們也不是我想像中的完美,他們也和大部分人一樣都有著普通人的煩惱和壓力,也會煩惱中餐晚餐吃什麼 (或者不知道吃什麼) 。
所以,這件事讓我的內在「成績論」的毒素消化了一半,再加上我和這些朋友們處的挺好的,發現到其實我也沒有比他們差到哪裡去,甚至覺得我是那裡的學生了,因此我可以用很平等的心與他們相處。
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以及我常來往頂大學校,之前我在鄉村的所養成的頂大光環感,以及自我的自卑感漸漸消退了許多。雖然轉學考沒有如願考過,但這或許是幫助我「轉念」的機會過程。
這也讓我更確信一個觀點:「學習只怕有心人,實質上沒有學歷成績的限制。」當我試著將自己定位為「長跑型學習者」時,不怕一時落後人家,只要抓到機會可以學的,我都盡力藉此機會當成學習過程。
而在大二剛考完轉學考失利後,我進入了一陣子生涯迷惘。對於資管領域,我喜歡做專案,雖然課業還過得去,但和同儕相比則無明顯的優勢差距。對於較深一點如算法、資料結構等內容則興趣平平,不會有多餘的熱情時間繼續鑽研它。而資訊領域要做的好,算法、資料結構又是很關鍵的部分。
我起了個念頭:「如果我要在這個領域有所成績,這或許不是我的賽道,只能謀個一般的工作而已。」
然而,我對中文、中華文化領域就一直保有熱情,也想為「傳播中華文化,使中華文化智慧利益更多人」的這個理想去做努力,與實踐探索。
因此,大二時我透過兼職、閱讀前輩文章、詢問人生方向的過程中,開始找尋「從事什麼工作?」、「工作是否適合自己?」、「自己要專精哪個領域?」等等職涯問題的答案。
在大二我明確意識到,這些職涯問題,以及能力與經驗的培養對我而言變的更為重要,學歷的重要性變得淡化許多。
我仍記得有位「大人學」的聽眾聽完講者回答我生涯迷惘問題的集數後,寫信回覆給我一句話讓我很受啟發:「大學就是一個讓你廣泛探索的地方,不要畏首畏尾,把握這些失敗成本較低的探索機會!」
我想,以上這句話也是我為何往找尋職涯方向的原因之一吧。此外,集數在文章下方,有興趣者可以收聽~
最後,我想大學的階段就如晏殊《蝶戀花》所說的一樣:
「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
碧樹的葉子經歷了秋風吹落,有如困境即將到來。我們形單影隻地獨上高樓,有如獨自探索著生涯可能性,而後走上了高處,望盡自己所經歷、走過的「天涯路」。
學歷如何、念什麼科系也罷,著重在提升自我,找到自己真心所求,並予以探索實踐它。成為一位長跑、持續學習的人,為大眾社會「實際解決問題」,這才是使我們真正改變、脫胎換骨的因素,而非戰學歷、分科系高下的表面功夫。
讓大學所經歷的這些「天涯路」,成為一種獨特的經驗與體悟,我們會在過程的履行中漸漸發現自己。
我常常告訴自己:「不要急。」不急於現在就一蹴而就。在每個階段好好去試、付出、檢討,再做優化,每次選擇都讓自己更好就對了!
---
EP386 你的人生願景只是願望?你的優勢足夠輾壓他人嗎?認清你自以為的「#願景」與「#優勢」|大人的Small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