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渴望被聽見!做了啥事、喜歡當獨行俠、念不完的核心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距離上次更新,已過了超過一週。為了避免大家以為我死了,我必須給一個交代。

突如其來的流量,使我受寵若驚,並開始擔心交不出同樣程度的作品--明明之前還大言不慚地說要莫忘初衷。拖著拖著,或許週更也行?(扶不上牆的懶泥)

而且原本說好要介紹遊戲,但我卻還沒開始玩(360度鞠躬道歉),各位可以先玩玩看,連結放在最後。



做了啥事

快年尾了,不少人會有“沒做什麼事一年又過了”的感覺。但有沒有可能,只是忘了?肯定會遇到很多瑣碎的小事,但沒有記憶點,等驀然回首,只剩一場空。


所以,記錄一下這週做了什麼:

  • 搭捷運去買蛋糕
  • 搭公車去算命
  • 搭公車去酒吧
  • 搭捷運去酒吧讀書(?)
  • 翹課去買雞蛋糕
  • 翹課去看醫生
  • 翹課去追鴿子
  • 翹課去……


除此之外,還做了比翹課、喝酒還惡劣的事,當然……

這是我的秘密,秘密該有所保留

-by一部電影你get到了嗎




喜歡一個人

回過神來才發現,以上這些都是自己達成的。好像從小時候便喜歡一個人,一個人上廁所、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因為不用顧慮到別人、看別人臉色,也可以按自己的步速。可以走很快,也可以慢慢游移。




照自己的步調

或許這可以應用到整個人生裡。最近在準備學測特別有感,有些人一個暑假就念完一輪,但我是念得特別特別慢的人,一旦比較起來便非常焦慮。我的醫師給我的解答是:

按照自己的步調。慢慢來,比較快


而讀書到何時、幾歲工作、結婚,沒有標準答案亦無法因此而否定你,更無須自我懷疑、自我厭惡

每個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慮有人比你提前擁有ㄧ《這世界很好,你也不差》


我們都渴望被聽見

不過,雖然不想承認,有時候我還是需要朋友、需要被聽見,而朋友們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不小心被傷到也是有可能--如果你因此封閉自己,你並不孤單


即使遇見和自己非常相近的人,對方也不一定願意傾聽;即使對面坐的是醫師,訴說時也總有所保留。

這使我我忽然想起,

希望自己的情緒被聽見,也是我來方格子的原因之一吧。寫emo文、求關注,並不是件可恥的事,而是個正常的心理需求,就像寒冬裡渴望一杯熱可可,和一個溫暖的擁抱。



最後

預告一下下次的寫作方向,(只是個大概,我怕我又食言)

  • 如果快樂買得起,不論多少都覺得划算
  • 神經精神病的禮物
  • 所以為啥要去酒吧念書??是不是有病?

(是)



遊戲:The Corridor

本來是看別人介紹,過程很幽默,但結局意想不到的暖心!(尤其是創作者們會狠狠共鳴)覺得自己一定要分享,但後來發現要錢。是不貴,但網路上花錢買遊戲會被爸媽發現吧。心得部分先推遲了(對不起!),推薦直接看別人玩👌


一名學測生的日誌,裡面沒有讀書方法或精美筆記,只有頹廢考生的沉重告白、單戀失敗者的容貌焦慮。希望想不開的孤獨靈魂們,在Google「想死」的時候,能多一份慰藉、多一個懂你的人。用以記錄生活,可能會很負面,也可能出現一絲希望。可能是我想太多、命太好、玻璃心,但請您看看就好。*不會自殺,我還沒走到那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驅使你開始做某件事的初衷是什麼? 如果能一直記住這個初衷,是否就能一直堅持下去? 這是我剛開始創作時,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之前發了三篇文章,寫作過程中是愉悅的,但發佈後總是忍不住一直刷新,看看右上角的鈴鐺有沒有紅點點。一旦出現有人按愛心,便喜上眉梢;反之,則失落之情油然而生。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高三學測前,我翹課了 在大家如火如荼地衝刺時,我逃跑了 逃到一個無人認識我的地方 踏出校園的那刻 我大肆地吞吐自由 享受冬天和煦的愜意 我搭上33號快艇 目送學校漸漸遠去 隨之進入鬱鬱蔥蔥的樹林 遇見懶洋洋的狗 看見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子野餐 陽光的金黃灑在嘻笑聲中 在童年的天真爛漫中閃爍
在我透露想死的念頭後,開始面對不同人的「幫助」,開始把身體裡最脆弱、最無解的部分公諸於眾。 不知道是我本來就很玻璃心, 還是因我早已被自己傷得千創百孔, 又或者,只是因為我不想聽那些話…… 我時常在諮詢時感到更加悲傷、孤獨。 並開使戴上開朗的面具,假扮成正常人,以自己的演技與扭曲為豪。
驅使你開始做某件事的初衷是什麼? 如果能一直記住這個初衷,是否就能一直堅持下去? 這是我剛開始創作時,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之前發了三篇文章,寫作過程中是愉悅的,但發佈後總是忍不住一直刷新,看看右上角的鈴鐺有沒有紅點點。一旦出現有人按愛心,便喜上眉梢;反之,則失落之情油然而生。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高三學測前,我翹課了 在大家如火如荼地衝刺時,我逃跑了 逃到一個無人認識我的地方 踏出校園的那刻 我大肆地吞吐自由 享受冬天和煦的愜意 我搭上33號快艇 目送學校漸漸遠去 隨之進入鬱鬱蔥蔥的樹林 遇見懶洋洋的狗 看見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子野餐 陽光的金黃灑在嘻笑聲中 在童年的天真爛漫中閃爍
在我透露想死的念頭後,開始面對不同人的「幫助」,開始把身體裡最脆弱、最無解的部分公諸於眾。 不知道是我本來就很玻璃心, 還是因我早已被自己傷得千創百孔, 又或者,只是因為我不想聽那些話…… 我時常在諮詢時感到更加悲傷、孤獨。 並開使戴上開朗的面具,假扮成正常人,以自己的演技與扭曲為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身為學障,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些,對我打著發揮愛心的名號,實際上是特別喜歡可憐身障者的人。從小到大我遇過最多的,就是想要透過幫助身障者,來讓自己看起來像好人的人。他們大部分是有著自卑的性格,或者缺乏在他人面前表現的機會,所以想藉由幫助身障者,來讓自己自動被貼上樂於助人的標籤,藉此營造出一個好的人射。
Thumbnail
關於《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故事的主軸主要圍繞在天文的一項重要學說的發現,也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說」又稱「地動說」,由於這個學說違背了聖經當中所提及的神學思想,因此研究這個學說的人就會被當作是異端抓起來嚴刑拷打,不服從者亦或是再犯者,直接以死刑伺候。 當美好與真理相會 後記
Thumbnail
哼!結束居家辦公我就離職,高達將近一半科技巨頭的員工表示如果現在結束居家辦公要他們重返辦公室,將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高薪與夢幻的辦公室似乎不再是吸引員工的第一要件,經過疫情長期的影響,嘗試過居家辦公的彈性與效率,我們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的意義,公司也應該制定出新的辦公模式。
Thumbnail
很難相信這部電影已經是快三年前的電影了,最近又在Netflix重溫一遍,和一開始看的感受有所不同,對於《峇里島》的歌曲也有更深的感觸… 雖然說這是一部很明顯”涉略”同志議題的電影,但我覺得可以把框架再放大一些,將切入的角度探討在:渴望,不論是劉三蓮渴望宋正遠的愛情,或是阿傑渴望不用被社會框架所限制的
Thumbnail
一瞬間,男孩都轉成了男人,一瞬間,過不去的突然都過去了,一瞬間,滿是缺陷的家也在眾人將心底話攤開之後逐漸成為彼此心中無可取代的美好存在,電影便繼續講述這群心態上並無太多長進的大孩子準備踏入成人世界的過渡期。
Thumbnail
這本書是近期讀來,最喜歡的一本。概略來說,作者是一位心理師,談面對病人,以及自己也找上心理師的過程,在這兩者身分轉換之間,病人和自己(也是病人)越來越靠近、釐清、體悟自己。
Thumbnail
如果哪一天,你拿起手機,再也沒有能夠撥打的對象,也沒有人會打給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會不會有一種空空的,彷彿自己從人間消失的感覺? 這或許就是人們為何努力的原因吧,因為我們,渴望被記得、渴望被放在心上。
Thumbnail
延續2014年《私刑教育》的故事,主角勞勃麥考持續著他在暗地裡伸張正義、替無辜平民打抱不平的私刑者行為,只是這回成為了一位lyft派遣司機,並在他那輛雪佛蘭中,看盡了人生百態。我們能夠在《私刑教育2》中再度看到勞勃一角如何拯救受迫害者的過程,感受到社會上的人情冷暖。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身為學障,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些,對我打著發揮愛心的名號,實際上是特別喜歡可憐身障者的人。從小到大我遇過最多的,就是想要透過幫助身障者,來讓自己看起來像好人的人。他們大部分是有著自卑的性格,或者缺乏在他人面前表現的機會,所以想藉由幫助身障者,來讓自己自動被貼上樂於助人的標籤,藉此營造出一個好的人射。
Thumbnail
關於《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故事的主軸主要圍繞在天文的一項重要學說的發現,也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說」又稱「地動說」,由於這個學說違背了聖經當中所提及的神學思想,因此研究這個學說的人就會被當作是異端抓起來嚴刑拷打,不服從者亦或是再犯者,直接以死刑伺候。 當美好與真理相會 後記
Thumbnail
哼!結束居家辦公我就離職,高達將近一半科技巨頭的員工表示如果現在結束居家辦公要他們重返辦公室,將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高薪與夢幻的辦公室似乎不再是吸引員工的第一要件,經過疫情長期的影響,嘗試過居家辦公的彈性與效率,我們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的意義,公司也應該制定出新的辦公模式。
Thumbnail
很難相信這部電影已經是快三年前的電影了,最近又在Netflix重溫一遍,和一開始看的感受有所不同,對於《峇里島》的歌曲也有更深的感觸… 雖然說這是一部很明顯”涉略”同志議題的電影,但我覺得可以把框架再放大一些,將切入的角度探討在:渴望,不論是劉三蓮渴望宋正遠的愛情,或是阿傑渴望不用被社會框架所限制的
Thumbnail
一瞬間,男孩都轉成了男人,一瞬間,過不去的突然都過去了,一瞬間,滿是缺陷的家也在眾人將心底話攤開之後逐漸成為彼此心中無可取代的美好存在,電影便繼續講述這群心態上並無太多長進的大孩子準備踏入成人世界的過渡期。
Thumbnail
這本書是近期讀來,最喜歡的一本。概略來說,作者是一位心理師,談面對病人,以及自己也找上心理師的過程,在這兩者身分轉換之間,病人和自己(也是病人)越來越靠近、釐清、體悟自己。
Thumbnail
如果哪一天,你拿起手機,再也沒有能夠撥打的對象,也沒有人會打給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會不會有一種空空的,彷彿自己從人間消失的感覺? 這或許就是人們為何努力的原因吧,因為我們,渴望被記得、渴望被放在心上。
Thumbnail
延續2014年《私刑教育》的故事,主角勞勃麥考持續著他在暗地裡伸張正義、替無辜平民打抱不平的私刑者行為,只是這回成為了一位lyft派遣司機,並在他那輛雪佛蘭中,看盡了人生百態。我們能夠在《私刑教育2》中再度看到勞勃一角如何拯救受迫害者的過程,感受到社會上的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