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作者:宋友文
提到中式的建築領域與研究脈絡已不再是新鮮之事,舉凡各座古城,遠至唐代長安、宋代汴京,充滿夢華想像,近至象徵明清帝王輝煌霸氣之紫禁城,江南蘇州精緻優雅之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一張張景片總令人心生嚮往,其中所含藏之底蘊與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並不然,審美是一把鑰匙,只要握著它,便能開啟一扇通往時間寶庫的大門。
在現今,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之中都會區的我們,或許生活壓力大、或許身心喘不過氣,林園的存在成為一個釋放想像的出口:假山池水、水榭亭臺、牌匾書畫、木雕磚刻、彩繪漏窗、燕尾楹樑……在步移之中,不僅僅是景色變化,人也跟著想像聯翩,心緒得以自由,或許在轉角,柳夢梅便遇見了杜麗娘,再一個轉身,賈寶玉又見到了林黛玉,形形色色的文學作品、詩詞歌賦、戲曲樂音,因園林的存在,有了一個著力點,古典,也可以很現代,想像力就是一雙翅膀,帶著我們穿越時空,漢唐明清,恣意遨遊。
身為一個中文人,喜愛中國風自是無可厚非,唐詩宋詞、戲曲國樂、衣飾珍藏、影視遊戲愛好,在生活中的比例並不低;而身為一個板橋人,林本源園邸(後簡稱林園)的故事從小聽到大,其風華轉變也看在眼裡,當然也常常跟其他友人分享箇中奧妙,嘆只嘆知音稀落,時間有限,內涵過深;然而獨自遊賞,沉澱心靈,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林園四種造景法:借景(從園外借景)、對景(從對面相望)、框景(以窗框造景)、障景(以建物障蔽),不一而足。
傳言在早期,官商雲集,題詩牆上熱鬧不已,登上「觀稼樓」可遠望至觀音山腳下,沃野平原、阡陌縱橫、農牛勤耕之景象,當然登樓者具備富甲一方睥睨群雄之心,惟因時代演變,高樓參天,借景之法已不復見;對景在林園中也有所運用,「方鑑齋」命名之由來取自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借詩之意,此處是讀書之所,抑是騷人墨客吟詠唱和之處,水院迴廊的共鳴佳,而有戲亭設置,搭配曲橋與假山,景緻豐富有致。框景是筆者最喜愛的造景法,不論是從室內隔著窗框往外拍、還是站在長廊的小門盡頭掌鏡、或是透過各色富有吉祥意涵的漏窗窺探窗後之景致,每一個剎那皆是永恆,室內室外明與暗的對比,頗具張力。至於障景,林園中有一「橫虹臥月」橋,因弧形橋面如虹,拱形門洞如半月而命名,此橋屏障了內園與外園,營造出視覺層次與悠遠的意境感。當然林本源園邸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範疇,留待旅人的那雙發現之眼去體悟。
身為一個臺灣人,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走出枋橋城,探訪全臺灣,按圖索驥,並憑藉過往的所學知識,一個不小心也常常往同類型的地方鑽,舉凡臺北孔廟、林安泰古厝、故宮至善園;
宜蘭傳統藝術中心;臺中耕讀園、春水堂(全臺茶樓蒐集中)、霧峰的林家花園;嘉義竹居茶樓;臺南的藝術大學、赤崁樓、孔廟(其餘道教寺廟建築可另行開篇論之)……,筆者甚至想蒐集帳面上所記之臺灣四大名園:新竹北郭園(或潛園)、板橋林本源園邸、霧峰萊園、臺南吳園,其中新竹北郭園已經消失在歷史洪流當中,臺南吳園也只剩些許風貌,令人嗟嘆唏噓,反過頭來這也才明白家鄉的文化資產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是多麼彌足珍貴。
臺灣的園林特色,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既有中國古典的元素,亦有西洋風與南洋風的影子,這當然是歷史上與各文化交流以及航海性格的影響,在開港通商後,大帆揚起,除了貨物的互通有無之外,建築也受到了影響,例如林本源園邸汲古書屋的屋頂有「升官發財」之意,推測是受了南洋外邦建築的影響;霧峰萊園內的五桂樓為中西合併的風格,19世紀的繁華與輝煌,隨著時間齒輪的推演,吾人如今僅能憑藉所留下之建築感知一二了。
作者簡介:
宋友文,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文學碩士,研究現代詩,如同一隻織蠶,以啃食文字維生;求學時經常聆賞傳統戲曲,並鍾情古箏,習箏,以箏會友,並於魏德棟教授帶領之下,持續浸淫在藝文美學領域,至今仍矢志打磨指尖中。目前在小學裡教授自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