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上學期結束前,參與了一場由師範大學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所長 林儷蓉教授舉辦的「音樂生命回顧」工作坊,獲益良多,因此也加入一些想法,整理成一篇文章分享,特別推薦給社區據點或長照機構工作者、關心父母晚年生活品質子女讀者,文章重點如下:
心理分析學家艾力克森(Erik H. Erikson)提出的生命週期理論中,高齡者生命議題為自我統整。若沒有辨法面對並且花時間處理,就可能比較容易會進入焦慮、憂鬱的狀況。
在生命回顧的過程中,長輩訴說的內容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實,但不重要。生命回顧的重點在於,長輩如何看待和解讀他們的人生故事和經歷。
通常人對於20-30歲時期所聆聽的歌曲會最有印象,因此長輩們在20-30歲時期,當時常會聆聽流行的歌曲,容易喚起他們的回憶,歌詞中的句子和詞語,自然也能成為生命回顧的切入點。
許多子女希望父母晚年能擁有好的生活品質,但往往忽略了心靈層面的需求。生命回顧,能讓長者回顧生命歷程,找到生命的意義,是晚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環。
相信你身邊有些親人或長輩,始終對於過去某個人生事件放不下,始終無法從虧欠、悔恨、埋怨等等情緒走出,曾聽過一個長輩個案,他年輕時是個單親媽媽,為了扶養三個小孩長大,過去一直努力賺錢,後來家裡經濟狀況終於好轉,但媽媽也不知該如何建立與修補子女關係,因此與子女關係越走越遠,這件事是他就算失智了,也一直對於這件事耿耿於懷。
心理分析學家艾力克森(Erik H. Erikson)所提出的生命週期理論包含八大階段,每個階段都代表著一個人的生命發展過程,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每個生命週期都有其所要面對的課題與要養成的能力。
高齡者的生命任務與議題,就是需要進行自我統整,以獲得「智慧」,換個更落地的說法,就是長者對於過去發生那些憾事是否能夠放下,是否可以接納身體衰退、年老角色轉換、死亡等等議題。而這些課題都是蠻 hardcore,並且需要時間適應與慢慢消化的,若沒有辨法面對並且花時間處理,就可能比較容易會進入焦慮、憂鬱的狀況。
生命回顧和現在蠻常聽到的一個詞「懷舊」有什麼差別呢?根據教授上課的分享,懷舊是個大帽子,也包含生命回顧,並且懷舊是可以發生在生命任何一個時期,我感覺現在年末春初時段,蠻多人在網路分享自己的年度回顧,也算是一種懷舊吧。
然而生命回顧與懷舊不同,它更有系統、有目的性地回顧過去,特別是衝突的部分。並且期待透由自我調適與整合,讓他們有機會重整認知,放下遺憾。但要達成這個目標,實際上不簡單,也需要特別有經驗的人來帶領。
上課中,印象特別深刻的分享是,在進行生命回顧的過程中,長輩訴說的內容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實,但這並不重要,我們不應糾正或質疑他們,特別是有家屬在場的情境,很容易不小心過於著重細節的正確性,爭論什麼是事實,反而使長輩感到被誤解而引起反效果。
因為生命回顧的重點在於,長輩如何看待和解讀他們的人生故事和經歷。透過他們講述的內容,我們可以瞭解他們當時的想法、情感和需求,這反映出他們如何建構自己的人生意義,是值得我們傾聽和尊重的。
我也回想起「薩提爾」冰山理論,其實生命回顧關注的是長輩的內在真實,事件或行為下的底層想法與觀點,正是他們建構出自我認知的主支柱。如何讓長輩透過自己的敘事,分享生命經驗,滿足渴望他們被聆聽和理解的需要,陪伴長輩回顧他們獨特的人生旅程。
此外,在與長輩進行生命回顧時,我們需要謹慎處理可能觸及敏感核心議題的部分。
的確,有些關乎長輩內心掙扎或創傷的核心議題,需要長期的信任與陪伴,才能逐步探索。如果我們 對於這些敏感議題探詢太急躁或過於深入,不但無濟於事,還可能會給長輩帶來二次傷害。
因此,避免這個風險,議題常常只能點到為止,不能太深入,也就是採取“蜻蜓點水”式的策略。我們可以先提出那個敏感的角度或觀點,但不強求長輩馬上回應或分享太多細節。给長輩時間與空間進行自己的消化與反思探索,等長輩們有想要分享的意願時,我們再以同理心提供陪伴,一起找回對生命的熱情與勇氣。
回想在社區據點服務,年輕世代常面臨與長輩「聊天交流」的詞窮狀況,甚至在多世代共處的家庭中,「溝通互動」有時都可能是一項挑戰。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把音樂當作媒介呢?
先講結論:你可以利用長輩們熟悉的老歌,成為與他們進行生命回顧的有效媒介。
先問問:你現在還聽新歌嗎?你喜歡的音樂停留在你何時的人生階段呢?
一般而言,通常人對於20-30歲時期所聆聽的歌曲會最有印象,因為歌曲陪伴我們渡過最精華的青春歲月,與我們的人生記憶緊密相連。
因此,我們可挑選長輩們在 20 - 30 歲時期,當時常會聆聽流行的歌曲,不僅容易喚起他們的回憶,也可以增進他們的參與感和興趣。歌詞中的句子和詞語,自然也能成為生命回顧的切入點。透過歌詞中的描述,長輩可能會聯想起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某個時期。在交叉運用一些由淺入深的一問一答,交互討論,漸漸有機會可以帶出每個人生階段中重要且核心的生命議題與提問,促進長輩敘說生命故事,也可以讓生命回顧的過程更自然流暢。
老師上課中也提到對應 Erikson 每個人生階段,都會有建議可帶入探討的議題,像是若要回顧成年中期建議帶入探討的話題可能會有:「你最關心的人是誰?」、「過去在家庭裡面扮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年輕時如何照顧自己的家庭?」、「自己對小孩的教養方式」等等,這些提問裡面就可以衍生出滿多能再探討的議題了。
就算我們不一定有能力能夠做一個專業的生命回顧帶領者,我的想法是,其實利用爸媽他們年代熟悉的老歌當作平日閒聊話題,來聊聊當時他們的時空背景或是特殊事件,也是個增進話題與彼此了解的一個好媒介。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些啟發,或是如果你也有與長輩互動的好方法,歡迎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