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有藥癮了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系列文章簡介

爸媽心裡學旨在幫助大眾更能理解、解讀自己爸媽心裡的擔憂與困擾。系列文章將透過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來探討高齡者生理老化、心理學、情感支持和靈性需求等主題,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和可能的解決方案。如果有專業的問題,請大家務必要找醫生諮詢喔!


Key takeaways

在高齡醫學領域裡,在老年人身上最容易發生的心理疾病,除了「3D」之外,其實還有一項容易被忽略的潛在問題 - 藥物成癮問題。
根據統計,台灣有近六成的老年人會同時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疾病,因此醫生用藥種類繁多的機率提高,也漸漸讓成年子女對於高齡父母「吃藥」這件事,變成一種「有按時服藥的日常習慣」,而容易忽視他們是否有「重複用藥」的問題。
raw-image


「誒~你可以再去幫我買上次那個安眠藥嗎?」

「啊?我上次剛幫你買的那些,你都吃完了喔?」

「還有一半啦,但要從國外買回來,我怕吃完還買不到啊」

「喔….是喔....好吧」

(媽媽最近依賴安眠藥的狀況好像越來越嚴重,這樣真的正常嗎?)



在還沒進入到高齡領域前,我對於「上癮」與年長者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性的想法。我最初的想像,有「毒癮」、「酒癮」、「沈迷賭博」的年長者,可能大多是從年輕或成年時,就一直反覆、無法成功戒斷,因而延伸到老年的一種問題。


在高齡醫學領域裡,在老年人身上最容易發生的心理疾病,除了「3D」- 憂鬱症(Depression)、失智症(Dementia)和譫妄(Delirium)之外,其實還有一項容易被家人忽略的潛在問題 - 藥物成癮問題。


事實上,成癮是一種高度復發性、慢性的大腦疾病,與多巴胺、血清素系統的功能失調有關,研究也顯示成癮約有5-7成的遺傳性(heritability)。患者長期使用成癮物質,進而影響大腦的邊緣系統(掌管情緒症狀)、前額葉腦區(掌管控制力,「煞車」),導致強迫性的求藥行為。生病的大腦就好比失速列車,當成癮物質的線索出現,就會不顧一切的無法控制。


為何台灣高齡者容易有藥物濫用的情況?


  • 台灣目前的全民健保制度,讓年長者看醫生付出的成本相對低廉,造就了一些長者只要一有小病就往醫院、診所跑的狀況,甚至希望醫生能多開幾種藥 (撈回本?) 的想法,演變成去醫院看診後帶回的藥袋,比去超市買回家的東西還要多。


  • 根據統計,台灣有近六成的老年人會同時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疾病,因此醫生用藥種類繁多的機率提高,也漸漸讓成年子女對於高齡父母「吃藥」這件事,變成一種「有按時服藥的日常習慣」,而容易忽視他們是否有「重複用藥」的問題。


  • 台灣部分高齡者喜歡「自己當醫生」,會直接去住家附近藥局買成藥,外加許多廣告成藥費用低廉,造成生病不去醫院或診,自行增加用藥比例的不當問題。


  • 生理狀況的變化。的確高齡者會因為身體各器官系統老化,而導致「睡眠障礙」,甚至是找不出病因的「慢性疼痛」問題,這些症狀往往使人更容易想要依賴、加重藥物的使用比例。


  • 心理問題。高齡者面對生理退化的無力感、親友離世的悲傷、社會角色的轉變,外加台灣教育也較少教導情緒表達,更導致高齡者的焦慮與憂鬱情緒不易被發現,這些心理壓力有時會轉變成對藥物的成癮與依賴。



有成癮的長者通常會有什麼徵兆?該怎麼辦?


根據統計資料,65 歲或以上的女性較常濫用處方藥,而男性則較常濫用酒精在高齡者中,藥物濫用問題的確很難在早期就被辨識出來,有時候會被誤診為憂鬱症、失智或是與其他疾病合併出現的狀況,以下是成癮的高齡者可能在日常生活出現的狀況:

  • 行為徵兆:變得較暴躁或易怒、逃避社交接觸、開始對所有事物都提不起興致
  • 認知徵兆:出現記憶障礙、困惑和迷惘、口齒不清、日間倦怠
  • 生理徵兆:體重大幅改變、忽視個人衛生清潔、飲食失調、喪失協調感
  • 精神徵兆:睡眠失調(睡得過多、過少)、情緒大幅波動、焦慮、抑鬱


藥物濫用及成癮問題的確是個棘手的問題,但仍有許多可能的治療選擇,其中包括:

  • 認知和行為治療
  • 自助或小組治療
  • 以藥物為基礎的治療


成癮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治療,或單靠意志力就可以控制克服,如果身邊親友有成癮問題,建議可至醫院「身心精神科」、「成癮治療科」,充分評估了解成癮原因,以獲得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的諮商治療,降低戒斷的情況發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s Second Act|第二人生提案室
3會員
13內容數
San’s Second Act|第二人生提案室 #ageless #livewell 自我覺察|科技與醫療|理想生活規劃設計 提供大腦認知、精神心理領域的國際醫學與科技新知,高齡者實踐理想生活的案例、秘訣與工具指南,重塑你的第二人生。
2024/02/16
#ageless #livewell 自我覺察|科技與醫療|理想生活規劃設計 提供大腦認知、精神心理領域的國際醫學與科技新知,高齡者實踐理想生活的案例、秘訣與工具指南,重塑你的第二人生。
Thumbnail
2024/02/16
#ageless #livewell 自我覺察|科技與醫療|理想生活規劃設計 提供大腦認知、精神心理領域的國際醫學與科技新知,高齡者實踐理想生活的案例、秘訣與工具指南,重塑你的第二人生。
Thumbnail
2024/02/16
你想像的老年生活只有衰弱和一成不變嗎?想瞭解你對於老後生活有哪些錯誤迷思嗎?如果你想改變你對自己或家人老後生活的想法與觀念,歡迎繼續閱讀。
Thumbnail
2024/02/16
你想像的老年生活只有衰弱和一成不變嗎?想瞭解你對於老後生活有哪些錯誤迷思嗎?如果你想改變你對自己或家人老後生活的想法與觀念,歡迎繼續閱讀。
Thumbnail
2024/02/02
如果你身邊家人或是你是糖尿病患者,歡迎參考這篇使用動態血糖偵測器 CGM 的經驗,或是幫助有攜帶 CGM 的糖友們了解官網注意事項與實際泡溫泉、桑拿室、游泳的實測狀況。
Thumbnail
2024/02/02
如果你身邊家人或是你是糖尿病患者,歡迎參考這篇使用動態血糖偵測器 CGM 的經驗,或是幫助有攜帶 CGM 的糖友們了解官網注意事項與實際泡溫泉、桑拿室、游泳的實測狀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根據統計,台灣有近六成的老年人會同時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疾病,因此醫生用藥種類繁多的機率提高,也漸漸讓成年子女對於高齡父母「吃藥」這件事,變成一種「有按時服藥的日常習慣」,而容易忽視他們是否有「重複用藥」的問題。
Thumbnail
根據統計,台灣有近六成的老年人會同時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疾病,因此醫生用藥種類繁多的機率提高,也漸漸讓成年子女對於高齡父母「吃藥」這件事,變成一種「有按時服藥的日常習慣」,而容易忽視他們是否有「重複用藥」的問題。
Thumbnail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成癮時常指的是某個人無法自拔的深陷某種單一重複的行為或物品,這些行為或物品可能包含對於乾淨的執著、瘋狂的購物與施打毒品。然而這樣的描述,卻過度簡化行為的成因,尤其近來諸多研究也指出多數成癮並不是因為有人天生喜歡毒品, 而是因為我想逃避什麼而施打毒品。
Thumbnail
成癮時常指的是某個人無法自拔的深陷某種單一重複的行為或物品,這些行為或物品可能包含對於乾淨的執著、瘋狂的購物與施打毒品。然而這樣的描述,卻過度簡化行為的成因,尤其近來諸多研究也指出多數成癮並不是因為有人天生喜歡毒品, 而是因為我想逃避什麼而施打毒品。
Thumbnail
本章是「藥物」部份最後一章,也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時最常見的幾個疑惑。 ★藥物副作用大、效果又不好,該請醫師換藥嗎? 吃完藥還沒感覺到效果,副作用就很明顯,反而更不舒服,乾脆不吃還比較好! 首先得澄清,「藥物仿單」上列出的副作用有非常多,而且其中有些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重點應該擺在「發生率」。
Thumbnail
本章是「藥物」部份最後一章,也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時最常見的幾個疑惑。 ★藥物副作用大、效果又不好,該請醫師換藥嗎? 吃完藥還沒感覺到效果,副作用就很明顯,反而更不舒服,乾脆不吃還比較好! 首先得澄清,「藥物仿單」上列出的副作用有非常多,而且其中有些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重點應該擺在「發生率」。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該吃藥嗎? 藥要吃多久? 我的病什麼時候會好?這是身心科病人常問的問題。從網路上認識了一些病友, 有的人很抗拒吃西藥, 認為吃中藥會比較自然副作用少, 但吃了好幾年了病況也不見好轉, 本文提供的資訊是我個人的經驗, 實際用藥情況還是要跟自己的醫生確認。 我坐在醫生對面, 講訴著我的近況, 這是我每
Thumbnail
該吃藥嗎? 藥要吃多久? 我的病什麼時候會好?這是身心科病人常問的問題。從網路上認識了一些病友, 有的人很抗拒吃西藥, 認為吃中藥會比較自然副作用少, 但吃了好幾年了病況也不見好轉, 本文提供的資訊是我個人的經驗, 實際用藥情況還是要跟自己的醫生確認。 我坐在醫生對面, 講訴著我的近況, 這是我每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曾表示,現代人類的三大文明病是愛滋病,癌症與憂鬱症,每一年全世界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超過一百萬人,有三億五千萬人正為憂鬱症所苦。 台灣的數據也非常嚇人,衛生福利部統計,單單在2014年看診並請領治療憂鬱症藥物的就有116萬人,每一年台灣人至少吃掉一億五千萬顆鎮靜安眠藥。據中研院歷年的統計,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曾表示,現代人類的三大文明病是愛滋病,癌症與憂鬱症,每一年全世界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超過一百萬人,有三億五千萬人正為憂鬱症所苦。 台灣的數據也非常嚇人,衛生福利部統計,單單在2014年看診並請領治療憂鬱症藥物的就有116萬人,每一年台灣人至少吃掉一億五千萬顆鎮靜安眠藥。據中研院歷年的統計,
Thumbnail
或許我們會疑惑,明明家人就有穩定服藥了,為什麼狀況卻不穩定?還是非常起伏? 第一,怎樣叫做穩定服藥? 第二,最近生活是否有重大改變? 第三,飲食習慣如何?
Thumbnail
或許我們會疑惑,明明家人就有穩定服藥了,為什麼狀況卻不穩定?還是非常起伏? 第一,怎樣叫做穩定服藥? 第二,最近生活是否有重大改變? 第三,飲食習慣如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