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閱讀《巴黎哲學藝術地圖》一書時,時常因為內文提及許多巴黎的地標、文明的建築物、巴黎第一間咖啡館等地而回想起四年前在歐洲交換、旅遊的日子。
那時因為諸多原因,所以有了很多用雙腳漫步在歐洲各個城市大街小巷的機會,無論是看似平凡的麵包店、人潮滿滿的莎士比雅亞書店、或是寧靜住宅區坡上的一座公園,種種漫步而過的風景,都豐富了那時在窮游期間的趣味。
也許在那當下,仍舊擁有鮮明的記憶,可是數月數年後,記憶總是模糊的。尤其在有智慧型手機後,如果沒有特意寫下文字紀錄、拍下照片,那些曾經發生過的,都會像不曾存在過的存在。
為了能在未來某年某月想要回想起這段時光還可以栩栩如生的描繪當時的情景,那時的我用了這個方法紀錄了我的整趟旅程,那就是打開 Google map 時間軸功能。
也許有些人可能會心想,我用打卡的方式也能達到相同效果呀,這可就不一樣了,時間軸功能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能夠紀錄你的「完整路程」。舉個例子:我現在想知道我在 2020 年 1 月 1 日那天去過哪裡,就可以在 Google map 時間軸上選擇時間段查看。
像是上圖,我的足跡竟然穿越了英吉利海峽!沒錯我是真的坐巴士穿越海底呦!在紀錄上就可以看到這麼有趣的當下!延伸閱讀:環歐日記|我從法國搭巴士到英國倫敦
又或是上圖這是我 2023 的足跡,就顯示了我去年在澳洲造訪了哪些地方!這種時候就會發覺自己真的去過了不少地方呢!對於我這個有環遊世界夢的人來說有種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XD
除此之外,其實這個時間軸功能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起了一個非常大的作用呢!因為記錄會顯示自己曾經造訪哪些地方,所以當時只要有確診足跡時也可以輕易的去回朔自己是否有重疊的足跡。
當然,這個功能也並非只有好處。
使用這個功能,你必須開啟手機的定位相對的耗電,此外在這個資安相對不安全的時代,使用這個功能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洩露自己的行蹤,所以使否使用這個功能可能就還是看大家怎麼評估了。
這次的小分享就到這邊告個段落啦~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別忘了幫我點個愛心 🧡!
想要看更多內容,也歡迎追蹤 吳氏女子 RENEE:)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