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文化交流和文明接觸的增加。這些都是在十八世紀以前全世界文明演進的軌跡。
隨著時代變遷和全球溫室效應的加劇,地球逐漸升溫,食農教育與健康促進已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議題。以2023年國際小米年為例,引發了對人類文明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關係的思考。在四大文明中,中國主要是小米大夠、印度、兩河流域、埃及以麥為主,中美洲以玉米為主,南美洲以馬鈴薯、番薯為主。而這些文化也隨著氣候變化而有所不同。
筆者在2019年嘗試推廣台灣茶藝活動,與博士班同學一同進行教育推廣。我們邀請了日本專門學校的合作,並與台灣當地業者合作,一同推廣台灣的茶藝文化。茶藝技術究竟如何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價值呢?或許可以從我們身邊的茶山來探索,例如南投,以及生活中的茶器。至於茶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多年生特用作物,有儲葉變種、阿薩姆變種和栽培變種等不同品種,屬於山茶屬。全球有一百至三百多種不同的茶葉,而在台灣,原生野生山茶的品種約有12種。
而我們常常所喝的茶,它的背景究竟如何呢?茶樹一般生長於海拔300至2130公尺之間,地理位置位於南緯16度至北緯20度之間,氣候多為濃霧、潮濕的地區,年降雨量大約為1000至1250毫米。茶的歷史可追溯至唐朝(約公元760年至780年),最為著名的文獻是陸羽的《茶經》。這本書詳細記載了茶葉的種植、分類、選擇以及煮茶的方法。同時,《茶經》也改變了人們對茶的理解和品嘗方式,將茶的文化提升至藝術的層面。
在茶成為日常飲品之前,它被用於其他用途。根據筆者的調查,茶曾與其他食物混合煮成湯,或用於製作藥物。最早的喝茶方法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當時人們將新鮮的茶芽煮成湯飲用。在湯煮沸後,加入食鹽、生薑、花椒、桂花和薄荷等調味料。唐朝時期,煮茶的方法有了更多的變化,包括「混煮法」、「庵茶法」和「投茶法」。宋朝後期,出現了「點茶法」,元朝時則將點心放入茶中,製作成「酥油酪乳茶湯」。明代則流行「大壺泡茶」,清代則調整為「小壺泡茶」。
茶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茶葉的傳播過程。茶是如何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呢?這可能是透過使節外交、外交婚姻、僧侶傳播,或是透過國際貿易的方式。當茶藝傳入台灣時,最早可追溯到荷蘭統治時期。在《巴達維亞城日記》中記載了荷蘭政府鼓勵漢族移民來台灣的情況,同時茶業也開始融入了台灣的文化。然而,茶藝真正成為一個系統化的產業是在1897年,當時成立了「台灣茶商公會」。1903年,台灣總督府在桃園埔新成立了製茶試驗場,開始試驗製作紅茶。1906年,台灣將生產的紅茶輸出至土耳其、俄國,成為台灣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
世界各地的茶業有哪些特色呢?例如,綠茶以中國的龍井茶為主,白茶則像枯葉般,以白牡丹為代表,黃茶帶有一些硫磺味,產地在岳陽。青茶則是指鐵觀音等品種,台灣的烏龍茶也屬於青茶。紅茶則有正山小種等,黑茶則有普洱茶等品種。至於茶葉與水的比例搭配,通常是3克茶葉需要搭配150毫升的熱水,並泡5-6分鐘。因此,泡茶的重要三要素是「時間」、「茶量」和「水質」。